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企业征文6篇汇编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0814330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恩企业征文6篇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感恩企业征文6篇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感恩企业征文6篇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感恩企业征文6篇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感恩企业征文6篇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恩企业征文6篇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恩企业征文6篇汇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恩企业征文6篇(篇一)脚踏实地 快乐起飞转眼间,距离我研究生毕业已近四年,正式参加工作来到*电子音像出版社也已经三年半了,但是,第一天来报到的场景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能够一毕业就来到*电子音像出版社工作,我觉得自己非常有福气,当时的自己刚刚走出象牙塔,为人处世不成熟,编辑业务更是一窍不通,电子社前辈们谦和睿智、严谨从容,给我太多包容与体谅, 关怀和帮助, 让我得以快速成长。逐渐熟悉了编辑工作,我深刻体会到,所谓隔行如隔山,每个行业都是一门深邃的学科,看上去简单,要想做好其实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记得一位老师曾跟我说过,“出版是充满遗憾的事业。”每一名编辑都在不断追求完美,却又永远无法达到完美,

2、看稿子的时候,不管看得有多么仔细认真,永远都会觉得还是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仿佛出版这行永远是让人遗憾的。但我想这也是这个行业最迷人的地方吧。入职以来,印象最深的就是编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1-9年级)这一套丛书,从接手这项任务,到最后完成书稿送印刷厂,前后持续了三个月。刚刚接下这个项目的时候,我曾想当然地以为这是一套没有太大难度的丛书,只要看看稿子有什么错误,听听录音就好了,然而实际的工作给了我一个大大的耳光,任何工作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尤其当你想把它做好的时候。从开始选题策划,到寻找作者,与作者沟通,确定目录体例,编校一稿二稿三稿,寻找配音人员,剪辑录音,找配乐老师,反复核对录音有没有错误,再

3、到设计排版内文等等,是一项极其庞大的工作。对于我来说充满挑战,中途曾经压力大到睡不着觉,累到崩溃的时候,我就会向身边的老师们学习,他们的工作量比我的大得多,但是他们总能从容不迫地完成工作任务,看看他们在反思自己,我就会慢慢沉静下来,再次投入工作。从作者发来第一稿的时候,繁重的编校工作就宣告开始,很多古诗词古文都需要找到最权威的的版本核对清楚,每一个字,每个音都不得马虎,为此我们三个编辑每天都在加班加点,把自己埋进了书堆,但是依然有很多篇目找不到权威版本,这就需要各种版本的反复比对分析,光这一个环节就让我心力交瘁。内文中赏析的内容是整个编校环节最难的部分,因为不能与市场的其他类似作品有重复,作者

4、提供的稿件需要大量的修改甚至是重写。等好不容易完成这部分的工作,更崩溃的事情发生了,个别篇目和教材的古诗重复了,刚刚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像个小孩子一样,一股脑把问题和原因都推给别人。但是冷静下来,我开始反思,是因为自己缺乏经验,沟通不善才犯下这样的低级错误,即便是其他人也有责任,也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工作,这套丛书正式印刷了,虽然之前彷徨焦虑甚至几度崩溃,但任务完成的感觉还是很幸福的,特别是想着孩子们诵读着我参与编校的图书,聆听着我参与修改的诗文时,内心有一种无法名状的喜悦之情,真是所有辛苦都值得。几年的编辑生涯,让我明白,身为一名图书编辑,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专

5、业的编校能力,还应该富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尤其在编校教辅类的图书时,要时刻警醒自己肩负着传承文化教育下一代的任务,要对得起自己身为一名编辑的职业良心。除此以外,与人沟通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编辑就相当于一本书的“导演”,这本书从选题立意到最后成书出版发行,推向市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编辑跟进,认真把关,不仅把自己的关,更要把别人的关。作者,排版,美编,印刷,发行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要与他们沟通到位,表达清楚自己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图书呈现出预想的效果。总结参加工作以来的心得体会,我深深感觉到,身为年轻人,就应该在工作中多学习多奉献,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只要不断努力,虚心求教,

6、那结果一定是令人快乐的。劳动创造尊严,只有自己不断提高自己,认真工作,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让自己更有底气去选择这世界上更加美好的事物。(篇二)我与企业共成长时光荏苒,弹指挥间,不经意间我以伴随*成长了六年。作为公司的一员,我感到骄傲,感到欣慰,并与*共同成长,并肩同行。与*一路走来,有阳光灿烂,也有乌云密布,有心想事成也有事与愿违,有感动,也有太多的感激。*年4月,我加入*大家庭,当时营销部刚刚成立,我也成为了营销部的一员。回首往事,像在放一张张的幻灯片,时而激动人心,时而令人振奋。奥林逸城项目从打地基,销售,清盘,交房,我们一直伴随左右。*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后,*成为了*的子分公司。

7、*也发生质的飞跃。*营销部更名为经营部,我们的战队从12个人精简到9个人。公司在成长,我们也在成长。刚进公司时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现在已为人母。产假期间刚好公司处于调整竞岗阶段,产假结束回到公司工作已经两个月了,刚回来上班瞬间感觉到公司在吕总的带领下焕然一新。我仿佛来到了一家新的公司,每个人都朝气蓬勃,散发出青春的活力。每一项工作都有了条理。我所竞聘的销售秘书岗位也是经营部非常重要的岗位。所有的数据都在我这里集中汇总,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我们经营部每一个人都发生了转变,不再每天无所事事,大家充分利用工作时间,置业顾问积极回访意向客户,策划专员进行数据分析,策划新的销售方案,

8、我不断的更新和补充我的数据库。经理和主管制定销售计划。虽然我在哺乳期,但是一样和大家加班加点做调研。现在*遇到了车位销售的瓶颈期,我们一次次沟通讨论新的策划方案,我们在一起开会讨论指定车位销售方案,经营部全体人员献言献策,争取完成集团下达的任务。我相信,有了吕总的指引,在杨经理的带领下,*一定会走出阴霾,迎来新的春天!经过几年来在公司的磨练,公司成长了,我也成长了,我伴随着公司的成长而成长,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接受着工作的历练,感受着公司领导、同事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最后,祝愿我们*置业有限公司明天的事业更加辉煌!(篇三)我与公司共成长 *年11月11日,作为公司一名普通员工我有幸目睹了公司的转型

9、升级,整体改组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见证了转型成功以来公司的发展和变化,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员工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使公司各阶层人员都得到了再次提升自我、创新自我的机会。个人的成长需要企业的支持。任何人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鼓励。企业的支持与鼓励对个人的发展确实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像天空一样广博,像海一样深邃,像妈妈对孩子的肯定一样温暖。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个人的支持与奉献。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企业只有创新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只有创新才能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而人却是创新的根本,只有个人的思想新,

10、企业的思想才会新,只有个人创新,企业才能创新。一年以来企业的发展有目共睹,尤其是作为一名普通员工的我,在公司及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第一次担当专业负责人的职务。虽说工作变得更忙碌了,但却让我感到无比的充实和满足,每一天都会感觉到自己比前一天更加努力,工作能力的提高也让我在工作中愈发自信,慢慢的开始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论证并实践到工作当中,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更加充实了我前进的动力,也给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爱岗敬业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有句广告说得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当我们将爱岗敬业当作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时,我们就会在工作上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责任;少一些

11、懒惰,多一些上进心。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抱着知足、感恩、努力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取得岗位上的竞争优势。我誓与公司共成长,积极地学习,认真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力争做到战必用我,用我必胜!(篇四)影响人生的新华书店三十年前,我去望湖春饭堂买馒头,排队等候的时候,看到报刊栏里保定日报刊登着新华书店的招工广告,用买馒头的一块钱交了报名费,然后背着父母从补习班的课堂中跑出来参加了新华书店的公开招录考试。那一年是1987年,我十八岁,新华书店在保定市最繁华的裕华路的最繁华的路段建起了宏伟而漂亮的五层营业大楼,当时的想法只是,如果考上了应该到那里工作吧!

12、不成想,当时一块钱的馒头,换来了我的事业和一生的衣食!考试后的某一天,我正在上课,被曾经的同学小胜叫出了教室,他说:“你怎么还上课呀?赶紧到新华书店去报到吧,都等着你那”。我确认他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就抄起了书包与他一起到新华书店的大会议室。从此由读书人变成了卖书人。我没接到报到通知,估计是邮局送丢了。是粱经理在报到当天的会议室里询问了一句:“谁认识于磊,找到他,让他来报到”。这或许就是我和新华书店的缘分吧!在老经理的第一堂培训课上,我知道了:新华书店诞生于战火中的延安窑洞中,有着光荣的历史;毛主席曾两次为新华书店题写店招,新华人有着光荣的使命;“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是我们的服务宗旨这几句话我

13、只听了一遍就牢记于心,再也没有忘记过,在日后的图书发行工作中无数次的向读者宣传,向新店员传授,在日常的工作中,把“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运用到各种读者群中。当时参加工作需要填写入职表,表格中有一栏是“有何特长”,我恭恭敬敬地写下了“热爱图书发行事业”这几个字。我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参加了工作,凭着自己的“特长”不知疲倦的投入到了新华书店的图书发行事业中。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一位读者急需一本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但哪也买不到。我放下电话就与各个门市联系,11个门店都没有,我又查找厚厚的电话薄,打遍了所有集体、个体书店也都没有。对桌的师傅说:别找了,那是门市的工作,你尽力了。我不甘心,“为书找读

14、者,为读者找书”的服务宗旨激励着我。我查到了图书馆的电话,一问果真有这本书,我兴奋地去图书馆借出来一本国家与革命,高兴地送到了读者手中,并说:“不好意思,现在我们书店没有这本书,您先看这本,等我们进到了新书再换回这本还给图书馆就是了”!读者很感动,也最终成为新华书店的忠实读者和我最稳定的大客户,在我日后从事门市经营管理工作中给与了我长久地支持和帮助!我得感谢老经理给我上的第一课,至今受益!后来我在工作中把这句服务宗旨延伸了一下传达给我们更多的新员工:“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这句话一直激励我至今88年春节期间,我路过裕华东路门市部,看到书店的老职工们在寒风中处理积压挂历,我放下自行车就加

15、入到了搬运和拆包的队伍里,帮着吆喝去吸引读者,足足忙了一下午。书店的老师傅们还不认识我,但我还是能体会到那忙碌的快乐和老师们的认同。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我正在西大园书库的大院子里扫雪,老经理张荣宽骑着自行车来到我身边,从灰色中山装的上衣口袋里摸出2元钱纸票递给我,笑容可掬地说:“这是春节那天处理挂历的加班费”。我推脱不过,看着张经理慈祥可亲的表情,接过了钱。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们的老经理在书店走没走正常的财务手续,我宁可固执地认为那是他拿的自己的钱给我的鼓励,钱虽不多,但那份鼓励和爱护到现在都影响和激励着我,教育我不计个人得失努力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我很幸运,上班六个月就被推选为团总支书记。我

16、组织青年开展各种活动凝聚员工,并创办了共青团员半月刊,在刊物上刊载图书进销存调管等业务知识和读书心得。当时书店还没有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我们的小报是用刻字笔在蜡纸刻写,制成蜡版再油印而成的。那感觉绝对有解放前地下党刻印挺进报的激情和兴奋。一天,一位瘦瘦的老人骑车来到我工作的业务科,找到我对我说:“小于呀,你这小报儿办的不错,就是印刷的不漂亮啊,以后我给你打印吧。我们有打字机,比这又快又好看!”自那以后我们的报纸就是这位老人在周休日为我们义务打印了!这位老人是当时保定地区新华书店的总经理田志林。小报越办越好,连当时的团市委书记都约我们去交流思想。三位老经理在不同的事情上给了我教育和启迪,让我积极的面对工作和人生,我由衷的祝福他们健康长寿。特别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早已退休多年,现在都已接近九十高龄,仍然在快乐又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