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4694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目 录一、总则1. 适应范围2. 引用的标准和规程3. 名词和术语二、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1. 基本要求2.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三、电能表现场实负荷(在线)检验1. 安全工作要求2. 检验项目3. 检验条件4. 检验方法5. 检验结果的处理四、计量用互感器现场测试前的准备工作1. 现场测试工作的注意事项2. 现场测试工作的技术要求(措施)五、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现场测试1. 安全工作要求2. 测试项目3. 测试用设备和供电电源4. 测试方法5. 测试结果的处理六、计量用电压互感器现场测试1. 安全工作要求2. 测试项目3. 测试用设备4. 使用标准

2、电压互感器的检验方法5. 使用电容式电压比例标准器的检验方法6. 电压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的测量7. 测量数据处理七、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测试1. 安全工作要求2. 测试用设备3. 测试方法4. 测试结果处理附录A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测原始记录格式附录B 电能计量装置合成误差的计算附录C 电压互感器的负荷误差换算前 言本作业指导书主要针对电网关口和大的电力用户的电能计量装置,包括电能表、计量用电流、电压互感器以及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的现场检验的方法、操作程序和安全要求予以科学合理的规范。作为各级计量检定机构进行这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执行。编写人员:梁德正、杨晓西(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王乐仁(国

3、电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吴涛(国电华中公司技术中心)舒开旗(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候兴哲(重庆电力试验研究所)。审定人员:曾海鸥(国电公司生产运营部)王勤(国电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张泽平(国电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谭志强(华北电科院电测量所)陈文中(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卢嘉辉(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赵江宁(江西省电力试验研究院)王作维(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杨一坚(北京供电局计量管理所)刘星(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表计厂)李海俊(重庆电力试验研究所)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20033一、总 则1 适应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新装及运行中高供高计的电力用户和发、供电企业间用于电量交易的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

4、2 引用的标准和规程a. JJG313-1994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b. JJG314-1994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C. JJGl69-1993互感器校验仪检定规程d. JJGl027-1991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e. 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f. 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g. SDlO9-83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h. DL/T614-1997多功能电能表i. DL/T725-2000电力用电流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j. DL/T726-2000电力用电压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k. JB/T5473-1991仪用电压互感器3 名词和术语3.1 电能计量装置:直

5、接与电网连接用于计量电能量的一套装置,包括了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以及连接它们的二次回路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3.2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对电能计量装置在安装现场实际工作状态下实施的在线(电能表、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或离线(电流、电压互感器)检测。3.3 电压互感器二次实际负荷:电压互感器在实际运行中,二次所接的测量仪器以及二次电缆间及其与地线间电容组成时总导纳。3.4 电流互感器二次实际负荷:电流互感器在实际运行申,二次所接测量仪器的阻抗、二次电缆和接点电阻的总有效阻抗。3.5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由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缆的电阻、刀闸和接点电阻造成相对于电压互感器二次端子与接

6、入电能表对应端子之间的电压差,它是一个交流向量。3.6 合成误差:计量用电流、电压互感器的比差和角差以及计量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的正交分量、同相分量在测量功率时的误差合成。3.7 综合误差:电能表误差和计量用互感器以及计量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合成误差的代数和。二、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1 基本要求1.1 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现场试验中的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发、供、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1.2 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者; 低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者;1.3 工作人员与带电高压设备的安全距离表1高压设

7、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电压等级(kV)安全距离(m)10及以下0.7020351.00441.20601101.501542.002203.0033043005005.002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2.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2.1.1 工作票制度;2.1.2 工作许可制度;2.1.3 工作监护制度;2.1.4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2.2 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电能表现场检验、计量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压降的测试及电压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测定时,应填用第二种工作票。2.3 在停电的情况下,进行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现场误差测试工作时,应填用第一种上作票。2.4 必须由有经验的运行

8、维护单位的实际操作人员现场拆、接线,并进行安全监督。三、电能表现场实负荷(在线)检验1 安全工作要求1.1 办理第二种工作票。1.2 至少有两人一起工作,其申一人进行监护。1.3 应在工作区范围设立标示牌或护栏。1.4 工作时应戴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垫上,操作工具绝缘良好。1.5 在接通和断开电流端子时,必须用仪表进行监视。1.6 电压互感器二次严禁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严禁开路。2 检验项目运行申电能表应检验以下项目:2.1 测量实际负荷下电能表的误差;2.2 多费率电能表内部时钟校准;2.3 电池检查2.4 失压记录检2.5 多功能电能表检测项目(如果主站端具有远方功能,则该项目不需要):2

9、.5.1 检查各费率电量之和与总电量是否相等(多费率电能表的组合误差);2.5.2 检查电能表内部日历时钟是否正确;2.5.3 检查费率时段设置是否正确;2.5.4 检查电能表访问权限设置及最近编程次数及最近一次编程时间;2.5.5 检查多费率(多功能)电能表的负荷曲线(若电能表具有此项功能);2.5.6 检查最大需量寄存器设置是否正确;2.5.7 检查多费率(多功能)电能表的结算(冻结时间)日是否正确。2.6 检查电能表和与之连用的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正确;2.7 检查计量差错和不合理的计量方式。3 检验条件3.1 在现场检验时,工作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3.1.1 环境温度:(035)之

10、间;3.1.2 电压对额定值的偏差不应超过10%;3.1.3 频率对额定值的偏差不应超过2%;3.1.4 现场检验时。当负荷电流低于被检电能表标定电流的10%(对于5级的电能表为5%)或功率因数低于0.5时,不宜进行误差测定;3.1.5 负荷相对稳定。3.2 检验标准现场实负荷测定电能表误差时,采用标准表法。所用的标准电能表应满足下列要求:3.2.1 必须具备运输和保管申的防尘、防潮和防震措施;3.2.2 标准表必须按固定相序使用,表上有明显的相别标志;3.2.3 标准表接入电路的通电预热时间,应严格遵照使用说明中的要求。如无明确要求,通电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3.2.4 标准表和试验端子之间

11、的连接导线应有良好的绝缘,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并应有明显的极性和相别标志。其中,标准表的电流连接端子应具有自锁功能;3.2.5 连接标准表与试验端子之间的导线及连接点接触电阻造成的标准表与被试表对应电压端子之间的电位差,相对于额定电压比值百分数,应不大于被试表等级指数的1/10。4 检验方法4.1 在实际负荷下测量电能表的误差:4.1.1 现场检验电能表误差时,标准电能表应通过专用试验端子接入和被检电能表相同的电流、电压回路,且连接必须可靠;4.1.2 严禁在检验过程中使电流回路开路,电压回路短路;4.1.3 在标准电能表达到热稳定后,且在负荷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测定误差。测定次数一般不得少于2次

12、,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际误差。但对有明显错误的读数应该舍去。当实际误差在最大允许值的80%120%时,至少应再增加2次测量,取多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实际误差。4.1.4 读取标准表在被检表转动n圈或输出n个低频脉冲的同时输出的高频脉冲数m,作为实测脉冲和算定脉冲相比较,算得被检电能表相对误差;4.1.5 现场检验时,推荐用光电转换器采集被试表的信号,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手动定圈比较法,但应适当增加检验圈数。4.1.6 现场检验三相三线两元件电能表时,应选用B相接地与否对测量误差没有影响的标准电能表。4.2 电能表内部时钟校准4.2.1 电能表内部时钟校准的范围及周期现场运行的电能表内部时钟与北京

13、时间相差原则上每年不得大于5分钟;校准周期每年不得少于1次或酌情缩短其校准周期。4.2.2 电能表内部时钟校准的步骤 a. 检查电能表内部日历时钟是否正确 检查被试电能表内的日历时钟,与北京时间相差在5分钟及以内,现场调整时间;与北京时间误差在5分钟以上,分析原因,必要时更换表计。 b. 采用GPS法校对电能表内部时钟 将GPS的通讯接口(串口)接至便携式电脑的一个通讯接口,电能表通讯接口接便携式电脑的另一个通讯接口。时钟校对前,首先使GPS处于有效接收状态(工作现场注意GPS接收天线摆放位置和接收电缆的屏蔽),校准便携式电脑的时钟后,再用便携式电脑申的电表校时软件对电能表内部时钟进行校准,校

14、准时记录电表时差,校准后检查电表时钟。 注:GPS与便携式电脑间采用专用校时软件,校时误差不确定度小于50ms。便携式电脑与电能表间可采用厂家提供编程软件或自制软件。 若现场不具备GPS法校时条件,可在试验室先将便携式电脑时钟校准,再在工作现场对电能表内部时钟进行校准,注意时间不得超过1周。 c. 采用北京时间校对法校准电能表内部时钟 将便携式电脑与北京时间校准后,再用便携式电脑中的电表校时软件对电能表内部时钟进行校准,校准前记录电表时差,校准后检查电表时钟。 当电表具备硬件校时功能时,可采用手动方式。4.3 电池检查 检查电能表内部用电池的使用时间或使用情况的记录,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更换并作相应的记录。4.4 失压记录检查 检查多功能电能表事件记录寄存器,并记录所计的失压次数和起止时间。4.5 如果主站端不具备多功能电能表的远方功能,尚需进行以下检测项目:4.5.1 检查各费率电量之和与总电量是否相等(多费率电能表的组合误差)对多费率表(或多功能表),应检查各费率电量之和与总电量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