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幼儿英语学习指导书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7542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09 大小: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幼儿英语学习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幼儿英语学习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幼儿英语学习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幼儿英语学习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幼儿英语学习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幼儿英语学习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幼儿英语学习指导书(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教材 第一章 绪论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是新时期学前教育领域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而现实的一个新课题。而要研究和学习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必须清楚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基本含义、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明确研究与学习的意义与方法。本章主要就这些问题展开相关的阐述。 第一节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含义 与全球教育战略相配合,外语教育在世界各国受到空前的重视。90年代以来,外语教育在国际上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在1989年的巴黎国际语言会议上提出了从幼儿开始进行外语教育的主张。一些发达国家已逐步普及儿童外语教育,而且美国、德国、西班牙、瑞典等国都在幼儿园开设了外语学习班。目前,我国教育部对儿童外语教育给予高度重视,教育部在

2、2001年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的通知,并决定从2001年起,在全国小学中逐步开设英语课;同时,家长也对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寄予厚望。因此,对儿童外语教育的作探索性的研究已迫在眉捷。一、若干相关概念的辨析为更好地理解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含义,我们有必要将与此相关的若干概念作一辨析。(一)外语、第二语言和双语从广义上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或第一语言以外的任何一种语言(Ellis, R.第二语言习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这个定义强调了除母语以外的所有语言的共性。然而外语和第二语言是不同的。第二语言是指在非本族语国家里学习一种非本族语的语言。如中国移民在英国或美国学英语,英语就是他

3、们的第二语言。如果在本民族语国家里学习一种非本族语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他们的外语。如果远离英美国家的中国人在国内学英语,英语就是我们的外语(陈昌义,“外语”与“第二语言”不能混为一谈,外语界2001年第3期)。Stem(1983)在其语言教学基本概念(Stem, H.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Qxford: OUP, 1992)一书中,从第二语言与外语的语言功能、学习目的、语言环境、学习方法等方面论述了两者的区别。第二语言在学习所在地通常有官方地区和公认的社会功能,而外语则无此功能;学习第二语言通常是为了全面参与所在园的政治、经济、生活

4、,而学习外语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旅游、与外语本族语者进行交际、阅读外国文学和外文科技文献;学习第二语言有充分的语言环境支持,而学习外语除了有限从课堂教学和几本教材外,几乎很少有接触外语的机会或场所;外语教学通常在课堂里进行,而第二语言可以无需正式的课堂讲授,通常在自然环境下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相比,外语学习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缺乏语言环境;语言输入量不足;外语学习者往往带有明显的工具性动机,学习语言的内驱力明显不如第二语言学习者;能获得及语言交际能力远不如第二语言学习者。双语的英文“Bilingual”。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A person who kno

5、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 in every day uses the word bilingual usually means a person who speaks, reads, or understands two languages equally well (a balanced bilingual), but a bilingual person usually has a better knowledge of one language than of the other.For example, he / she may:a) Be able to r

6、ead and write in only one languageb) Use each language in different types of situation, eg. One language at home and the other at work.c) Use each language for different communicative purposes, eg. One language for talking about school life and the other for talking about personal feeling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

7、。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然他的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通常是大于第二语言的。举例来说:他/她可能:A) 使用一种语言来读和写;而用另一种语言来听,说。B) 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家使用一种语言,在工作单位使用另一种语言。C) 在不同的交际需要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谈论学校生活时使用一种语言,而用另一种语言谈论个人情感。(二)双语教育与外语教育何谓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麦凯(Mackey)和西格恩(Siguau)在双语教育概念(北京:光明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一书中指出:“双语教育这个术语指的是一个把两种

8、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也即,双语教育是指通过发挥两种语言的教学媒介作用,帮助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学会两种语言的使用技巧。外语教育则指的是通过学校教育体系所实施的一门外语课程的教育,是通过外语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知识与技巧的教育。很明显,双语教育与外语教育有着不同的内涵。但是,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外语能力方面,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首先,外语教育是双语教育的基础。外语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扫清在双语教育中所遇到的种种语言障碍。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是难以接受双语教育的。反过来,双语教育又是外语教育在其

9、他学科教学领域里的延伸,是学生应用外语时空的拓展与深化。如果没有双语教育,单靠外语教育也很难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在实践上要做好从外语教育到双语教育的过渡工作。(三)语言教育和教育语言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学校教育体系学习语言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就是帮助和训练学生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学生通过上述这些语言课程可以学到目的语的语言系统知识,例如语法条规、语音发音方法、习俗表达法,也可以掌握运用该语言的技巧,例如向人问路、打电话、写信、草拟报告和撰写论文、翻译文件等等。而“教育语言”则是被用作媒介语言来传授知识的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例如,香港学校里老师在数学课上用广东话来讲解数学知识。在这

10、种情况下,广东话就是该学校该门课的教育语言。如果老师说的是普通话,例如像中国内地的学校,那么普通话便是那里的教育语言了。教育语言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语,它的作用只是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或者工具,让老师向学生表达意思、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也让学生向老师反映学习上的问题、疑惑。一般而言,教育语言必须是老师和学生都熟悉的二种语言,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比较流畅地互相交谈和沟通。虽然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语言教育”和“教育语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且似乎“教育语言”不涉及“语言教育”的问题。然而,实际上二者关系不能截然分开。有时候,为了达到语言教育的目的,人们特意采用某种教育语言。例如说,加拿大的

11、法语沉浸课程(the Canadian French Immersion Program)就是这样的一种教育体系。事情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东部的魁北克省。众所周知,魁斗克是一个法语区,法语和英语一样,是加拿大两种法定的官方语言之一。当时有一些说英语的学童在该省的学校上学。他们的家长希望学校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法语,以便他们日后能够使用两种法定语言。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学校对这些当时还不会说法语的学童采用法语来上课。结果,这些孩子居然逐渐地学会了法语,实现了他们家长的心愿。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家长(包括学生本身)的愿望是学习法语,因此法语是他们的语言学习的目标。但是这个愿望并非通过参

12、加“语言教育”而实现的。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依靠“教育语言”来学会了这门目的语。通过“教育语言”来达到“语言教育”的目标,这正是加拿大沉浸式课程的宝贵经验。(四)学得与习得语言学习有两种方式:学得(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语言学得是指学习者通过听老师讲解有意识地练习、记忆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最终达到对所学语文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的过程。在学得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和分析、归纳等认知能力的参与,其获得更多的是语言形式和有关语言的知识。学得的结果是可以立即通过测试观察到的。语言习得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而然的学习,使用并掌握甚至是“拾遗”语言的过程。在

13、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思而不是语言形式上,他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的习得语言,而只是在自然而又迅速、流利、灵活地运用有关语言规则进行交际。习得的效果往往不会立竿见影,不易通过及时的测试表现出来。Krashen 认为,只有语言习得才能直接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所以语言习得是首要的,第一位的;而语言学得仅限于监控和修正语言,并不能直接发展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是第二位的。学得是成人在课堂上学习外语初期的典型形式,而习得是幼儿获得母语的主要方式,也是婴幼儿在家在园同时获得两种语言的主要方式。从幼儿自身的发展条件和目前有关语言及语言学习的研究成果来看,幼儿不存在学得一种语言的优势,但相对于

14、成人来说却有习得语言方面的优势。二、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含义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指的是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对学前儿童进行英语的启蒙教育。在这个概念中,我们知道,开展好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离开了这一前提条件而想当然地进行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是不可能做好这项工作的。就当前而言,学前儿童语言学习规律,特别是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是什么?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真正优势在哪里?还有待于更进一步地研究。而“创设适宜的语言环境”则是关键。语言的学习和获得是离不开一定的言语交际环境。对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学习方式(习得)来看,“适

15、宜环境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启蒙性”这是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定位。启蒙性的含义主要包括:它是不同于小学英语的学科教育,只是对学前儿童进行英语方面的早期启蒙,培养他们对英语语音语感的敏感性,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习一些最常见的生活用品的英语词汇和最简章的问候语和谢辞等,初步了解英语国家是如何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情,从感性上了解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不同,初步了解英语文化及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日后学习英语打好基础。要更进一步地明确这一概念的含义,还必须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它与学前儿童英语教学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学前儿童英语教学,指的是在集中教育活动时间内所进行的

16、一种英语教学活动,是正规性的英语学习活动,侧重于英语课堂教学;而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所指的范畴更广,它是英语教学的上位概念,是将英语学习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包括集体活动中的英语教学、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中的英语学习等。对于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来讲,学前儿童学习英语的特点,决定了渗透式的英语学习活动应是其主要渠道,而非英语教学活动。再且,如果将英语教学作为英语教育的主渠道,在一周中也固定安排几节英语教学活动时间,势必会给本已超载的幼儿园课程带来很大的压力,有时可能会牺牲幼儿游戏时间来进行英语教学。二是它与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所谓的学前儿童双语教育,通常的理解是指运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双语教育仅是针对移民学习第二语言教育模式中的一种,它属于一种语言教育模式,它的实质上就是用教育语言来促使语言能力发展。所以可以这样认为:学前儿童双语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