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政治分类汇编(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解析)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8137007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政治分类汇编(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3年高考政治分类汇编(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3年高考政治分类汇编(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3年高考政治分类汇编(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3年高考政治分类汇编(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政治分类汇编(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政治分类汇编(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解析)(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D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82013北京卷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划定了水资源利用管理的“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 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 )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D2(1)描述上图所反映的我国用水总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和生活

2、污水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答案 用水总量持续平稳增长。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先缓慢上升,后有所下降。生活污水排放总量持续较快增长。解析 本题属于图表题,只要讲清楚图表三个数据变化趋势即可。从三个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用水总量在持续平稳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缓慢上升,后有所下降,而生活污水排放量则增加较快。B2、D2、D1(2)实现“三条红线”的控制目标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措施影响途径控制红线实施生活用水阶梯定价提高超量用水价格,促进节约用水,减少水的浪费优先安排企业购买节水设备的贷款,并给予优惠利率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增加企业排污成本,促使企业设法减少污水排放水功能区限制

3、纳污红线答案 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降低企业购买节水设备的融资成本,以鼓励企业使用节水设备,提高用水效率。对企业排污征收排污税或对违反排污规定的企业进行罚款。解析 本题属于图表型材料题,需要根据两个提示和前后材料内容答出第三项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强调采取生活用水阶梯定价来促进节约用水,属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材料二通过鼓励企业购买节水设备,控制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可以通过降低企业购买节水设备的融资成本,鼓励企业使用节水设备,提高用水效率的途径加以实现。材料三要通过增加企业排污成本,促使企业减少污水排放的途径,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对企业排污征收排

4、污税或对违反排污规定的企业进行罚款。Q1(3)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什么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答案 市场调节有利于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但市场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局限。水资源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会造成过度开发、分配不公、污水排放量过多等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利用。政府参与水资源管理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解析 本题要求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市场调节虽然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是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和弱点,会造成水资源过度开发、分配不公等诸多问题,不利于水资源持续利用,需要政府参与水资源的管理,弥补单纯市场调节的

5、不足。E2(4)为了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某校学生会正在草拟倡议书,向同学们征集倡议。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两条倡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倡议书(草稿)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北京属于重度缺水地区,但在生产生活中,有些人节水意识匮乏,有的企业直接排放生产污水,破坏水资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倡导建设节水型城市。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我们向全校同学倡议:倡议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向所在社区和学校提出节水建议。理论依据:公民依法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倡议二:_理论依据:_倡议三:_理论依据:_答案 倡议:自觉节约用水,如注意拧紧水

6、龙头等。理论依据: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倡议:对破坏水资源(或不合理用水)现象进行监督和举报。理论依据:公民具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答出其他倡议及其理论依据,如倡议参与水价制定、积极献言献策,理论依据为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等,言之有理均可)解析 本题需要学生结合政治生活的知识提出具体的建议,并说明依据,难度较低。如提出注意拧紧水龙头,体现了“公民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对破坏水资源现象进行监督和举报,体现了公民具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积极参与水价制定、积极献言献策,体现了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等。33D12013福建卷 2013年3月以来,我

7、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家禽业受到很大冲击,禽类市场疲软。对此,政府采取了种禽生产补贴和定点保护收购等政策。政府制定这些政策基于的传导预期是()A需求迅速增加互补品价格上涨供给增加市场活跃B需求迅速下降市场失衡替代品价格下降市场均衡C价格迅速上涨需求迅速增加供给短缺价高伤民D价格迅速下降行业严重亏损供给减少价高伤民33解析 D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的知识。受禽流感的影响,家禽市场疲软,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A说的是需求迅速增加,C说的是价格迅速上涨,A、C两项与材料不符。受禽流感的影响,家禽价格迅速下降,行业亏损严重,供给减少,会导致价高伤民的不良后果,这时,国家采取种禽生产补贴

8、等政策,可以保障家禽供给,防止出现供求失衡,D项符合题意。11D12013江苏卷 如果王某购买房产而不进行扩大再生产投资的行为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将会导致()A消费需求规模扩大B国家压缩住房供给C国民物质财富迅速增加D资源总体配置效率低下解析 D王某的这种行为如果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会增加对商品房的投机性需求,但其他方面的需求则不会扩大,故A不选。如果人们的购房需求大幅增加,国家不应该压缩住房供给,而应该抑制投资性需求,故B不选。如果不扩大再生产,整体财富不会迅速增加,C错误。材料中的现象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故D符合题意。3D1、D22013安徽卷 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实行规模化、集

9、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不断促进农业增效。这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分配不公,实现社会的和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发展转变经营方式,完善所有制结构A B C D3解析 A本题考查农业发展、资源配置等知识。扶持和培育家庭农场与收入分配公平、所有制结构完善没有直接联系,不选。家庭农场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不断促进农业增效,这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正确。故选A。302013山东卷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年

10、份项目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R&D经费支出(亿元)4 6165 8027 0638 68710 240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314 045340 903401 513473 104519 322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1.471.701.761.841.97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D1(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答案 2008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GDP持续增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

11、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解析 本题属于图表类题目。通过对图表中数据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材料二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D1(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答案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

12、障;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解析 本题要求从经济生活角度材料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措施的依据。首先分析材料中三项具体措施涉及的经济生活知识:措施一财政的作用;措施二分配制度;措施三企业经营及资源配置。然后围绕知识点结合材料分析即可。材料三科技发展丰富了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使表达和倾听更加贴近;科技发展振奋了国人的精

13、神,航母入列、“神九”飞天、“蛟龙”入海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自信。F2(3)根据材料三,说明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答案 科技发展拓宽了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科技发展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听取民意,提高决策水平;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监督;科技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若考生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亦可。)解析 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依法行政、对政府权力的制约监督、提高综合国力等知识。根据设问可知,本题属于意义类题目,可以采取“有利于”的形式解答。抓住材料中“公民的政治生活”“拉近公民与政府的距离”“振奋国人精神”“更加

14、自信”等语句,结合政治生活的相关原理回答即可。18D12013山东卷2012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实现了预期调控目标。下列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具体措施三者对应最恰当的是()A控物价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B稳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税收负担C调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D惠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18B解析 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A项中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属于调结构的措施,不符合调物价的目标。B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符合题意。C项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