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之世界地理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1570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知识点之世界地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之世界地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之世界地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之世界地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之世界地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知识点之世界地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点之世界地理(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 基础知识地球部分(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1 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千米,赤道半径 千米,极半径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万千米。表面积 亿平方千米。(1)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假想轴 穿过地心 指向北极星附近) (2)两极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用N表示;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用S表示。(3)赤道 :在地球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园 ,周长4万千米。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2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1)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的线;是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线一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表

2、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线圈(是由两个对称的经线构成);一切经线圈都是通过地球两极,因而都在两极相交。这样,每一个经线圈都被两极等分成两个180 的半圆,这样的半圆叫 “经线”即 “子午线”。 特点: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地轴是这个圆的直径,地轴是所有经线平面的交线),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经线圈可以把地球表面分为两个半球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是相等(约111Km/1) 经线无穷多。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不闭合的线,这样南北方向有终点,终点在极点。(2)经度-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即某地的经度。在立体几何上是一种二面角度量

3、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1800 W 00 1800 E 东、西,两个半球划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20W160E70E160E20W110WW东半球西半球W(3)纬线-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球表面相割而成有的圆。 特点 : 所有的纬线都是完整的圆,单独构成纬线圈,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到两极为点。(任意纬线长约111cosKm/1, 为地理纬度) 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与经线相互垂直,纬线无穷多。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 一切纬线都是园,没有起点和终点,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可以周而复始下去。(4) 纬度-本地法线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本地的纬度赤道平面是纬度度量的起点平面本地法线-在本地同地面的切平面相垂直的直线,经过地心纬度是一种线面角(本地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纬度以赤道为起点(起算平面)分为南北半球,纬度也分为南北纬南纬 用(S)表示 北纬 用(N)表示 ,最大纬度为90 低纬、中纬和高纬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3.经纬网及其意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的网格,就是经纬网。建立经纬网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经纬网三定(定位置、定方向、定距离)

5、(1)利用经纬网全球定位。判断经纬线:方格状经纬网图上横纬竖经; 极地经纬网图上以极点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条条放射线; 沿东西方向延伸的,是纬线的;沿南北方向延伸的,是经线。判断经纬度:方格状经纬网图中标注的纬度数由南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度,由北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度;图中标注的经度数由西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度,由东向西增大的是西经度。极地经纬网图中经度的判断:以0经线作起点,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0180为东经度,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0180为西经度。纬度应根据图中的极点判定,若为北极,则以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范围内各点的纬度均为北纬度,相反则为南纬度。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

6、经,并向东西两侧递增长;180经线则相反。注:极点的判断:A根据圆心的注记判读:标注“北”或“N”为北极 标注“南”或“S”为南极 B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读:北逆南顺。还可以根据地转偏向的现象来判断南北极点。 C根据图中标注的经度数进行判读: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东经度增大的方向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 D根据极地附近的海陆分布判读:海洋为北极,陆地为南极。 E根据极地日照(晨昏线)图判读:夏至日极圈全部为昼弧则为北极,全为夜弧则为南极;冬至日相反(2)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由于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可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A 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北关系,同

7、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西关系;B 若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C 判断东西方向时要选择劣弧段(两点之间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方位。用经纬度法判断:A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减小的方向为东。B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北,减小的方向为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南,减小的方向为北。地球上任意两点最短航向的判断地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球面上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A 赤道、晨昏线、经线圈为大圆,故在这些线上的两点,其最近航向就是沿这些线路走劣弧。B 同位于北(南)半球且经度和小于180的两地,

8、一般先向高纬走,再向低纬走。C 位于不同半球,则需讨论。(1) 利用经线、纬线求地球上两点距离的方法 若A、B两点经度相同,L()m(为纬度) 若A、B两点纬度相同,两地所夹的纬线长L()cosm(为经度,为纬度) 若A、B两点经度、纬度都不同,可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再用数学上的勾股定理进行估算(二)时区与日界线1、地方时(1)概念: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即把当地当天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刻,定为正午12点,并以此为标准来划分的时刻。 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

9、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2)地方时的判读: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3)时间与经度的计算模式-求某地的时间或经度,需要确定一条经线的经度和时间,如右图:在四个量中,往往要确定三个量是已知的,即根据每15度相差1 小时或每1度相差4分钟可求出任一个已知1、2 、T1 ,求T2 T2T

10、1=(21)/15已知1、T1、T2,求2 21=( T2T1) *15/1小时事件历时问题:若某事件在在A地某日某时发生,在B地某某时结束,事件的历时这类问题建立如下关系:发生时A地时间TA1 结束时A地时间TA2 发生时B地时间TB1 结束时B地时间TB2计算公式:TA2TA1= TB2TB1=事件的历时2、时区 (1)时区的划分: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一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分为西一区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

11、,即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全球其分为24个时区。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2)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

12、晚。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3)时区和区时的计算求时区序号:某地经度 (商取整数,余数7.5进一,7.5舍去)求中央经线:时区序号 求区时:TATB= NANB 东时区为“+”,西时区为“”。3、北京时间:我国通用的标准时,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我国领土辽阔。东西跨了62个经度,分属五个时区。但现在全国(除新疆采用东六区的区时,称乌鲁木齐时间外)都采用“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比北京(11619E)的地方时早约15分钟。4、国际标准时:年月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决定,以经过英国伦敦东

13、南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的起点和世界标准“时区”的起点,也称格林尼治时间、世界时。新一天旧一天N1800时线5、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经线。性质:更日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运动性-人文日界线相对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运动的(随地球一起自西向东);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

14、球而言是运动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向西移动),相对于太阳而言则是静止的;转折性-为了照顾人文日界线附近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方便,人文日界线不完全按180度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而自然日界线与地球上的经线平行意义-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起点和终点;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某个日期占全球范围方法:一是确定哪一条经线是0时刻;二是利用地图判断东西方向;三是根据时间的计算方法,计算地方时。当0时经线在东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少一半,前(旧)一日占大一半。当0时经线和0度经线重合时新的一天和前(旧) 一日所占范围相同,各占一半。0时经线在西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一大半,前(旧)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0时经线和180度经线重合时全球都是在同一个日期。第2讲 基础知识地图部分 一、比例尺:也叫缩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公式= 1、比例尺的表示:数字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