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8零件图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0614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制图8零件图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工程制图8零件图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工程制图8零件图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工程制图8零件图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工程制图8零件图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制图8零件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制图8零件图(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八 零件图,8-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8-2零件的视图选择 8-3常见零件的分析与表达 8-4零件图的标注 8-5零件图的识读,8-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零件图是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它也是制造、检验零件的依据。图8一1是柱塞泵的凸轮零件图。由图可知,它包括如下内容: (l)视图一一用一组视图完整、清晰地反映出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 (2)尺寸标注出制造和检验零件所必需的全部尺寸。 (3)技术要求注出生产零件所必需的技术要求,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热处理等。 (4)标题栏写出零件的名称、数量、材料、图号及绘图比例等。,8-2零件的视图选择,8-2-1 主视图的选择

2、 主视图是零件的视图中最重要的视图,选择零件图的主视图时,一般应从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和零件的摆放位置两方面来考虑。 1. 选择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形体特征原则: 所选择的投射方向所得到的主视图应最能反映零件的形状特征 。(如图8-2) 2. 选择主视图的位置 当零件主视图的投射方向确定以后,还需确定主视图的位置。所谓主视图的位置,即是零件的摆放位置。一般分别从以下几个原则来考虑: ( 1 )工作位置原则 所选择的主视图的位置,应尽可能与零件在机械或部件中的工作位置相一致。(如图8-3),( 2 )加工位置原则 工作位置不易确定或按工作位置画图不方便的零件,主视图一般按零件在机械加工中所处的位置作为

3、主视图的位置,方便工人加工时看图。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是车削,有些重要表面还要在磨床上进一步加工。为了便于工人对照图样进行加工,故按该轴在车床和磨床上加工时所处的位置(轴线侧垂放置)来绘制主视图。(如图8-4) ( 3 )自然摆放稳定原则 如果零件为运动件,工作位置不固定,或零件的加工工序较多其加工位置多变,则可按其自然摆放平稳的位置作为画主视图的位置。 主视图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有利于看图出发,在满足形体特征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零件的工作位置和加工位置。,8-2-2 其他视图的选择 对于简单的轴、套、球类零件,一般只用一个视图,再加所注的尺寸,就能把其结构形状表达清楚。对于

4、一些较复杂的零件,一个主视图是很难把整个零件的结构形状表达完全的。一般在选择好主视图后,还应选择适当数量的其它视图与之配合,才能将零件的结构形状表达清楚。一般应优先选用左、俯视图,然后再选用其它视图。 一个零件需要多少视图才能表达清楚,只能根据零件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定。 考虑的一般原则是:在保证充分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可能使零件的视图数目为最少。应使每一个视图都有其表达的重点内容,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 图8-5所示的支架,主视图确定后,为了表达中间部分的结构形状,选用左视图,并在主视图上作移出断面表示其断面形状。为了表达清楚底板的形状,补充了 B 向局部视图(也可画成 B 向完整视图)。

5、,如果没有 B 向局部视图,仅以主、左两个视图是不能完全确定底板的形状的。因为底板如果做成图8-6所示的两种不同的形状,仍然符合主、左视图的投影关系。 图8-7所示开关轴,除主视图外,还需用左视图、 A 向斜视图和移出断面图配合才能将整个零件表达清楚。少其中任何一个视图都不行。 在零件的视图选择时,应多考虑几种方案,加以比较后,力求用较好的方案表达零件。另外,通过多画、多看、多比较、多总结,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表达能力。,8-3常见零件的分析与表达 常见的零件可以分成五种类型:轴套类、轮盘类、板盖类、叉架类和箱壳类。 8-3-1 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包括各种轴、丝杆、套筒、衬套等。(如图8-

6、8轴套类零件) 1、结构特点 轴套类零件大多数由位于同一轴线上数段直径不同的回转体组成,其轴向尺寸一般比径向尺寸大。这类零件上常有键槽、销孔、螺纹、退刀槽、越程槽、顶尖孔(中心孔)、油槽、倒角、圆角、锥度等结构。 2、表达方法 ( 1 )轴套类零件一般主要在车床和磨床上加工,为便于操作人员对照图样进行加工,通常: 选择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按加工位置原则选择主视图的位置,即将轴类零件的轴线侧垂放置。(图8-9),( 2 )一般只用一个完整的基本视图(即主视图)即可把轴套上各回转体的相对位置和主要形状表示清楚,如图8-10( a )、( b )所示。 ( 3 )常用局部视图、局部

7、剖视、断面、局部放大图等补充表达主视图中尚未表达清楚的部分,如图8-11所示。 ( 4 )对于形状简单而轴向尺寸较长的部分常断开后缩短绘制。 ( 5 )空心套类零件中由于多存在内部结构,一般采用全剖、半剖或局部剖绘制。如图8-12所示。,8-3-2 轮盘类零件,这类零件包括齿轮、手轮、皮带轮、飞轮、法兰盘、端盖等。 1、结构特点 轮盘类零件的主体一般也为回转体,与轴套零件不同的是,轮盘类零件轴向尺寸小而径向尺寸较大。这类零件上常有退刀槽、凸台、凹坑、倒角、圆角、轮齿、轮辐、筋板、螺孔、键槽和作为定位或连接用孔等结构。 2、表达方法 由于轮盘类零件的多数表面也是在车床上加工的,为方便工人对照看图

8、,主视图往往也按加工位置摆放。 ( 1 )选择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主视图轴线侧垂放置。 ( 2 )若有内部结构,主视图常采用半剖或全剖视图或局部剖表达。,( 3 )一般还需左视图或右视图表达轮盘上连接孔或轮辐、筋板等的数目和分布情况。 ( 4 )还未表达清楚的局部结构,常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等补充表达。 图8-13是车床上的手轮,选择主、左两个基本视图,并用一个移出断面和一个局部放大图补充表达轮辐的断面形状和轮辐与轮缘的连接情况。,8-3-3 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包括各种垫板、固定板、滑板、连接板、工作台、箱盖等。 1、结构特点 板盖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高

9、度方向尺寸较小的柱体,其上常有凹坑、凸台、销孔、螺纹孔、螺栓过孔和成形孔等结构。此类零件常由铸造后,经过必要的切削加工而成。 2、表达方法 ( 1 )板盖类零件一般选择垂直于较大的一个平面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零件一般水平放置(即按自然平稳原则放置)。 ( 2 )主视图常用阶梯剖或复合剖的方法画成全剖视图。 ( 3 )除主视图外,常用俯视图或仰视图表示其上的结构分布情况。 ( 4 )未表示清楚的部分,常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来补充表达。 图8-14所示为箱体盖板,主视图采用复合剖切方法画成了全剖视图。,8-3-4 插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包括各种拔叉、连杆、摇杆、支架、支座等。 1.结构特点

10、叉架类零件结构形状大都比较复杂,且相同的结构不多。这类零件多数由铸造或模锻制成毛坯后,经必要的机械加工而成。这类零件上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工作部分和联系部分。工作部分指该零件与其他零件配合或连接的套筒、叉口、支承板、底板等。联系部分指将该零件各工作部分连系起来的薄板、筋板、杆体等。零件上常具有铸造或锻造圆角、拔模斜度、凸台、凹坑或螺栓过孔、销孔等结构。,2.表达方法 这类零件工作位置有的固定,有的不固定,加工位置变化也较大,一般采用下列表达方法: (1)按最能反映零件形状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按自然摆放位置或便于画图的位置作为零件的摆放位置。 (2)除主视图外,一般还需 1 2 个基本

11、视图才能将零件的主要结构表达清楚。 (3)常用局部视图或局部剖视图表达零件上的凹坑、凸台等结构。 (4)筋板、杆体等连接结构常用断面图表示其断面形状。 (5)一般用斜视图表达零件上的倾斜结构。,图8-15所示是铣床上的拔叉,用来拔动变速齿轮。主视图和左视图表达了拔叉的工作部分(上部叉口和下部套筒)和联系部分(中部薄板和筋板)的结构和形状以及相互位置关系,另外只用了一个局部移出断面图表达筋板的断面形状。,8-3-5 箱壳类零件 这类零件包括箱体、外壳、座体等。 1、结构特点 箱壳类零件是机器或部件上的主体零件之一,其结构形状往往比较复杂。 2、表达方法 ( 1 )通常以最能反映其形状特征及结构间

12、相对位置的一面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以自然安放位置或工作位置作为主视图的摆放位置(即零件的摆放位置)。 ( 2 )一般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才能将其主要结构形状表示清楚。 ( 3 )一般要根据具体零件选择合适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来表达其复杂的内外结构。,( 4 )往往还需局部视图或局部剖视或局部放大图来表达尚未表达清楚的局部结构。 图8-16所示是蜗轮减速箱箱体的视图。图中的主视图,既符合形体特征原则,也符合工作位置原则和自然安放平稳原则。 主视图符合半剖视的条件,采用了半剖视,既表达了箱体的内部结构形状,又表达了箱体的外部结构形状。 左视图采用全剖视,用以配合主视图,着重表达箱体内腔

13、的结构形状,同时表达了蜗轮的轴承孔、润滑油孔、放油螺孔、后方的加强筋板形状等。 C 向视图,表达出底板的整体形状、底板上凹坑的形状及安装螺栓的过孔情况。,B 向局部视图,表达出蜗轮轴承孔下方筋板的位置和结构形状。 D 向局部视图,表达了蜗杆轴承孔端面螺孔的分布情况及底板上方左右端圆弧凹槽的情况。左视图旁边的局部移出断面表达了筋板的断面形状。 不便归纳为上述五类的零件,如薄壁冲压件、塑料注塑件、各种垫片,金属与非金属镶嵌件等零件的视图表达,视零件的复杂程度而定。注塑零件及镶嵌零件的非金属材料,在剖视图上应注意运用其剖面符号与金属材料相区别。,8-4、零件图的标注,零件的视图只用来表示零件的结构形

14、状,其各组成部分的大小和相对位置,是根据视图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来确定的。 8-4-1 零件图上标注尺寸的要求 零件图上的尺寸是加工和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是零件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图样中指令性最强的部分。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必须做到: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前三项要求,组合体的尺寸标注中已经进行过较详细的讨论。这里着重讨论尺寸标注的合理性问题和常见结构的尺寸注法,并进一步说明清晰标注尺寸的注意事项。,8-4-2 合理标注尺寸的初步认识 标注尺寸的合理性,就是要求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既要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又要符合生产实际,便于加工和测量,并有利于装配。 这里只介绍一些合理标注尺寸的初步知识。

15、 1、合理选择尺寸基准 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简称基准)。零件上的面、线、点,均可作为尺寸基准,如图8-17所示。 ( 1 )尺寸基准的种类 从设计和工艺不同角度可把基准分成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类。 设计基准从设计角度考虑,为满足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对其结构、性能的特定要求而选定的一些基准,称为设计基准。,任何一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也应有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 图8-18所示的轴承座,从设计的角度来研究,通常一根轴需有两个轴承来支承,两个轴承孔的轴线应处于同一轴线上,且一般应与基面平行,也就是要保证两个轴承座的轴承孔的轴线距底面等高。因此,在标注轴承支承孔 160 高度方向

16、的定位尺寸时,应以轴承座的底面 B 为基准。为了保证底板两个螺栓过孔对于轴承孔的对称关系,在标注两孔长度方向的定位尺寸时,应以轴承座的对称平面 C 为基准。 D 面是轴承座宽度方向的定位面,是宽度方向的设计基准。底面 B 、对称面 C 和 D 面就是该轴承座的设计基准。,2 )工艺基准 从加工工艺的角度考虑,为便于零件的加工、测量和装配而选定的一些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图8-19所示法兰盘,在车床上加工时是以法盘左端面 E 为定位面的,故端面 E 是该法兰盘的轴向工艺基准。 3 )尺寸基准的选择 从设计基准标注尺寸时,可以满足设计要求,能保证零件的功能要求,而从工艺基准标注尺寸,则便于加工和测量。实际上有不少尺寸,从设计基准标注与工艺要求并无矛盾,即有些基准既是设计基准也是工艺基准。在考虑选择零件的尺寸基准时,应尽量使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重合,以减少尺寸误差,保证产品质量。图8-19所示轴承座底面 B ,既是设计基准也是工艺基准。,2、重要尺寸必须从设计基准直接注出 零件上凡是影响产品性能、工作精度和互换性的尺寸都是重要尺寸。为保证产品质量,重要尺寸必须从设计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