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1039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810860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1039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1039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1039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1039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1039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1039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1039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医科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1039例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 姓名:杨树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内科学(血液病学) 指导教师:陈元仲 2010040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 急性白血病1 0 3 9 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 研究生:杨树 导师:陈元仲 摘要 目的g 本研究旨在收集我院血液科1 9 9 4 年1 0 月- 2 0 0 8 年1 2 月间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 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我院的1 0 3 9 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我院同期收治可资分析的急性白血病( A L ) 患者共1 0

2、3 9 例,其中男性6 1 4 例,女性4 2 5 例,男女比例1 4 4 :1 ,年龄介于1 4 9 0 岁之间,初次就诊我院时中位年龄3 3 岁。其中A M L 患者6 0 4 例( 5 8 2 ) ,男性3 6 4 例,女性2 4 0 例,男女比例1 5 2 :1 ;A L L 患者4 0 1 例( 3 8 6 ) , 男性2 3 2 例,女性1 6 9 例,男女比例1 - 3 7 - 1 ;特殊类型白血病1 5 例。A M L 患者中以M 2 、M 3 和M 5 为主,占所有A M L 病例的8 6 4 ,A L L 患者中免疫分型以B 细胞型为多见,形态学上以 L 2 型为多见;男女

3、比例、A M L A L L 比例、不同F A B 亚型构成比和国内研究结果近似。A M L 患者 构成比有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A L L 患者构成比有随年龄增大而减低的趋势,A M L 患者的 平均年龄显著高于A L L 患者。 在A L 相关的合并症中,A M L 患者D I C 发生率( 2 2 3 ) 远高于A L L 患者( 8 0 ) ,其中M 3 患者发生率6 5 0 ;非M 3 的A M L 患者D I C 发生率9 1 ,与A L L 组无明显差别;A M L 患者脑出 血的发生率( 1 0 3 ) 明显高于A L L 患者( 4 2 ) 。A M L 和A L L 患者

4、肿瘤溶解综合征发生率大致 相当。A L L 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病率( 1 2 2 ) 显著高于A M L 患者( 6 1 ) ,A M L 患者 中C N S L 发生率以M 5 为最高,M 2 和M 3 次之,三者占所有髓系白血病C N S L 发病率的8 9 2 。A L 合并其他疾病主要为慢性乙型肝炎、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其中以乙型肝炎为最多见( 1 2 9 ) 。 A L 患者初诊时外周血象白细胞 4 0 X1 0 9 L , 1 0 0 X1 0 9 L ) 者A L L 组多于A M L 组( 分 别为1 1 5 和7 3 ) ;白细胞减少( = 1 2 0 9 L ,女性

5、 = 1 1 9 L 。 用x 2 检验对表6 所示的各构成比进行比较,高白细胞性白血病( W B C 1 0 0 1 0 9 L ) 2 1 者A L L 组多于A M L 组( 分别为1 1 5 和7 3 ) ;白细胞减少( 4 O X1 0 9 L ) 者A M L 组多于A L 组( 分别 为2 3 3 和1 4 4 ) 。存在中度以上贫血( H B 5 0X1 0 9 L , O 0 5 ) ,A M L 组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者多于A L L 组,但极度活跃者少于 A L L 组( P 0 0 5 ) 。 3 3 全血细胞白血病和高白细胞白血病的血髓象统计: 3 3 1 在白细胞数低于

6、正常( 4 O X1 0 9 L ) 的A L 患者1 9 9 例( 其中A M L1 4 1 例,A L L5 8 例) 中, 共有1 8 3 例( 其中A M L1 3 0 例,A L L5 3 例) 患者的血红蛋白( H B ) 和血小板( P L T ) 也低于正常, 称为全血细胞减少性白血病( P A L ) 。其中A M L 的亚型分布见表1 5 ;P A L 骨髓增生情况的统计 见表1 6 。 表1 5 :1 3 0 例全血细胞减少性A M L 患者的亚型分布 表1 6 :1 8 3 例P A L 患者骨髓幼稚细胞和增生程度 由表1 5 可见,全血细胞减少性A M L 亚型分布以

7、M 2 、M 3 为主,与表l 比较,M 5 在P A L 中所占比 例较小。由表1 6 可见,P A L 患者的骨髓增生程度以明显活跃为主( A M L 和A L L 患者分别为4 3 8 和5 0 9 ) ,与表1 4 比较,P A L 患者骨髓增生程度为活跃和明显活跃的比例均较全体A L 均值为高, 而增生程度极度活跃的比例较全体A L 均值为低,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3 3 2 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共有9 4 例,其中A M L 患者4 4 例,A L L 患者4 6 例。其中A M L 的亚型分布 见表1 7 ,骨髓增生程度见表1 8 。 表1 7 :4 4 例

8、高白细胞A M L 患者的亚型分布 1 6 表1 8 :9 0 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幼稚细胞和增生程度 由表1 7 可见,高白细胞A M L 患者亚型分布以M 5 L P , 例为最高,达5 4 5 ,与表1 比较,M 5 在高 白细胞白血病中所占的比例更高。由表1 8 可见,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增生程度绝大部分 为极度活跃( A M L 和A L L 患者分别为9 3 2 和9 5 7 ) ,与表1 4 比较,P A L 患者骨髓增生程度极度 活跃的比例较全体A L 均值为高,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O 0 0 1 ) 。 3 4 骨髓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检测:本所自2 0 0 4 年

9、后逐渐广泛地开展骨髓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检 测。在我院就诊的A M L 和A L L 患者中,共有1 2 3 例( A M L7 3 例,A L L5 0 例) 在初诊时送检骨髓和 或外周血染色体,其中8 5 例报告可见分裂相( A M L5 1 例,A L L3 3 例) ,4 5 例为异常核型报告( A M L 2 7 例,A L L1 8 例) ,具体检出情况见表1 9 。另有1 5 2 例送检骨髓和或外周血融合基因,其中8 1 例融合基因检N I g H 性( A M L5 5 例,A L L2 6 例) 。具体检出情况见表2 0 。 表1 9 :4 5 例A L 患者骨髓染色体检出情况

10、1 7 表2 0 :8 1 例A L 患者骨髓融合基因检出情况 4 A L 患者诱导化疗方案及疗效统计:化疗是白血病治疗的基础手段。在纳入统计的1 0 3 9 例患者 中,其中,5 7 例初治患者因经济原因、病情危重等原因未能进行化疗即出院。其余患者中,有 9 5 6 例A M L 和A L L 病人能够明确初治化疗方案。葸环类药物邯可糖胞苷是A M L ( t F M a ) 化疗的基本 方案。其中D A 和I A 方案应用最广,分别占j ! l J 2 3 8 和2 3 3 。D A 方案覆盖A M L 的多个亚型,而I A 方案在M 5 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C A G 方案多应用于年龄较

11、大患者。M A 方案为二线方案,在复发、 难治患者中应用较为普遍,很少用于初治病人。M 3 患者的诱导阶段以全反式维A 酸和亚砷酸( 三 氧化二砷) 治疗为主。A L L 患者大多数以V P 方案为基础加用1 - 2 种葸环类药物或阿糖胞苷、左旋 门冬酰胺酶,其中V A P 、V D P 为基础的方案应用最为广泛,H y p e r C V A D 、V I P 、v T P 等方案在近几 年来的应用逐渐增多。我科A L 患者化疗方案及相应方案1 疗程缓解率见表2 l ,A L 患者总体化疗 疗效见表2 2 ,不同时间跨度的缓解率见表2 3 。统计C R 率时,剔除所有诱导化疗未完成,或诱导

12、化疗期间早期死亡,或诱导化疗后未能随诊观察缓解情况的患者,剩余6 6 9 例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A M L 患者3 0 5 例,i L L 患者2 8 2 例,M 3 患者8 2 例。对于A M L - M 3 ,该表中数据指最终C R 率。 各种疗效标准的定义如下2 1 : 完全缓解: 1 ) 骨髓象:原粒细胞I 型+ I I 型( 原单+ 幼稚单核细胞或原淋+ 幼稚淋巴细胞) 5 ,红细胞及巨核 细胞系正常M 2 b 型:原粒I 型+ I I 型5 ,中性中幼粒细胞比例在正常范围龋3 型:原粒+ 早幼粒 5 M 4 型:原粒I 、I I 型+ 原单及幼稚单核细胞5 M 6 型:原粒I 、I

13、 I 型5 ,原红+ 幼红以及 红系细胞比例基本正常M 7 型:粒红二系比例正常,原巨+ 幼稚巨核细胞基本消失。 2 ) 血象:H b l O O g L ( 男) 或9 0 9 L ( 女及儿童)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 5 X1 0 ( 9 ) L ,血小板 l O O X1 0 ( 9 ) L ,外周血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 3 ) 临床无白血病浸润所致的症状和体征,生活正常或接近正常。 各种化疗方案缩写具体内容如下: l R D A :柔红霉素邯可糖胞苷 T A :吡柔比星邯可糖胞苷 从:阿克拉霉素邯可糖胞苷 H A H A A :高三尖杉酯碱邯可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 阿克拉霉素+ 阿糖胞

14、苷 I A :去甲氧柔红霉素邯可糖胞苷 M A :米托蒽醌+ 阿糖胞苷 C A G :阿糖胞苷+ 阿克拉霉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A D H :高三尖杉酯碱+ 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V C P C V A D H y p e r C V A D :长春新碱+ 环磷酰胺+ 泼尼松长春新碱+ 环磷酰胺邯可霉素+ 泼尼松长春 新碱+ 环磷酰胺+ 阿霉素+ 泼尼松 V A P v 从P V A L P :长春新碱+ 阿糖胞苷+ 泼尼松长春新碱邯可糖胞苷邯可克拉霉素+ 泼尼松长春新 碱+ 阿糖胞苷+ 左旋或非左旋门冬酰胺酶+ 泼尼松 V D P V D A P V D L P :长春新碱+ 柔红霉素+

15、 泼尼松长春新碱+ 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泼尼松长春新碱 + 柔红霉素+ 左旋或非左旋门冬酰胺酶+ 泼尼松 V T P V A T P V T L P :长春新碱+ 毗柔比星+ 泼尼松长春新碱+ 吡柔比星邯可糖胞苷+ 泼尼松长春新碱 + 吡柔比星+ 左旋或非左旋门冬酰胺酶+ 泼尼松 V I P V I A P V I L P :长春新碱+ 去甲氧柔红霉素+ 泼尼松长春新碱+ 去甲氧柔红霉素邯可糖胞苷+ 泼 尼松长春新碱+ 去甲氧柔红霉素+ 左旋或非左旋门冬酰胺酶+ 泼尼松 c o P c o M P C o A P C o D P :长春新碱+ 环磷酰胺+ 泼尼松长春新碱+ 环磷酰胺+ 米托

16、葸醌+ 泼尼松长 春新碱+ 环磷酰胺邯可糖胞苷+ 泼尼松长春新碱+ 环磷酰胺+ 柔红霉素+ 泼尼松 1 9 表2 1 :9 5 6 例A M L A L L 患者的首个诱导化疗方案及l 疗程C R 率 表2 2 :6 6 9 例A M L A L L 患者的诱导化疗疗效判断 A蝴MLL-M3爿(M8三2乎三5当司142三三:二:(主6375(871ALL(282 15 6 2 3 4 ( 8 7r3r萋:, 例) I 7 ) 例)( 5 5 3 )1 ) 表2 3 :不同年份A M L A L L 患者的诱导化疗缓解率( ) 经X 2 检验,A L L 患者的1 疗程C R 率高于A M L 患者,但最终C R 率A L L 和A M L 患者无明显差异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