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2931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眼科诊疗指南 技术操作规范目 录第一章 睑腺炎 第二章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第三章 细菌性角膜炎症第四章 老年性白内障第五章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第六章 生理性飞蚊症第七章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第八章 视神经炎第九章 弱 视第十章 酸碱化学伤第一章 睑腺炎睑腺炎系眼睑腺体及睫毛毛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两种。化脓性 (以葡萄球菌多见) 感染,引起睫毛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外麦粒肿;而引起睑板腺急性化脓性炎症的,则称内麦粒肿。【诊断】一、临床表现1.外麦粒肿:睑缘部红、肿、热、痛,触痛明显。近外眦部者常伴有颞侧球结膜水肿。数日后,

2、睫毛根部出现黄脓点,溃破排脓后痊愈。炎症严重者,常伴同侧耳根淋巴结肿大、压痛,或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2.内麦粒肿:眼睑红肿较轻,但疼痛较甚。眼睑红肿热痛,睑结膜面局限充血、肿胀,23日后其中心可见黄脓点。自行穿破,脓液排出后痊愈。二、辅助检查三、鉴别诊断【治疗】一、治疗原则早期局部热敷促进炎症消散;脓肿形成后切开排脓。二、非手术治疗脓肿形成前,应局部热敷,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及眼膏。反复发作及伴有全身反应者,可口服抗生素类药物三、手术治疗(一)手术特征脓肿成熟时需切开排脓。(二)术式选择(三)注意事项1.术前准备血常规、心电图。必要时进行其他相关检查。2.术中注意应注意对外麦粒肿,其皮肤切

3、口方向应与睑缘平行;对外麦粒肿,则其睑结膜面切口方向须与睑缘垂直。切忌挤压排脓,以免细菌随血进入海绵窦引起脓性栓塞而危及生命。3.术后处理术后注意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及眼膏。反复发作及伴有全身反应者,可口服抗生素类药物。第二章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和“火眼”,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眼病。 发病有季节性,夏、秋两季多见,多双眼发病,其主要特征是发病急,结膜明显充血,有脓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有自愈倾向,病程多为2-4周。【诊断】一、临床表现1、自觉患眼刺痒有异物感严重时有眼睑沉重感及畏光、流泪、烧灼感2、有时因分泌物附着在角膜表面瞳孔区,造成暂时视物不清,冲洗后

4、即可恢复视力。3、眼睑肿胀,睑、球结膜明显充血呈鲜红色,以睑部及穹隆结膜最为显著.4有大量脓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在结膜面可有假膜出现,又称伪膜性结膜炎5、结膜下出血球结膜下散在点、片状出血。6、角膜并发症主要是由kochweck杆菌引起。表现为卡他性角膜边缘浸润及溃疡,病变开始呈浅层点状浸润,以后浸润互相融合,遗留云翳。二、辅助检查1细菌学检查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可分离发现致病菌,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2、细胞学检查分泌物涂片或寂寞刮片可见多行核白细胞增多。三、鉴别诊断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角膜雾状混浊,瞳孔散大,眼压急剧上升,视力急剧下降,眼胀痛伴同侧头痛、恶心、

5、呕吐。2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睫状充血,愈近角巩膜缘愈明显,角膜后有沉着物,前房闪辉阳性,晶状体前囊有色素或部分虹膜后粘连,视力障碍。3.病毒性结膜炎有水样分泌物,常合并结膜下出血,耳前淋巴结肿大,睑结膜有滤泡形成,角膜常有点状浸润。【治疗】一、治疗原则在发病早期和高峰期作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检查,确定致病菌,并作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治疗。一般病程晚其细菌学检查阳性率较低。保持局部清洁,不遮患眼,及时控制感染,防止复发和交叉感染。二、非手术治疗(1)冲洗结膜囊:对分泌物多的患者,可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若分泌物不多,消毒棉签蘸上述溶液清洁眼部。(2)1硝酸银涂擦睑结膜面,然后用盐水冲

6、洗。(3)局部选用眼药水(膏),如0.25%氯霉素、0.3%氧氟沙星、0.5%林克霉素或10%-15磺胺醋酰钠等,每12小时1次,睡前用0.5%四环素、0.5%土霉素眼膏或0.5%红霉素眼膏涂眼,防止眼睑黏着,同时使药物在结膜囊内保留较长时间。在并发角膜炎时,应按角膜炎处理。第三章 细菌性角膜炎症细菌性角膜炎症是由细菌引起的严重的急性化脓性角膜炎症。【诊断】临床表现(一)症状及体征1发病较急,常在角膜外伤后2448小时发病。2有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刺激症状。3视力下降。4分泌物多。5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6角膜出现局限性混浊及溃疡,角膜穿孔。7前房积脓。(二)诊断要点1.急性发病,有外伤

7、史或慢性泪囊炎病史。2.有眼痛等刺激症状。3.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4.角膜局灶性混浊、溃疡,荧光素染色阳性,角旗蕊瓤蠢5.实验室检查可找到致病细菌。二、辅助检查细菌学检查:1、角膜刮片检查Gram染色或Giemsa染色可找到细菌。2、结膜囊细菌培养及药物试验。【治疗】一、治疗原则结合临床特征与刮片检查结果,及早采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尽可能使溃疡早日愈合。二、非手术治疗1急性期用高溶度的抗生素眼药水频繁滴眼,如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眼药水。2结膜下注射,如庆大霉素2万单位、头抱他100mg头抱唑琳100mg,药液量为0. 5 ml。如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用多黏菌素眼药水及结膜下注射3.

8、5碘配液灼烧角膜溃疡基底及边缘。4. 有慢性泪囊炎者应及时治疗。5. 重者为预防虹膜睫状体炎并发症,应用1阿托品眼药水散瞳。6 其他:热敷、口服维生素等。第四章 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它是晶状体老化过程中出现的退行性改变,在这过程中晶状体逐渐失去透明性。【诊断】一、临床表现患者年龄多在45岁以上,视力逐渐下降。一般为双眼发病,也可以两眼先后发病或轻重不等。1.皮质性白内障是老年性白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根据病程可以分为四期。(1)初发期:混浊出现在晶状体周边皮质呈楔形,瞳孔区,晶状体仍透明,视力不受影响。(2)肿胀期(未成熟期):混浊向中心侵及,瞳孔区晶状体逐渐混浊,

9、视力也明显下降。在此期皮质吸收水分使晶状膨大,虹膜前移,前房角变窄,容易引起青光眼急性发作(3)成熟期:晶状体完全混浊呈乳白色,水肿消退视力显著下降可仅剩光感,但光定位和色觉正常。(4)过熟期:晶状体内水分丢失,晶状体缩小,皮质分解液化,晶状体核下沉,视力稍有提高。因囊膜的渗透性增加或囊膜破裂,液化的皮质进人前房角引走晶状体蛋白过敏性葡萄膜炎。变性的晶状体皮质被大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易堵塞房角引起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称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此外,晶状体悬韧带常发生退行性变,容易引起晶状体脱位。2.核性白内障混浊匆核开始,呈棕褐色或棕色,早期改变为核屈光指数增加,患者表现为老视减轻,近视增加。

10、核性白内障发展缓慢,晚期核变为深棕色和棕黑色,皮质也逐渐混浊,远近视力均下降。囊下白内障晶状体囊膜下上皮细胞形成小泡、结晶、粗糙不平的盘状混浊,多出现在后囊膜下。因混浊在视轴内,早期患者就感到视力下降。囊下白内障以后发展为皮质性混浊,最终晶状体完全混浊。二、辅助检查1.眼B超可以了解眼后节是否存在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等疾病。2.视觉电生理:检查视网膜功能、视路传导有无异常。 3.可选择的检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三、鉴别诊断1.其他类型白内障单侧性白内障,注意葡萄膜炎。原因不明的单眼白内障,注意排除球内异物。2.老年性核硬化。3.生理性晶状体混浊。【治疗】一、治疗原则早期试行药物治疗,当白内障

11、发展到影响病人工作和生活时,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二、非手术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治疗可选用抗白内障药物,如吡诺克辛(白内停)、谷胱甘肽、卡他灵(卡他林)、卡林优等眼药水滴眼。三、手术治疗(一)手术指征白内障发展到影响病人生活和工作。(二)术式选择1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三)注意事项1术前准备常规手术前实验室检查,局部应用激素、抗生素、非留体类药物滴眼。眼科A/B超声检查、视觉电生理检查、角膜曲率、人工晶体度数测定。2.术中注意保护角膜内皮及晶状体后囊,应用粘弹性保护物质。注意人工晶体植入位置,根据术中情况合理选择植入人工晶体类型,

12、必要时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3.术后注意勿挤压伤口,防止眼部污染,避免撞击和剧烈咳嗽,防止便秘。 4术后处理局部应用激素、抗生素、非甾体类药物滴眼。必要时全身应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物及能量合剂静滴。第五章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诊断】一、临床表现1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常为单眼反复发作,与房水中前列腺素的含量显著增加有关,但病因尚不明了。2发作时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之症状,但前房不浅,房角开放。睫状充血轻微,角膜上皮水肿,角膜后有半透明较粗大的沉着物,数目可数,也有的沉着物细小如白色尘灰状,房水无明显混浊,瞳孔轻度散大,对光反应存在,眼压中等度升高。3.每次发作持续数天,时间不长,故对视功能、眼底及视野无

13、明显影响。但有的可合并存在原发性青光眼,应于发作间隙期进行有关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之检查。二、辅助检查房角检查:开放无粘连。视野检查:一般正常。眼电生理检查:ERG、 VEP。三、鉴别诊断1. 继发于其他葡萄膜炎的青光眼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治疗】四、治疗原则尽快终止发作,促进缓解;同时兼顾青光眼和睫状体炎的控制。五、非手术治疗局部滴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以控制炎症,应用受体阻断剂和口服乙酰唑胺降低眼压,口服吲哚美辛(消炎痛)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拮抗前列腺素的生物效应。第六章 生理性飞蚊症生理性飞蚊症是指不少中、老年人眼前有飘动的小点或细丝状物,有时闭眼也可见到,但检查不出任何病

14、变。【诊断】一、临床表现1自觉眼前有点、丝状物,特别是面对白色背景或晴朗的天空时明显,暗处则不明显,不影响视力,长期观察极少变化。2用检眼镜、裂隙灯及三面镜检查均未能发现玻璃体内有混浊物,眼底检查也正常。二、辅助检查眼科B超检查三、鉴别诊断1病理性飞蚊症是因玻璃体炎症、出血、变性等所致,眼前呈絮状、点丝状黑影飘动。黑影可进展,形态可变,视力受影响,用裂隙灯及三面镜检查可发现玻璃体、眼底有病理性改变2固定性飞蚊症是晶状体、角膜混浊所致。眼前黑点、黑斑不移动,与眼球运动方向一致,为固定状黑影,视力轻度受累。【治疗】向病人解释,无须治疗。第七章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疾病。阻塞部分多位于视盘筛板区或筛板后区的视网膜中央静脉的主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男性多于女性,常单眼发病,是老年人视力减退的常见病因。【诊断】一、临床表现1、视力突然减退,眼前出现暗点或部分视野缺损。病变累及黄斑时,则中心视力明显下降。2.眼底检查 (1)视盘水肿,边缘欠清,表面有浅层或深层出血斑。 (2)视网膜水肿,以视盘为中心沿阻塞静脉分布呈放射状或火焰状广泛出血斑。 (3)视网膜静脉迁曲怒张,时隐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