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浅析屈原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和继承关系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814619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浅析屈原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和继承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文学——浅析屈原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和继承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文学——浅析屈原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和继承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文学——浅析屈原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和继承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文学——浅析屈原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和继承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浅析屈原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和继承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浅析屈原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和继承关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之范浅析屈原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及其继承关系浪漫主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各个方面,主要有小说、诗歌、戏剧等,其中在诗歌中取得较多的发展。屈原而降,才人代出,曹植、阮籍、鲍照、李白、李贺、苏轼、陆游等诗词作家,各以其不同的题材和风格为古代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的光彩。其中屈原和李白则位于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群山中的主峰之巅。本文主要从屈原和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及李白对屈原浪漫主义诗风的继承发展两大方面来谈谈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史中的这两座巅峰。一 屈原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

2、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成为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的源头。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对理想的热烈而执着的追求、爱憎情感火山爆发式的自我倾诉、献身祖国的赤胆忠心,都在奔放的辞句、宏大的结构中被容纳。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

3、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诗人大胆地驰骋想象,糅合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现象与自身遭遇,创造了一个个前无古人的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屈原的作品具有卓越的独特个性。这种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同楚国文化传统密不可分。楚国巫风盛行,朝廷和民间祭祀都使巫觋“作歌乐鼓舞以娱诸神”。这种带有原始宗教气氛的乐歌,自然是产生浪漫主义杰作的温床。例如九歌,其前身就是沅湘一带民间的祭神歌曲。从诗经的现实主义到屈原的浪漫主义,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屈原的骚体诗,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诗经的比兴较为单纯,而楚辞的比兴具有象征的特质,往往成为一个形象的系统。离骚中香草美人

4、的比兴就是范例。楚地本是泽乡山国,其间颇有叠波旷宇、崇山秀岭,这些江山的光怪之气足以摇荡心灵、催发丽辞伟句。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屈原在艺术上的最伟大的成就和影响,不仅是他继诗经以后,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艺术表现力;而且为我国文学开辟了另一影响深远的传统,从而影响了另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二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自觉地继承了屈原以来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加上他的天才和勤奋,创造出独特的李白风格。接下来笔者将通过具体诗例的分析阐述李白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浪漫主义风格。1、生动的比喻

5、和奇特的夸张李白反映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他常常采用奇特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把诗写得气势奔放,感情浓烈而又迷离惝恍。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中的第一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这本是不可能的。这里诗人实际是以高度夸张的笔调抒写自己无限苦闷的愁怀。在李白的眼中,长江,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黄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并不高峻的天姥山,却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未必真有那么险峻的蜀道,竟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这些大胆奇特的夸张,使他的诗句气势磅礴,惊天动地,非同寻常,令人读来荡气回肠,却又全不见其锤炼之迹。李白实不愧称之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2、丰富的想象李白诗歌的另一重要成就是他的丰富和惊人的想象力。他的诗可以说是纵放自如,想落天外,上天入地,真幻参杂。奇特的夸张,瑰丽的色彩,神话故事,轶闻传说,熔铸于他的诗篇当中。然而他的诗句又不假雕饰,飘逸豪放、雄奇洒脱。先看蜀道难:“噫吁呼,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这首诗是李白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也是最能体现他诗歌雄奇奔放风

7、格的名篇。作者将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与神话传说紧密结合,再现了蜀道峥嵘、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也给诗增添了神秘奇幻的色彩,读来令人心潮激荡、赞叹不已。另外,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梁甫吟、古风西上莲花山分别通过幻想方式来表现自己在长安受到谗毁和安史叛军对中原地区的蹂躏;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借助于神话传说,构造出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境界。他的诗中,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往往是融在一起,实在是让人感到惊奇。3、壮美的意象众所周知,李白的诗可谓是意象万千,人们熟知的有“月”“、酒”、“雪”等意象,然而能突出表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除了这些

8、觉的意象以外,还有许多更加壮美的意象“,与诗作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有很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这些壮美的意象不仅有着振撼人心的气魄,也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为他的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增光添彩,同时也成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三、李白对屈原浪漫主义诗风的继承。 屈原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而李白也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诗人。李白是继屈原之后中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他曾有意识地学习屈原积极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李白的诗篇,也是大量罗智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等入诗,构成一幅幅雄奇壮丽的图画。他的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

9、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用攀龙游天,叩关不开,表现自己的冷遇,表现自己上天下地的求索精神,明显地呈现出学习离骚的痕迹。屈原的作品中有“康回倾地,夷界弹日,木夫九首,土伯三目”的“诱怪之谈”,李白的诗中也有“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游泰山)的奇想;屈原可以“托云龙,说迁怪,丰隆求亦妃,鹤鸟媒绒女”,李白也能“欲上青天揽明月”(宜州谢眺楼别校书叔云)。同时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等诗篇都以夸张的手法展现出浪漫主义精神和奇特的意境,这与屈原的作品有着相似之处。李白被认为是屈原之后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家,他的人生经

10、历、思想意识、作品风格与屈原都有极其相似的地方,他认同屈原。对屈原的创作成就,李白给予很高的评价:“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而他的创作也明显受到了屈原的影响。总的来说,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继承了屈原优秀的浪漫主义传统。包括对现实的反抗,对理想的追求;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丰富奇特的想象力,超越现实的意境;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此基础上,李白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不断创造,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这些成就,使他的诗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

11、制你发挥的藩篱。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4. 岁月是无情的,假如你丢给它的是一片空白,它还给你的也是一片空白。岁月是有情的,假如你奉献给她的是一些色彩,它奉献给你的也是一些色彩。你必须努力,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你的回忆里才会多一些色彩斑斓,少一些苍白无力。只有你自己才能把岁月描画成一幅难以忘怀的人生画卷。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