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换位思考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04245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换位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八年级政治换位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八年级政治换位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八年级政治换位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八年级政治换位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换位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换位思考(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1、感情投射,即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把他人的特性硬纳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比如,自己喜欢某一事物,跟他人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这件事,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引不起别人共鸣,就认为是别人不给面子,或不理解自己。,2、认知缺乏客观性,比如,有的

2、人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讨厌,越看缺点越多。因而表现出过分地赞扬和吹捧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人或事。这种认为自己喜欢的人或事是美好的,自己讨厌的人或事是丑恶的,并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这些人或事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失去了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心理实验,心理学家罗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来研究投射效应,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

3、生愿意背。可见,这些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当别人的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认为别人的行为违反常规;喜欢嫉妒的人常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纳为嫉妒,如果别人对他稍不恭敬,他便觉得别人在嫉妒自己。,故事理解,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 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

4、看自己是什么。“ 由于人都有一定的共同性,都有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人毕竟有差异,因此推测总会有出错的时候。,故事理解,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尧到华山视察,华封人祝他“长寿、富贵、多男子“,尧都辞谢了;华封人说:“寿、福、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独能不欲,何邪?“尧说:“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美德也,故辞。“ 人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即使是“福、寿“等基本的目标,也不能随意“投射“给任何人。,相关启示,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由于人有一定的共同性,有

5、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与人之间毕竟有差异,不考虑个体差异,胡乱的投射一番,就会出现错误。,您可能看到的是个花瓶,也可能看到的是两个女孩的头像,关键的是您关注的是白色部分,还是黑色部分。,这幅图名字叫做“天使与魔鬼”,您看到的是天使还是魔鬼呢? 关键点在于你看的是黑色部分还是白色部分,黑色“魔鬼”,白色“天使”。,心理测验 :,你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原始森林探险,带着5种动物,它们分别是老虎,猴子,孔雀,大象和狗。四周环境危险重重,你不可能都将它们带到最后,不得不一一地放弃。那么,现在请你列出放弃它们的先后顺序。注意

6、:想想你做出这样选择的理由。,游戏的答案:孔雀代表伴侣和爱人;老虎代表金钱和权利的欲望;大象代表父母;狗代表朋友;猴子代表子女。 这个游戏的真正意义在于:你考虑事情的过程中,是过多地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用处,还是想到别人需要我们有什么样的付出。想想看你的答案表明,你老是想着自己,还是会想到别人呢?,换位思考,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因此,如果我不想被人就,图片地球是圆的展示了一个规律:我们对别人的行为,最终会落到自己的身上。请根据这一规律,以 “地球是圆的, 因此,如果我不想被人,就”造句。 以接力式进行造句。,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体会到了,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一

7、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如果我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他人。,用一句话概括图片和同学的表达所反映的待人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你的笑容向世界绽放, 世界将回以满眼的灿烂。,如果我希望得到就,在谋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和发展 我们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的存在。更不能牺牲他人的利益,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请用一句话概括同学的表达所反映的待人之道,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请用一个短语概括以上两句话所反映的待人之道:,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人为善,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生活大课堂,(1)“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 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 (2)一般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 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 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 吸引小孩子呢? (3)这两种现象蕴涵了什么道理?,(3)这两种现象蕴涵了这样的道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点评:,(1)“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2)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

9、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你看到的是什么?,将头往左下摆90度,为什么两次看到的会不一样? 延伸当你两个角度都尝试过了,现在,不管是采取哪种姿势,你都能“看”出(知道)有两种可能。 小结换个角度,也许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多一个角度,就多一种理解。 看来,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所谓换位思考,其实就是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看人。,理解至上 善待他人,故事感悟 :,古希腊哲学导师柏拉图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带徒弟们来到一

10、片麦田,让他们在麦田行进过程中,每人选摘一支最大的麦穗,不能走回头路,且只能摘一支。 其中两个弟子一个刚走几步便摘了自认为是最大的麦穗,结果发现后面还有更大的;第二个弟子一直是左顾右盼,东挑西捡,一直到了终点才发现,前面几个最大的麦穗已经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前两位教训,当他走了1/3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麦穗,再走1/3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1/3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 关于这个理论有太多的结论和评论。其实,从麦穗理论里面我们更应该学会思考,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手握麦穗在麦田里寻找下一个更大的麦穗时,难道我们不也是别在手中的麦穗?我们也被某个人攥在手里,站在麦陇上,左

11、顾右盼,那双寻找幸福的眼睛,迷失在一片金黄之中,唯恐自己失去了最大的麦穗,到最后,只有仓促采摘,故事感悟 :,过去有一个农民在田间劳动,感到非常辛苦,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感到更是苦不堪言。他每天去田里劳动都要经过一座庙,看到一个和尚经常坐在山门前的一株大树树阴下,悠然地摇着芭蕉扇纳凉,他很羡慕这个和尚的舒服生活。一天他告诉妻子,想到庙里做和尚。他妻子很聪明,没有强烈反对,只说:“出家做和尚是一件大事,去了就不会回来了,平时我做织布等家务事较多,我明天开始和你一起到田间劳动,一方面向你学些没有做过的农活,另外及早把当前重要农活做完了,可以让你早些到庙里去。” 从此,两人早上同出,晚上同归,为不耽

12、误时间,中午妻子提早回家做了饭菜送到田头,在庙前的树荫下两人同吃。时间过得很快,田里的主要农活也完成了,择了吉日,妻子帮他把贴身穿的衣服洗洗补补,打个小包,亲自送他到庙里,并说明了来意。庙里的和尚听了非常诧异,说:“我看到你俩,早同出,晚同归,中午饭菜送到田头来同,故事感悟 :,有一个富翁平生爱吃美味的食物,因此他家的厨房不但大而且人手多,每个人都各有份内的工作,挑水的只管挑水,洗菜的只管洗菜,切菜的只管切菜,另外还有煮食的、烧柴的。这些厨房里的工人天天做着相同的事,日子一久不免产生了厌烦的心理,每个人都认为别人的工作新鲜有趣又容易。有一天富翁突发奇想,让大家都试试交换工作的滋味。交换工作后,

13、只见一阵手忙脚乱,挑水的被刀子割破了手;煮菜的生火没生起来,却弄得一屋子烟;烧菜的挑水又不小心滑了一跤,摔了个四脚朝天;洗菜的则煮出一锅半生不熟的饭。饭没做好,每个人还挨了一顿责骂,从此再也没人对工作不满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体谅,在把自己当成别人同时也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换位思考。对于别人的苦衷要能够体谅,对自己的行为也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立场自然有所不同,因此也常常会发生矛盾。越是有矛盾,越是难以互相理解。如果能够跳出这种思维模式,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就会发现一个颠倒的世界,也会发

14、现公平的世界。,故事感悟 :,第一次登陆月球的太空人,其实共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还有一位是奥德伦。当阿姆斯特朗所说的一句话:“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 早已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名言。 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会中,有一个记者突然问奥德伦一个很特別的问题:“由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在全场有点尴尬的注目下,奥德伦很有风度地回答: “各位,千万別忘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 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由別的星球來到地球的第一个人。”大家在笑声中,都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根据奥德伦的回答,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从

15、中你受到什么启发?,能成人之美,为别人的成功喝彩,为别人的幸福欣慰的人。,将心比心就是成人之美,我们谁都不想受到伤害,因此就要不去伤害别人。要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将心比心就是不伤害别人,将心比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子,气喘吁吁地请求驮了相对少量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一些负担”马不高兴的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正乐得轻松呢”不久,驴子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怎样理解将心比心?,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将心比心就

16、是成人之美,将心比心就是不伤害别人,将心比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拓展运用态度换位,“不满、愤怒 讥笑、指责 误解、关系破裂”,“满意、感激 尊重、信任 理解、友善”,“挑剔”,“欣赏”,“满意、感激 尊重、信任 理解、友善”,“欣赏”,态度换位:变“挑剔”为“欣赏”,温馨提示,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世界,世界是美好的;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他们是可爱的; 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我们就会心情舒畅,拥有快乐,拥有朋友!,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想人所想,理解至上良好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如果你和世界同成长 你的天空一定充满阳光 不要让伪装挡在关心朋友的前方 包容别人用你的好心肠 如果你用心帮别人想 每个明天都会充满希望 把所有封闭和冷漠的心摆在一旁 和我们一起欢唱,多帮别人想,如果我和世界同成长 我的天空一定充满阳光 不要让伪装挡在关心朋友的前方 包容别人用我的好心肠 如果我用心帮别人想 每个明天都会充满希望 把所有封闭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