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价低于成交价业主疑遇“阴阳合同”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7147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记价低于成交价业主疑遇“阴阳合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登记价低于成交价业主疑遇“阴阳合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登记价低于成交价业主疑遇“阴阳合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登记价低于成交价业主疑遇“阴阳合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登记价低于成交价业主疑遇“阴阳合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登记价低于成交价业主疑遇“阴阳合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记价低于成交价业主疑遇“阴阳合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记价低于成交价 业主疑遇“阴阳合同”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本报昨日报道了上海“倒楼事件“的“主角”莲花河畔景苑24号的1001室、1102室和25号的1202室的实际成交价,比同一时间成交的同一房型低楼层房源每平方米便宜了数百元至上千元。 自称为 “莲花河畔景苑24号、25号楼的业主总联络人”的施小姐看到上述报道后,致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上述房源的成交价和开发商与业主签订的合同价格并不一致。她曾看过上述房号业主出示的商品房预售合同价格,要比佑威楼市通系统反映的网上房地产成交价高很多。特别是25号楼的1202室,合同

2、价格超过15000元/平方米,但佑威楼市通反映的网上房地产成交价只有12965元/平方米。 施小姐因此怀疑开发商做了“手脚”,导致网上房地产的登记价格和商品房预售合同上的成交价格不一致。施小姐同时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此前从未露面的倒楼业主房号。 根据上述线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查。 业主怀疑遭遇“阴阳合同” 在施小姐宣称上述房源登记价格和合同成交价格不一致后不久,一位自称是莲花河畔24号楼302室业主小西(网名)也主动联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上述24号的1001室、1102室和25号1202室的实际成交价和网上房产登记价格不一致。 交通银行上海闵行支行的工作人员昨日也向本报再次确认

3、,25号1202室的合同价格绝不止167万元。 佑威楼市通房地产数据来源的提供方上海网上房地产的工作人员说,佑威提供的上述房屋成交价格数据直接来自于房地产交易中心,应该是不会有错的。出现网上登记价格和合同价格不一致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同时存在两份商品房预售合同。 按照上述说法,佑威楼市通显示的房屋成交价和业主提供的商品房合同成交价可能都是真的。那么上述两个不同版本的价格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小西猜测,开发商可能制订了“A、B两个版本”的合同,A合同用来在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交易、登记手续;B合同则是实际成交合同。上述网上房地产工作人员也表示:在二手房交易中,常有买卖双方为了避税而做了两份合同,其中第一份合同价格偏低,仅用于房地产交易中心登记、过户。另一份“暗合同”,显示的才是真实成交价。他认为,上述二手房交易的模式,也有可能被用到一手房的销售中。 小西认为,开发商制作A、B两个版本的合同,目的是为了 “骗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上述两个版本的猜测虽都有可能,但操作成功概率不高。如果开发商是为了“骗贷”,应该虚订较高的成交价,而现在网上登记的成交价要比实际合同价格低。如果开发商是为了“避税”做低网上登记价格,则需要得到相关机构的配合,而且未必能通过房地产交易中心的审核。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