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阶段性检测试题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46585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阶段性检测试题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阶段性检测试题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阶段性检测试题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阶段性检测试题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阶段性检测试题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阶段性检测试题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阶段性检测试题概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高三阶段性检测 化 学 试 题 2016.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共48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52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Fe56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5年11月29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各国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提升经济绿色水平,实现人

2、类可持续发展进行商讨。为达成“同呼吸,共奋斗”全国各地为治理雾霾广泛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下列活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机动车实行限行措施是减少雾霾的途径之一B.积极推广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C.通过吸收空气中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可推广“绿色自由”计划D.将秸秆焚烧可得富含钾肥的草木灰,焚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秸秆处理办法2.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A.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B.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C.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3.以色列科学家Daniel Shechtman

3、因发现准晶体(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获得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人们在自然界中也找到了组成为Al63Cu24Fe13的天然准晶体。将相同质量的此准晶体分别与足量的盐酸、烧碱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关系为A.n(烧碱)n(稀硝酸)n(盐酸)B.n(稀硝酸)n(烧碱)n(盐酸)C.n(盐酸)n(稀硝酸)n(烧碱)D.n(烧碱)n(盐酸)CBD.一定条件下,过量的B单质与D单质直接生成BD37.甲、乙、丙、丁是由H+、Na+、Al3+、Ba2+、OH-、Cl-、HCO3-离子中的两种组成的溶液,可以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HCl,乙为NaHCO3B.溶液丙中还可以大量共存

4、的离子有:Fe2+、NO3-、SO42-C.在甲中滴加丁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Ba2+OH-=BaCO3+H2OD.白色沉淀A可能溶解在溶液D中8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B标准状况下,1.12L和1.12L均含有0.1个氧原子C0.1 mol铁在0.1 mol 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D常温下,1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A10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不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

5、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将一块Al箔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Al箔熔融而不滴落Al与氧气不反应C将一小块Na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铜单质析出Na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2H2O2Cl-2Cl22OH-B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NH3H20SO22NH4SO32H2O 12.归纳法是高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归纳正确的是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生成物的

6、百分含量一定增加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有c(Na+)+c(H+)=c(OH-)+c(CH3COO-)常温下,AgCl在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若将适量CO2通入0.1molL-1Na2CO3溶液中至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溶液中(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2c(CO32-)+c(HCO3-)=0.1molL-1常温下,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平衡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有:KaKh=KwA.B.C.D.13.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碱式硫酸铁水解能产生F

7、e(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为防止NH4HCO3分解,生产FeCO3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C.可用KSCN溶液检验(NH4)2Fe(SO4)2是否被氧化D.常温下,(NH4)2Fe(SO4)2比FeSO4易溶14.在300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 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25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g)、CO浓度均为0.5mol/L

8、,则此时v(正)v(逆)D.80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15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0.125mol/L15.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电池,该电池性能优良,其电池总反应为:V3+VO2+H2OVO2+2H+V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正极B.放电时每转移0.5mol电子,负极有0.5mol V2+被氧化C.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减弱D.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VO2+2H+e-=VO2+H2O16.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A.图1表示10mL 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molL-1H2C2O4

9、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B.图2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C.图3表示示向含有少量氢氧化钠的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所得沉淀物质的量与盐酸体积的关系D.图4表示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注意事项:1.答II卷前考生务必在密封线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写清楚。2.请你将第II卷的答案用黑色中性笔直接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17.(12分)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特大爆

10、炸事故,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据查危化仓库中存有大量的钠、钾、白磷(P4)、硝酸铵和氰化钠(NaCN)。(1)白磷有毒能和氯酸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P4+10HClO3+18H2O=10HCl+12H3PO4,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若有1 mol P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为 mol。(2)氰化钠(NaCN)是一种化工原料,用于基本化学合成、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等方面。已知:25时,HCN的电离平衡常数Ka=6.210-10,H2CO3在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是Ka1= 4.510-7、Ka2 = 4.710-11,则向NaCN溶液通入少量CO2反应方程式是: 。常温

11、下,氰化钠能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大大降低其毒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电解法可以处理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用如右图示电解池,将NOx在电解池中分解成无污染的N2和O2除去,两电极间是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自由传导O2-,电解池阴极反应为 。(3)传统工业上利用氨气可以合成尿素。主要反应如下:2NH3(g)+CO2(g)=NH2CO2NH4(s) H= 159.47 kJmol-1NH2CO2NH4(s)=CO(NH2)2(s)+H2O(g) H= +72.49 kJmol-1反应2NH3(g)+ CO2(g)= CO(NH2)2(s)

12、+H2O(g)的H= kJmol-1工业上用氨气制备硝酸,将一定质量的铜粉加入到100mL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剩余m1 g铜粉,此时共收集到NO气体448mL(标准状况)。然后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NO为止,容器剩余铜粉m2 g,则m1m2为 。18.(14分)CO、CO2是火力发电厂释放出的主要尾气,为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发电厂试图采用以下方法将其资源化利用,重新获得燃料或重要工业产品。(1)CO与Cl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光气(COCl2)。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CO和Cl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O(g) +Cl2(g)COCl2(g) H = a kJ/mol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反应02min末的平均速率v(COCl2)= mol/(Lmin)。在2min4min间,v(Cl2)正 v(Cl2)逆 (填“”、“=”或“”,“=”,“”)。(2)在催化剂作用下NO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2CO(g)2NO(g)2CO2 (g)N2 (g) H=748 kJmol-1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不同温度下测定的氮氧化物转化率如图1所示。温度高于710K时,随温度的升高氮氧化物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已知:测定空气中NO和CO含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方法1:电化学气敏传感器法。其中CO传感器的工作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