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存储器及io口基础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7442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存储器及io口基础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2章存储器及io口基础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2章存储器及io口基础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2章存储器及io口基础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2章存储器及io口基础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存储器及io口基础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存储器及io口基础讲义(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半导体存储器及I/O接口基础,共包括4节内容:,2.1 存储器概述 2.2 输入/输出接口基础 2.3 CPU与外设的数据传送方式 2.4 中断与定时器/计数器概述 2.5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概述,2.1 存储器概述,作用: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 正是因为有了存储器: (1)计算机才有信息记忆功能 (2)并把计算机要执行的程序、所要处理的数据以及处理的结果存储在计算机中,使计算机能自动工作。 存储器系统是微机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一、存储器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二、存储器芯片的一般结构与主要指标 三、MC存储器系统的地址空间结构形式 四、堆栈的概念,一、存储器的基本组成与分类,1、存储

2、器的基本组成 存储器由一些能够表示二进制数0和1状态的物理器件组成。 物理器件本身具有记忆的功能 (1)基本的存储单元:1位二进制 (2)存储单元 :8为二进制数 (3)存储器:多个存储单元,2、存储器的分类,(1)按用途分:内、外部存储器 (2)按性质分:,二、存储器芯片的一般结构与主要指标,半导体存储器在使用时,厂家是以芯片的形式提供给使用者的。 1、一般结构,2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1)存储容量: Q=2N。 如某存储器芯片有13条地址线A12A0,则存储器容量为8K字节,空间表示范围为: 0000H1FFFH。 (2)存取速度 (3)功耗 (4)可靠性 (5)性能/价格比,三、MC存

3、储器系统的地址空间结构形式,四、堆栈的概念,1、定义: 所谓堆栈是在随机存储器中开辟一个区域,用来存放需要暂时保存的数据。 2、工作方式: 先进后出,3、堆栈的作用,保存某些数据,4、堆栈操作,两种操作方式。 (1)推入操作,又叫压入操作: PUSH ACC 执行把累加器A内容推入堆栈的操作。 (2)弹出操作: POP ACC 执行把栈顶内容送回A的操作。,5、堆栈指针SP,6.注意,(1)先进入的内容要后弹出,保证返回寄存器的内容不发生错误。如: PUSH ACC PUSH B POP ACC POP B,(2)PUSH和POP的指令要成对,若不匹配的话,会造成返回主程序的地址出错。如: P

4、USH ACC PUSH B POP B RET,2.2 输入/输出接口基础,I/O接口是处于CPU与外设之间、用来协助完成数据传送和传送控制任务的一部分电路。 一、 接口的基本概念 二、 I/O接口的端口及编址 三、 I/O接口的发展,一、接口的基本概念,所谓接口,就是指两台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外设之间、计算机内部各部件之间起连接作用的逻辑电路,是CPU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中转站。 接口是连接CPU和外设之间的一个桥梁。,1、接口的功能,(1)对输入/输出数据进行缓冲、隔离和锁存 (2)对信号的形式和数据格式进行交换与匹配 (3)提供信息相互交换的应答联络信号 (4)根据寻址信息选择相应的外

5、设,2、CPU和I/O设备之间的信号,通常,我们把计算机与外设间的这种交换数据、状态和控制命令的过程统称为通信(Communication)。 通信过程就是数据传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传输的信息有数据信息、状态信息、控制信息。,(1)数据信息 : 数字量 、模拟量 、开关量 (2)状态信息: 外设提供的 (3)控制信息: MC提供给外设的 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的含义不同,但都是数据;,3、I/O接口的结构,二、I/O接口的端口及编址,1、端口 所谓端口,是指I/O接口中供CPU直接存取访问的那些寄存器或某些硬件特定电路。 一个I/O接口总要包括若干个端口。 2、端口编址方式 (1)端

6、口统一编址 (2)端口独立编址,三、I/O接口的发展,(1)简单接口 (2)可编程接口 (3)智能接口和通用外围接口 (4)功能接口板 总之,MC接口技术发展较快,正沿着提高集成度、增强功能、加大灵活性、适应性、提高智能化程度的道路发展,将给用户带来更大的方便。,2.3 CPU与外设的数据传输方式,MC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有四种方式,即: 无条件方式 查询方式 中断方式 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DMA方式)。,一、无条件传输方式,二、程序查询传输方式,对应条件传送,一个数据传送过程由个环节组成: CPU从接口中读出状态字; CPU检测状态字的对应位是否满足“就绪”条件,如果不满足,则回到前一步读出

7、状态字; 如果状态字表明外设已处于“就绪”状态,则传送数据。,三、中断传输方式,在中断传送方式下,外设具有申请CPU服务的主动权,当输入设备将数据准备好或者输出设备可以接收数据时,便可以向CPU发中断请求,使CPU暂时停下目前的工作而和外设进行一次数据传输,等输入操作或者输出操作结束以后,CPU继续进行原来的工作。,四、DMA传输方式,DMA方式也要利用系统的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来传送数据。原先这些总线是由CPU管理的,但当外设需要利用DMA方式进行数据传送时,接口电路可以向CPU提出请求,要求CPU让出对总线的控制权,用一种称为DMA控制器的专用硬件接口电路来取代CPU临时接管总线,

8、控制外设和存储器之间直接进行高速的数据传送,而不要CPU进行干预。,2.4 中断与定时器/计数器概述,一、中断概述 二、中断处理过程 三、定时器/计数器概述 四、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一、中断概述,(1)中断-过程(主程序与中断程序) (2)中断源:内部与外部(硬件) (3)中断申请(中断请求)、中断响应 (4)中断服务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5)可屏蔽中断与非屏蔽中断 (6)中断的开放与禁止 (7)中断优先级与中断嵌套,二、中断处理过程,(1)中断请求 (2)中断优先权判别 (3)中断响应 (4)中断处理 (5)中断返回,三、定时器/计数器概述,计算机在工作过程,需要知道从某个时间开始

9、经过多长时间之后做什么;或从某个时间开始,记几个数之后做什么。,1、定时和计数是同一回事,2、系统定时的分类 软件定时 不可编程的硬件定时 可编程的硬件定时,四、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核心部件:计数器(加法或减法),计数器初值的计算:,作为计数器使用时,要计算计数器的初值X,需要知道两个值:计数器的二进制位数N、需要计数的多少n; 当作为定时器使用时,要计算计数器的初值X需要知道三个值:计数器的二进制位数N、定时时间长短t、定时器的计数周期T。,对于加法计数器和减法计数器要常用不同的初值计算公式。,(1)对于加法计数器 作为计数器使用时:X=2N-n 作为定时器使用时:t=(2N-X) T (

10、2)对于减法计数器 作为计数器使用时:X=n 作为定时器使用时:t=X T,2.5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概述,一、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 二、串行通信数据传送的方向 三、串行通信的分类 四、串行接口芯片UART和USART,一、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计算机与外设之间或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或数据传输称为通信(Communication)。 基本的通信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并行通信,另一种是串行通信。,二、串行通信数据传送的方向,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三、串行通信的分类,常用的通信方式有两种: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也称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1、异步通信,例如:,传送一个7位的ASCII码字符,再加上一个起始

11、位、一个奇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组成的一帧共10位。传输字符“E”的ASCII码(45H )的波形。(奇校验),2同步通信,3、比较, 从硬件设备的要求看 从数据的传输效率看 4、串行传送速率-波特率 指每秒钟内所传送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单位为波特(Bd),实际上它是传送每一位信息所用时间内的倒数。,如果一个串行字符由个起始位,个数据位,个奇偶校验位和个停止位等10个数位构成,每秒钟传送120个字符,则实际传送的波特率为: 10位/字符120字符/秒 1200位/秒 1200波特 传送每位信息所占用的时间: 秒/12000.833毫秒,常用的标准波特率:,110、300、600、1000、1200

12、、2400、4800、9600和19200波特等。 它也是国际上规定的标准波特率。 同步传送的波特率高于异步方式,可达到64000波特。,波特率因子:,在异步串行通信中,总是根据数据传输的波特率来确定发送/接收时钟的频率。 通常,发送/接收时钟的频率总是取波特率的16倍、32倍或64倍,这有利于在位信号的中间对每位数据进行多次采样,以减少读数错误。,发送/接收时钟频率与波特率的关系: 发送/接收时钟频率 = n 波特率 波特率 = 发送/接收时钟频率/n (n = 1, 16, 32, 64) 波特率因子:n(1、16、32、64),波特率因子: 发送/接收1个数据(1个数据位)所需要的时钟脉

13、冲个数,其单位是个/位。 如波特率因子为16,则16个时钟脉冲移位一次。在接收端,接收器对串行数据流进行检测和采样定位,1个位周期内采样16次。,四、串行接口芯片UART和USART,由于计算机是按并行方式传送数据的,当它采用串行方式与外部通信时,必须进行串并行变换。发送数据时,需通过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将CPU送来的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后,再从串行数据线上发送出去;接收数据时,则需经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后送到CPU去。 异步收发器UART 、 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 。,调制解调器,(1)幅度调制,(2)频率键移调制(FSK),本章小结,本章主要分两部分内容:存储器与I/O口基础。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SRAM、EPROM、EEPROM、Flash Memory; 存储器的主要指标:存储器容量、存储容量和地址线的关系; 堆栈:作用、操作、堆栈指针。, 接口的概念:连接CPU和外部设备的桥梁; 接口的功能:缓冲、隔离、锁存、匹配、协调; 数据传送方式:无条件、程序查询、中断、DMA; 中断的概念、中断源、中断申请、中断响应、中断服务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可屏蔽与非屏蔽; 定时器与计数器、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