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tx80学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5058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3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tx80学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tx80学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tx80学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tx80学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tx80学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tx80学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tx80学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 HDB3码型变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几种常用的数字基带信号的特征和作用。2、 掌握HDB3码的编译规则。3、 了解滤波法位同步在的码变换过程中的作用。二、实验器材1、 主控&信号源、2号、8号、13号模块 各一块2、 双踪示波器 一台3、 连接线 若干三、实验原理1、HDB3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HDB3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2、实验框图说明我们知道AMI编码规则是遇到0输出0,遇到1则交替输出+1和-1。而HDB3编码由于需要插入破坏位B,因此,在编码时需要缓存3bit的数据。当没有连续4个连0时与AMI编码规则相同。当4个连0时最后一个0变为传号A,其极性与前一个A的极性相反。若该传

2、号与前一个1的极性不同,则还要将这4个连0的第一个0变为B,B的极性与A相同。实验框图中编码过程是将信号源经程序处理后,得到HDB3-A1和HDB3-B1两路信号,再通过电平转换电路进行变换,从而得到HDB3编码波形。同样AMI译码只需将所有的1变为1,0变为0即可。而HDB3译码只需找到传号A,将传号和传号前3个数都清0即可。传号A的识别方法是:该符号的极性与前一极性相同,该符号即为传号。实验框图中译码过程是将HDB3码信号送入到电平逆变换电路,再通过译码处理,得到原始码元。四、实验步骤实验项目一HDB3编译码(256KHz归零码实验)概述:本项目通过选择不同的数字信源,分别观测编码输入及时

3、钟,译码输出及时钟,观察编译码延时以及验证HDB3编译码规则。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源端口目的端口连线说明信号源:PN模块8:TH3(编码输入-数据)基带信号输入信号源:CLK模块8:TH4(编码输入-时钟)提供编码位时钟模块8:TH1(HDB3输出)模块8:TH7(HDB3输入)将数据送入译码模块模块8:TH5(单极性码)模块13:TH7(数字锁相环输入)数字锁相环位同步提取模块13:TH5(BS2)模块8:TH9(译码时钟输入)提供译码位时钟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HDB3编译码】 【256K归零码实验】。将模块13的开关S3分频设置拨为0011,即提取

4、512K同步时钟。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编码输入信号为256K的PN序列。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1)用示波器分别观测编码输入的数据TH3和编码输出的数据TH1(HDB3输出),观察记录波形,有数字示波器的可以观测编码输出信号频谱,验证HDB3编码规则。注:观察时注意码元的对应位置。(2)保持示波器测量编码输入数据TH3的通道不变,另一通道测量中间测试点TP2 (HDB3-A1),观察基带码元的奇数位的变换波形。(3)保持示波器测量编码输入数据TH3的通道不变,另一通道测量中间测试点TP3 (HDB3-B1),观察基带码元的偶数位的变换波形。(4)用示波器分别观测模块8的TP2(HDB3-

5、A1)和TP3(HDB3-B1),可从频域角度观察信号所含256KHz频谱分量情况;或用示波器减法功能观察HDB3-A1与HDB3-B1相减后的波形情况,,并与HDB3编码输出波形相比较。(5)用示波器对比观测编码输入的数据和译码输出的数据,观察记录HDB3译码波形与输入信号波形。思考:译码过后的信号波形与输入信号波形相比延时多少?(6)用示波器分别观测TP4(HDB3-A2)和TP8(HDB3-B2),从时域或频域角度了解HDB3码经电平变换后的波形情况。(7)用示波器分别观测模块8的TH7(HDB3输入)和TH6(单极性码),从频域角度观测双极性码和单极性码的256KHz频谱分量情况。(8

6、)用示波器分别观测编码输入的时钟和译码输出的时钟,观察比较恢复出的位时钟波形与原始位时钟信号的波形。思考:此处输入信号采用的单极性码,可较好的恢复出位时钟信号,如果输入信号采用的是双极性码,是否能观察到恢复的位时钟信号,为什么?实验项目二 HDB3编译码(256KHz非归零码实验)概述:本项目通过观测HDB3非归零码编译码相关测试点,了解HDB3编译码规则。1、保持实验项目一的连线不变。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HDB3编译码】 【256K非归零码实验】。将模块13的开关S3分频设置拨为0100,即提取256K同步时钟。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编码输入信号为256K的

7、PN序列。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参照前面的256KHz归零码实验项目的步骤,进行相关测试。实验项目三 HDB3码对连0信号的编码、直流分量以及时钟信号提取观测概述:本项目通过设置和改变输入信号的码型,观测HDB3归零码编码输出信号中对长连0码信号的编码、含有的直流分量变化以及时钟信号提取情况,进一步了解HDB3码特性。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源端口目的端口连线说明模块2:DoutMUX模块8:TH3(编码输入-数据)基带信号输入模块2:BSOUT模块8:TH4(编码输入-时钟)提供编码位时钟模块8:TH1(HDB3输出)模块8:TH7(HDB3输入)将数据送入译码模块模块8:TH5(单

8、极性码)模块13:TH7(数字锁相环输入)数字锁相环位同步提取模块13:TH5(BS2)模块8:TH9(译码时钟输入)提供译码位时钟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HDB3编译码】 【256K归零码实验】。将模块13的开关S3分频设置拨为0011,即提取512K同步时钟。将模块2的开关S1、S2、S3、S4全部置为11110000,使DoutMUX输出码型中含有连4个0的码型状态。(或自行设置其他码值也可。)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编码输入信号为256KHz的32位拨码信号。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1)观察含有长连0信号的HDB3编码波形。用示波器观测模块8的TH3(编码

9、输入-数据)和TH1(HDB3输出),观察信号中出现长连0时的波形变化情况。注:观察时注意码元的对应位置。思考:HDB3编码与AMI编码波形有什么差别?(2)观察HDB3编码信号中是否含有直流分量。将模块2的开关S1、S2、S3、S4拨为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11,用示波器分别观测编码输入数据和编码输出数据,编码输入时钟和译码输出时钟,调节示波器,将信号耦合状况置为交流,观察记录波形。保持连线,拨码开关由0到1逐位拨起,直到模块2的拨动开关置为00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观察拨码过程中编码输入数据和编码输出

10、数据波形的变化情况。思考:HDB3码是否存在直流分量?(3)观察HDB3编码信号所含时钟频谱分量。将模块2的开关S1、S2、S3、S4全部置0,用示波器先分别观测编码输入数据和编码输出数据,再分别观测编码输入时钟和译码输出时钟,观察记录波形。再将模块2的开关S1、S2、S3、S4全部置1,观察记录波形。思考:数据和时钟是否能恢复?注:有数字示波器的可以观测编码输出信号FFT频谱。在恢复时钟方面HDB3码与AMI码比较有哪一个更好?比较不同输入信号时两种码型的时钟恢复情况并联系其编码信号频谱分析原因。五、实验报告1、分析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叙述其工作过程。2、根据实验测试记录,画出各测量点的波形

11、图,并分析实验现象。实验二 FSK调制及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键控法产生FSK信号的方法。2、 掌握FSK非相干解调的原理。二、实验器材1、 主控&信号源、9号模块各一块2、 双踪示波器 一台3、 连接线 若干三、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框图FSK调制及解调实验原理框图2、实验框图说明基带信号与一路载波相乘得到1电平的ASK调制信号,基带信号取反后再与二路载波相乘得到0电平的ASK调制信号,然后相加合成FSK调制输出;已调信号经过过零检测来识别信号中载波频率的变化情况,通过上、下沿单稳触发电路再相加输出,最后经过低通滤波和门限判决,得到原始基带信号。四、实验步骤实验项目一 FSK调制概述

12、:FSK调制实验中,信号是用载波频率的变化来表征被传信息的状态。本项目中,通过调节输入PN序列频率,对比观测基带信号波形与调制输出波形来验证FSK调制原理。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源端口目的端口连线说明信号源:PN模块9:TH1(基带信号)调制信号输入信号源:256KHz(载波)模块9:TH14(载波1)载波1输入信号源:128KHz(载波)模块9:TH3(载波2)载波2输入模块9:TH4(调制输出)模块9:TH7(解调输入)解调信号输入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FSK数字调制解调】。将9号模块的S1拨为0000。调节信号源模块的W2使128KHz载波信号的峰峰

13、值为3V,调节W3使256KHz载波信号的峰峰值也为3V。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PN序列输出频率32KH。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1)示波器CH1接9号模块TH1基带信号,CH2接9号模块TH4调制输出,以CH1为触发对比观测FSK调制输入及输出,验证FSK调制原理。(2)将PN序列输出频率改为64KHz,观察载波个数是否发生变化。实验项目二 FSK解调概述:FSK解调实验中,采用的是非相干解调法对FSK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实验中通过对比观测调制输入与解调输出,观察波形是否有延时现象,并验证FSK解调原理。观测解调输出的中间观测点,如TP6(单稳相加输出),TP7(LPF-FSK),深入理解

14、FSK解调过程。1、保持实验项目一中的连线及初始状态。2、对比观测调制信号输入以及解调输出:以9号模块TH1为触发,用示波器分别观测9号模块TH1和TP6(单稳相加输出)、TP7(LPF-FSK)、 TH8(FSK解调输出),验证FSK解调原理。3、以信号源的CLK为触发,测9号模块LPF-FSK,观测眼图。五、实验报告1、分析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简述其工作过程;2、分析FSK调制解调原理。实验三 DBPSK调制及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DBPSK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2、 掌握DBPSK数据传输过程,熟悉典型电路;3、 熟悉DBPSK调制载波包络的变化;4、 掌握DBPSK载波恢复特点

15、与位定时恢复的基本方法;二、实验器材1、 主控&信号源、9号、13号模块 各一块2、 双踪示波器 一台3、 连接线 若干三、实验原理1、DBPSK调制解调(9号模块)实验原理框图DBPSK调制及解调实验原理框图2、DBPSK调制解调(9号模块)实验框图说明基带信号先经过差分编码得到相对码,再将相对码的1电平和0电平信号分别与256K载波及256K反相载波相乘,叠加后得到DBPSK调制输出;已调信号送入到13模块载波提取单元得到同步载波;已调信号与相干载波相乘后,经过低通滤波和门限判决后,解调输出原始相对码,最后经过差分译码恢复输出原始基带信号。其中载波同步和位同步由13号模块完成。四、实验步骤实验项目一 DBPSK调制信号观测(9号模块)概述:DBPSK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