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试卷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3441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经济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经济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经济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经济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史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一轮复习历史经济史部分(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总计45分)1.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3.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

2、“亚历山大 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 A泉州 B广州 C扬州 D庆元4.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 自然经济解体 家庭手工业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 B C D5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6隋都

3、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7.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8.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抽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

4、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9.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 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B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10.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5、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11.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表2类别成都()北京()衣食住宿6823书籍教育2332娱乐享受945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不平衡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12.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 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

6、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13.表2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表2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

7、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14.对导致表1数据变化的重要原因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表1 1936-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所占比重表A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西欧的衰落 B德、日的投降;国民党依靠美国发动内战C西欧的衰落;苏联的崛起 D德、日的投降;西欧的衰落教育的发展总是和时代的发展密切相连。以下图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时代欧洲教育的特点。19世纪欧洲在教育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化,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1515世纪巴黎大学下设的四个系 19世纪柏林工业大学下设的四个系A启蒙运动的推动 B资产阶级革命的促进 D文艺复兴的影响 D工业革命开展的需要16.有人形容中国

8、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17.拉开中国葡萄酒工业化序幕的是张弼士1892年在烟台创办的“张裕酿酒公司”,2010年7月10日,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展出了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所获的金奖奖牌(如下图),堪称一个世纪前“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象征。这枚奖牌可以印证我国( ) A、洋务运动取得了辉煌成果B、民族资本主义产生C、民族工业获得一个短暂的春天D、民族企业日益萎缩 18.在

9、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材 料(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4)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B、改革开放在上海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19.右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份的出现是因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起步 D改革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右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

10、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21.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22.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23.右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全球性的文化渗透 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 有力的推动者A

11、 BC D24.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A B C D25.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

12、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26.“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 ) A二月革命时期 B十月革命时期 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新经济政策时期27.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 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28.2011年9月,日本野田新内阁大臣公开称钓鱼岛为日本固有领土,而中国政府则将钓鱼岛主权定义为中国核心利益,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源于哪一条约内容(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29.如图所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中在20世纪有两次大发展,促使这两次大发展的主要相同因素是 ( )A有利的国际环境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有利的政府政策 D实业救国的引领 30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