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训练——基因的本质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3702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训练——基因的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训练——基因的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训练——基因的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训练——基因的本质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训练——基因的本质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训练——基因的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训练——基因的本质(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训练基因的本质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典型题解【例1】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未用同位素标记),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应含有的P、S元素是( )A31P、32P与32S B31P、32P与35S C31P、32P 与32S、35S D35P与32S、35S【解答】A【例2】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C培养R

2、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解答】A【例3】用32P标记一个T2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它侵染一个细菌后释放出了200个后代,则后代中含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A2% B1% C0.5% D50%【解答】B【例4】1943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DNA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都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一现象说明( )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决

3、定的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了R型细菌细胞中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和多糖在该转化实验中,正好起了对照的作用A B C D【解答】D【例5】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B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D控制细胞核遗传的物质是DNA,控制细胞质遗传的物质是RNA【解答】B巩固训练12003年春季流行的非典型肺炎(SARS)的病原体为一新型冠状病毒,其遗传物质是( )ARNA BDNA C蛋白质 DDNA或RNA2用32P和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然后进行测试,在子代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可测到( )A有1

4、5N B有32P C有15N和32P D没有15N和32P3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 )A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4从肺炎双球菌的s型活菌中提取DNA,将s型活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时,R型活菌繁殖的后代中有少量s型菌体,这些s型菌体的后代均为s型菌体。这个实验表明DNA( )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B能够自我复制C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 D能引起遗传的变异5用下列哪种情况下,肺炎双球菌注射到小鼠的体内,不能使它致病的( )AS型活细菌 B高温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菌的混合液CS型细菌的DNA和R型活细菌

5、的混合液DS型细菌的蛋白质和R型活细菌的混合液6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乙,若将RNA甲和蛋白质乙组成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宿主细胞,则细胞中的病毒具有( )ARNA甲和蛋白质乙 BRNA甲和蛋白质甲CRNA乙和蛋白质甲 DRNA乙和蛋白质乙7用DNA酶处理过的S型细菌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了证实DNA的分解产物是不是遗传物质B为了从反面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证实了DNA的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D是艾弗里关于遗传物质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DNA能自我复

6、制 CDNA对蛋白质合成有指导作用 DDNA是遗传物质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所有DNA都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中遗传物质都是RNAC证实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没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10在“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型与S型的肺炎双球菌是两种同类型的肺炎双球菌R型细菌,菌落粗糙,有荚膜;S型细菌,菌落光滑,无荚膜用DNA酶处理提取出来的DNA来做转化实验不能成功在转化实验中,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不起作用A B

7、C D11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用同位素32P和35S作了如下表中的标记: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相同,请分析: 感染前感染后噬菌体成分细菌成分噬菌体成分核苷酸 32P 31P 31P、32P氨基酸 32S 35S 35S(1)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原因是 。(2)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原因是 。AB(3)此实验证明了 。12科学家将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用15N标记并放入含32P和35S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由噬菌体侵染这种大肠杆菌,如右图的所示:(1)图中所示的过程是 ,图中A为 ,B为 。(2)与酵母菌相比,大肠杆菌最显著的区别是缺

8、少 。(3)在细菌体中只发现有15N标记的核糖体,而在新合成的噬菌体蛋白质中35S,说明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过程是由大肠杆菌提供 。噬菌体的DNA中含有32P,说明噬菌体的DNA复制时是由 提供原料的。(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 。13现有两个实验数据: 测得衣藻中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2%在线粒体上。 测得豌豆染色体成分是:DNA占36%,RNA占9.6%,蛋白质占48.9%。通过以上数据可以说明:(1) 。 (2) 。141 234561、TMV的蛋白质感染 2、TMV的RNA感染 5、HRV的蛋白质与TMV的RNA杂交后感染6、TMV的蛋白质与HRV的RNA

9、杂交后感染3、HRV的蛋白质感染4、HRV的RNA感染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均为能感染烟叶使之出现感染斑的RNA病毒,都可因苯酚的处理而发生RNA和蛋白质的分离,由于亲缘关系很近,两者能重组,其RNA分子和蛋白质形成杂种“病毒感染叶”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1与2,3与4的结果不同,说明 (2)2 与4的结果不同,说明 (3)图中5被杂交病毒感染后,在繁殖子代病毒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来自 ,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由 提供。(4)图中6被杂交病毒感染后,繁殖出的子代病毒将具有来自 的RNA和来自 的蛋白质。15R型肺炎双球菌菌体无多糖类的荚膜,是无毒性细菌;S型

10、肺炎双球菌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是有毒性细菌,可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来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的问题。实验材料、用具:S 型细菌、R型细菌、DNA水解酶、培养基、培养皿等。培养基艾弗里等人先做了一下3组实验:培养基S型细菌的蛋白质 + R型活细菌 R型菌落培养基S型细菌荚膜的多糖 + R型活细菌 R型菌落S型细菌的DNA + R型活细菌 S型菌落(1)艾弗里等人后来发现上述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于是又做了第4组实验,请按照的表达式写出第4组实验方法和结果: 。(2)从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从组实验可知,S型细菌的DNA或基因能否通过R型细菌的细胞膜?

11、 。(4)有人认为,上述4组实验并不能说明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理由是 。参考答案:1A 2C 3A 4C 5D 6B 7A 8A 9C 10D11(1)31P、32P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内,利用细菌的原料(脱氧核苷酸)进行自我复制 (2)35S 噬菌体DNA指导细菌的核糖体利用细菌的原料(氨基酸)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 (3)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DNA能自我复制;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2(1)噬菌体将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大肠杆菌拟核(2)核膜 (3)原料和场所 大肠杆菌 (4)DNA是遗传物质13(1)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有主要载体 (2)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14(1)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TMV的RNA和HRV的R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不同的 (3)TMV的RNA 烟草细胞提供 (4)HRV的RNA HRV的RNA指导合成的 15(1)S型细菌的DNA + DNA酶 + R型活细菌 R型菌落(2)DNA是遗传物质 (3)能 (4)未能证明蛋白质和多糖已进入细菌体内二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典型题解【例1】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同一生物个体各种体细胞核中的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双链DNA分子的碱基含量是A+G=C+T或A+C=G+T细胞缺水和营养不足将影响DNA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