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课件文字(2010)(1)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17050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学课件文字(2010)(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昆虫学课件文字(2010)(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昆虫学课件文字(2010)(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昆虫学课件文字(2010)(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昆虫学课件文字(2010)(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虫学课件文字(201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学课件文字(2010)(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保护学(昆虫学部分)什么是昆虫?昆虫隶属于动物界Animalia、肢动物门Arthopoda、昆虫纲Insecta。 具以下特征:1体躯由若干环节组成,明显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2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具3对口器附肢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3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4腹部是生殖的中心,含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5昆虫具有变态。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一)种类多,数量大。(二)昆虫的分布广。(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通常指昆虫对人类的经济利益和传播疾病所造成的危害或为人类创造了财富。因此有害虫和益虫之分,也有一些昆虫与人类关系不大(中性昆虫)。 1害虫与

2、虫害 害虫:主要指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危害栽培作物,侵害生活资料和危害建筑设施的昆虫。 由害虫引起的各种植物伤害称为虫害。 1)危害农作物 昆虫48.2%是植食性的,28%是捕食性的,17.3%是腐食性的,2.4%是寄生性的 。在人类的栽培植物中,没有一种不受昆虫的为害。 全世界5种重要作物(稻、麦、玉米、棉和甘蔗)每年因虫害的损失达2000亿美元(FAO)。 我国常见的农业害虫约1000种,每年所造成的损失至少占农作物总产值的1/5以上。2) 传播植物病害蚜虫、飞虱、叶蝉传播病毒病,害虫为害后的伤口有利于病原菌侵染、发生。3)与人畜健康的关系 对人蓄的直接危害,吸血、蜇刺、骚扰。吸血可致慢性贫

3、血。蜇、刺造成皮肤损伤。 传播疾病,大约2/3的人类传染病是以昆虫为媒介的,主要由蚊、蝇等吸血昆虫传播。 间接危害,污染食品、用品、建筑物等。2益虫 益虫:包括直接或间接对人类有利的昆虫,如家蚕吐丝、白蜡虫分泌白蜡等。 1)天敌昆虫 捕食性、寄生性昆虫2)传粉昆虫3)资源昆虫 工业用昆虫:绢丝昆虫(家蚕、柞蚕、天蚕)、紫胶(紫胶虫)、白蜡(白蜡虫)、胭脂红(胭脂虫)等。 医药:五倍子(五倍子蚜)、冬虫夏草(蝙蝠蛾幼虫)、斑蝥素(芫箐)等。 保护环境的昆虫: 净化环境(如草原“清洁工”蜣螂)。 科研材料昆虫:果蝇2000年测出了黑腹果蝇全基因组序列。4)食用昆虫5) 观赏昆虫第一篇 昆虫学基础第

4、一章 昆虫的一般外部构造 一昆虫的头部 头部是昆虫的第一个体段,有触角,复眼,单眼和口器等器官,是取食和感觉的中心。 触角由柄节、梗节、鞭节三节组成,昆虫的单眼有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复眼由多个小眼组成.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 昆虫由于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一般分为咀嚼式口器和吸收式口器两类。 具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取食固体食物; 具吸收式口器的昆虫取食液体食物。1 咀嚼式口器 是最原始的形式;包括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部分。 该类口器的害虫具发达的上颚,取食的特点是造成作物残缺不全,如断苗、断茎、缺刻、穿孔或食去叶肉,仅留叶脉成网状,甚至全部吃光等,如蝗虫、蝶蛾类幼虫等,危害性很大,对这类害虫

5、主要采用胃毒剂或触杀剂防治。2 吸收式口器 由于液体食物的来源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吸收式口器: 吸食表面液体的昆虫口器为虹吸式或舐吸式,如蝶、蛾类,家蝇。 吸食寄主内部液体的昆虫口器为刺吸式、锉吸式或刮吸式口器 ,如跳蚤、虱、蚜虫、蝉,蓟马,蝇类幼虫。二昆虫的胸部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个体段,从前向后由前胸、中胸和后胸3个体节组成。每一体节的两侧着生一对胸足,通常在中胸和后胸两侧各生1对翅,足和翅是行动和飞行的器官,故胸部是运动的中心。足由六节组成,从基部到端部依次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爪)。翅是昆虫的飞行器官。除少数种类退化外,多数昆虫都具2对翅,着生于中、后胸,依次称前翅和后

6、翅。三昆虫的腹部腹部是昆虫的第三个体段,内有消化、排泄、生殖等主要脏器,后端有生殖肢,是内脏活动和生殖的中心。 昆虫腹部一般911节。第二章 昆虫的内部器官与功能昆虫的内部器官按生理功能分为消化、排泄、呼吸、循环、神经、生殖和内分泌等系统。体腔(血腔)由两个隔膜(背隔和腹隔)分成三个血窦(围心窦、围脏窦和围神经窦)一、昆虫的消化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前肠、中肠和后肠组成。 前肠的功能是接受、运送和暂时贮藏食物,并有部分消化作用。 中肠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 后肠的功能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二、昆虫的排泄马氏管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游离在血液中,基部着生在中后肠交界处。 马氏管和直肠一起

7、形成排泄循环,马氏管从血液内吸收的代谢产物、水分、无机盐类及其他有机分子不断进入后肠,由直肠垫细胞调节再吸收,然后将代谢废物排除体外。其他排泄器官有脂肪体(贮存、排泄)、围心细胞(吸收胶体颗粒)。 三、昆虫的呼吸昆虫的呼吸靠气管,包括主干气管、横气管和微气管,由气门开口于身体两侧,进行气体交换。 昆虫的呼吸作用主要靠空气的扩散和虫体呼吸运动通风,凡是能加强呼吸作用、引起气门开放的因素,都能提高熏蒸杀虫剂的作用。 四、昆虫的循环系统昆虫的血液循环开放式循环。 昆虫的循环器官,是一条位于身体背面、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的背血管。背血管的前段称大动脉,后段为心脏。血液由后向前流动。 昆虫的血液没有血红素

8、,没有携带氧气的作用。 主要作用是运送营养物质或运送新陈代谢废物,维持正常生理所需的血压、渗透压和离子平衡。五、昆虫的神经传导昆虫对刺激的反应包括3个过程,即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传导,引起肌肉收缩和各种腺体的分泌。六、昆虫的生殖系统雌性生殖器包括1对卵巢、2根侧输卵管和1根输卵管。包括2个睾丸、输精管、贮精囊、附腺和1个射精管。第四章 昆虫生物学昆虫生物学是研究昆虫个体发育中生命特性的科学,主要包括昆虫的生殖、生长发育、生命周期、各发育阶段的习性及行为、某一段时间内的发生特点等方面。研究昆虫生物学的目的:了解昆虫生命活动及其演化的奥秘,更主要的是把昆虫生物学知识用于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中。 害虫

9、防治、益虫利用、环境保护等均要在弄清昆虫生活习性的基础上方能达到事半功度的效果。 昆虫的生物学知识在仿生学、航空航天乃至刑事侦破等领域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一 昆虫的繁殖方式 昆虫多属雌雄异体的动物, 少数为雌雄同体。 雌雄同体: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卵巢与精巢并存于同一个体中的现象。昆虫纲仅见于同翅目、双翅目、绩翅目中。如二斑吹绵蚧。就雌雄异体的动物,一般而言是进行两性生殖,但在种类繁多的昆虫纲里,昆虫的繁殖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两性生殖:雌雄进行交配,卵受精后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两性生殖。为绝大多数昆虫所具有。2、孤雌生殖:在昆虫中,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统称孤雌生殖,

10、又称单性生殖。孤雌生殖的类型偶发性孤雌生殖: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偶而发生不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一些叶蜂、蓟马、蚧壳虫、粉虱等;经常性孤雌殖:在一般情况下雄虫极少,甚至还未发现雄虫,有些种类几乎完全通过孤雌生殖又称;周期性孤雌生殖: 如蚜虫,春季到秋季,10余代都是孤雌生殖,只有冬季来临前,才产下雄蚜,雌雄交配,产下受精卵这种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迁交替进行的现象,称异态交替。3、多胚生殖:一个卵产生两个或更多个胚胎的生殖形式,常见于一些寄生性蜂类,如寄生于甘蓝夜蛾的跳小蜂可产生2000个胚胎。4、胎生和幼体生殖:由母体直接产生出幼虫的生殖方式叫胎生,其中极少数昆虫在母体尚处于幼虫期时

11、就进行生殖,称幼体生殖,如摇蚊。二. 昆虫的发育 昆虫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二个阶段。 胚胎发育是从卵经过受精开始到由卵中孵出前的整个发育过程,又称卵内发育; 胚后发育是由卵中孵出起到羽化为成虫的整个发育过程。 1. 卵 是个体发育的第一个虫态,从表面上看是一个不食不动的虫态。卵自产下后到孵出所经历的时间称卵期,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破卵而出的现象,称孵化。对农业害虫来说,从卵孵化的虫态为幼虫,从孵化到化蛹为幼虫期,植食性昆虫的幼虫期是为害期,所以铲除卵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2. 幼虫 一般也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较坚硬,有单眼,触角和口器,口器一般咀嚼式或刺吸式。 昆虫幼虫外部

12、形态差别很大,对于全变态类的昆虫,按其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适应,分为以下4类:幼虫的类型: 原足型 胸足仅是一简单的突起,腹部未分节或分节尚无完成,不能独立、如寄生蜂的早龄幼虫。 多足型 幼虫除有3对胸足外,还有数对腹足,如鳞翅目、膜翅目叶蜂类幼虫。 寡足型 只有3对胸足,无腹足,如金龟子、瓢虫等的幼虫。 无足型 胸、腹足全部退化如天牛、吉丁虫、蚊子、象甲、种蝇等。幼虫的龄期 幼虫的生长是和脱皮相伴随的,脱去旧表皮,形成新表皮的现象称为脱皮,脱下的旧表皮称蜕,从卵内孵化出来的幼虫称第一龄幼虫,以后每脱一次皮增加一龄,即虫龄为脱皮次数加l,相邻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称为龄期。 3. 蛹 是全

13、变态昆虫由幼虫发育成成虫,必须经过的不食不动的虫态,从形态上常分为3类: 离蛹又叫裸蛹 触角、翅和胸足等附器不贴于身体上,可以自由活动,如金龟子、天牛、茎蜂等。 被蛹 触角、翅、胸足等附器紧贴于身体上,不能活动、如鳞翅目、鞘翅目隐翅虫等。 围蛹 末两龄幼虫脱下的皮共同构成蛹壳,将蛹围于其中,蛹仍为离蛹,如双翅目蝇类。 4成虫 羽化 成虫由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现象。雌雄二型 昆虫的雌雄个体除内外生殖器官不同外,其大小、体型、体色、构造等也常有差异,亦称性二型,如尺蠖的雌虫无翅,雄虫有翅。吹棉蚧 苏铁象甲 斑股楸甲 多型现象 同种昆虫在同一性别的个体中出现不同类型的分化,这种现象称多型现象、如蚜虫、

14、蜜蜂、马蚁等。 三. 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状态转变为成虫 期状态的现象,称为变态。不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翅在幼期体外发育,成虫的特征随着幼期虫态的生长发育逐步显现,如蝽、蝗虫、蝼蛄、蟋蟀等。 全变态:其特点是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翅在幼虫体内发育。幼虫的内外构造、食性、生境等与成虫有明显的差异。如金龟子、蝶类、夜蛾类等。四.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 世代:一个新个体(卵或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出后代止的个体发育史为一个世代。 生活史:是指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即年生活史(或简称生活史)。昆虫的生活史可用图、表格法来表达。 昆虫生活史的多样性昆虫的化性:昆虫在一年内发生固定代数或完成一代需要固定时间的特性叫化性。 一年发生一代者称1化性,如大豆食心虫。 一年发生多代者称多化性,如很多蚜虫一年发生几代至几十代,为典型的多化性昆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