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铀资源勘查重点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00980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华理工大学铀资源勘查重点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东华理工大学铀资源勘查重点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东华理工大学铀资源勘查重点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东华理工大学铀资源勘查重点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东华理工大学铀资源勘查重点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华理工大学铀资源勘查重点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华理工大学铀资源勘查重点概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找矿理论基础异常点:凡符合下述三个条件者可称为异常点: a、(总量)测量值为围岩背景值的三倍以上; b、受一定的岩性、层位或构造控制; C、性质为铀或铀、钍混合且以铀为主。 异常带:异常分布受同一层位(岩性)或构造控制,其长度连续在20m以上者。或者受同一层位(岩性)或构造控制的断续异常,总长度大于40m者、长度矿化系数在50%以上,均可称之为异常带。铀矿化点:凡异常点(带、晕)经地表或浅部初步揭露,并经地质研究及物探、化探测量,有矿化现象,但尚未确定有矿体存在,称为矿化点。标准有二点: a、 铀含量大于边界品位; b、由一个或数个异常点(带、晕)组成。其中0.01%以上的矿化累计面积大于

2、20m2,或0.03%以上的矿化累计面积大于10 m2。铀矿点:凡异常点(带)、矿化点经比较系统的浅、深部揭露,已大致查明矿化特征与控矿因素,圈定有工业矿体, 普查储量大于或等于1t,小于100 t时,称为铀矿点。 隐伏矿体的概念及分类:概念:是指在矿床(体)形成后从未出露过地表,或露出过地表,但以后又为新的沉积物所覆盖的矿床(体)。分类:盲矿、埋藏矿、埋藏盲矿。预查选区:区域调查较好的地区工作程度:对区内资料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成果要求:初步了解预查区内铀矿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普查选区: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或物探、化探异常区工作程度:进行地表野外

3、工作和施工少量的取样工程,以及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做出初步评价成果要求: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圈出详查区范围。详查选区:工作程度: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对详查区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样,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成果要求: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为勘探提供依据。勘探选区:工作程度:对勘探区加密各种取样工程,并通过可行性研究,成果要求:为铀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铀矿)找矿地质判据(总论)(具体矿床分析时建立起有针对的条件)1,物源(铀源) 矿物质来源上地幔 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硅铝层 矿物质来源于地壳表层2,铀成矿的岩浆活动判据1) 岩石类型:与酸性岩浆岩关系密切

4、,少量与中性、碱性岩浆岩有关,与基性或超基性岩浆岩关系不大。2) 含铀量:与铀矿有关的酸性岩浆岩的含铀量铀背景值比同类岩石高。 3) 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 酸度大(7175%)、碱质高、钾大于钠、铝过饱和、暗色矿物少。四)岩浆岩形成深度 热液铀矿床多产于浅成,甚至是超浅成花岗岩体次火山岩体中,这类岩体多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五)岩浆的活动历史与形成时代 多期多阶段侵入的大型复式岩体或为多次喷发构成的复杂火山岩体。3,构造判据(1) (铀)矿成矿区(带)的构造判据克拉通边缘褶皱带。褶皱带中的长期隆起带和中间地块、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岩浆活化区是花岗岩型铀成矿有利区带。就火山岩型铀矿床而言,各个地质时期(

5、特别是显生宙以来)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分布区都是火山岩型铀矿找矿的目标区。但不同地质背景中火山岩的产铀几率是不相同的:有利于于碳硅泥岩型铀成矿:地台边缘及内部隆起构造单元;地台地槽过渡带;冒地槽褶皱带;中新生代构造(构造岩浆)活化区。有利于砂岩型铀成矿:古地台内克拉通盆地;褶皱区含元古代陆块的构造岩浆活动带内山间盆地和中间地块盆地;中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岩浆活动带内断陷盆地。(2) 铀矿田的构造判据(导矿)大型火山机构或沿深大断裂展布(侵入)次火山岩体:前者如相山矿田;后者如520矿床,冰草沟矿床。 受大断裂控制的或不同方向断裂带复合控制的花岗岩体:如诸广岩体。下庄岩体控制的矿田。内克拉通盆地:

6、南非维特瓦特斯德盆地、加拿大埃特湖布兰德河地区,石英卵石砾岩型;加蓬弗朗斯维尔盆地,砂岩型。(3) 铀矿床的构造判据(控矿) 1、断裂构造:有利部位包括:(1) 主干断裂(包括顺层大断裂)及其上下盘的次级平行裂隙;(2) 主干断裂旁侧非平行的次级断裂(包括大断裂旁侧的层间破碎带);(3) 次级断裂与主干断裂复合部位或次级与次级断裂的交叉复合部位;(4) 裂隙带或碎裂岩带中。 2、褶皱构造:有利部位一般是背斜顶部和向斜槽部;箱形向斜的肩部;地层产状由陡变缓的转折部;背斜倾伏端和向斜翘起端的转折部。3、 火山构造:受火山机构与区域性断裂联合控制。有利的火山构造包括:(1) 火山洼地边部的环状构造与

7、区域断裂的复合部位。(2) 火山管道(火山口、火山颈)边部的环状或放射性构造。(3) 爆发岩筒的内部及其边部的环状构造。(4) 火山岩体内,由火山管道和爆发岩筒构成的复成因环状构造。(5) 火山口外围熔岩、火山碎屑层间构造。(6) 破火山口附近的推覆构造。 4、不整合面:主要指南非的维特瓦特斯兰德盆地的铀金砾岩型铀矿床(河流作用产物);加拿大的埃利奥特湖布兰德地区。 还有矿化赋存于中、下元古界侵蚀不整合面以下的变质岩中, 受基底断裂构造(包括角砾岩化断裂带、剪切带和断层塌陷构造)控制。 5、侵入接触带:有利部位包括: (1) 断裂与接触带的复合带; (2) 断裂沿走向或倾向切割带; (3) 为

8、晚期岩体所圈闭的早期岩体边部,且裂隙发育; (4) 小岩体顶部接触带发育的裂隙带处,或接触带的内凹、外凹部位; (5) 与岩体接触的沉积岩或变质岩中发育的层间破碎带。(四)铀矿体的构造判据(赋矿或含矿) 主要包括断裂构造、节理、侵入接触面、火山爆发破碎带、层间破碎带以及不整合面。 4)古气候判据 钾盐;砂岩型、不整合面型铀矿5)岩相古地理判据 与外生型矿产资源有关,6)蚀变作用判据 不同类型矿床有不同的蚀变特征,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7)地球化学判据 包括铀矿床在内,一定的成矿类型往往具有一定的成矿元素组合与分带 8)风化作用判据 氧化帽,硫化物氧化形成一定的分带性。 9)变质作用判据 变质过

9、程是铀或其它成矿元素活化迁移的过程,变质热液是重要成矿流体。铀矿主要与浅变质作用有关。 热液型找矿潜力评价(要扩展写)1. 构造环境成矿时代类型2. 岩体特征及岩石含铀性3. 岩石地球化学与岩石类型4. 岩浆作用的演化特点5. 断裂构造火山构造地质界面6. 蚀变作用与蚀变类型变质作用7. 矿石类型8. 铀异常,矿化现象砂岩型找矿潜力评价(要扩展写)1. 盆地类型2. 构造环境3. 古气候及演化4. 层间氧化带5. 岩相古地理与地层结构6. 砂体条件7. 还原剂与吸附剂8. 水文地质及地球化学条件9. 铀异常或矿化现象2 找矿信息(铀)找矿信息:是人们直接观察或用仪器设备及其他实验手段能够发现的

10、成矿现象的总称。有遥感地质信息;矿化露头信息;原生矿化露头。铁帽。砂砾和矿砂。矿物的标型特征。近矿围岩蚀变围岩颜色信息地球物理信息;直接信息:异常和+异常;射气异常;径迹异常;能谱 间接信息:磁力异常;重力异常;电性异常(电阻率、电位梯度);地震波速。地球化学信息;由地球化学晕或分散晕提供的信息生物信息2、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1) 相似类比理论:假设前提是相似地质环境下,应该有相似的成矿系列和矿床产出,相同的(足够大)地区范围内应该有相似的矿产资源量;(2) 求异理论:地质异常是一种与周围地质环境会迴然不同的地质结构。地质异常是可能产出特殊类型矿床或产出前所末有的新类型或新规模矿床的必然条件。

11、(3) 定量组合控制理论:前提是成矿不是靠单一因素,也不是靠任意个因素的组合,而是靠“必要和充分”因素的组合。成矿预测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1)惯性原理:是指客观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延续性,具体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包括成矿事件和成矿产物)2)相关原理:是指任何成矿事件的发生、变化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其它地质作用的相互影响下发展的,并且这种相互影响常常表现为一种因果关系。3)相似原理:指特性相似的客观事物的变化常有相似之处。在成矿预测中可以理解为在相似的地质环境中应该有相似的矿床产生。基本方法:1)趋势外推法:基于惯性原理。据矿床有关特征的自然变化趋势从已知地段外推到相邻(深部)的未

12、知地段。2)归纳法:基于相关原理。立足于对具体对象作深入细致、具体的分析,研究地质成矿条件,总结成矿规律,进而对成矿规律作出科学的评价。(是类比法的基础)3)类比类:基于相似原理。经验性方法,利用通过对已知区的深入解剖所取得的有关认识,类比成矿地质条件相似的未知区的成矿前景。受预测者的经验和主观因素影响较大。4) 综合方法:前述三种基本方法中有关具体因素的不同最佳组合。在对一个预测区,强调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相互验证对比; 成矿预测准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意义,成矿预测中中如何运用)1. 最小风险最大含矿率2. 优化评价3. 尺度对等4. 定量预测5. 综合预测评价问答题:1)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

13、与准则?2)成矿预测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3)资源勘查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思考)4)普查工作的环节与一般程序? (思考)5)勘查阶段划分及主要任务?6)找矿地质判据及研究意义?7)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判据? (思考)8)对火山岩型铀矿而言,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应从哪些角度着手?2 找矿方法综述 找矿方法是指导找矿时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方法总称。 地质方法:地质填图、砾石找矿法、重砂找矿法、剖面法(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遥感; 地球化学方法:包括岩石、水系沉积物、土壤、生物、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测量、水化学、放射性水化学等; 地球物理方法:磁法、电法、重力法、地震法、放射性物探法 探矿工程法。1

14、地质填图法(1)地质填图:分为地质草测和正规地质填图。 地质草测:普查找矿初期或评价某个点时,在没有合适的地质图或任务急需的情况下,以较低精度和较稀的控制网测制。一般比例尺为1:500001:10000,矿点上的地质草测一般1:50001:1000比例尺。 正规地质填图:矿点详查和矿床勘探阶段,按地质填图规范要求进行。(2)在无地形图的情况下,通常有三种做法 目测法(步测)距离法,通常在平坦地区 控制距离法:建立基线与测线 三角控制法:测区布置三角控制网,不需坐标计算(3)有地形图的情况下,应用大一倍地形图为底图。(4)实际工作中,可利用前人地质图件进行修编。2碎屑找矿法 利用矿石、含矿岩石和蚀变围岩风化形成的机械分散晕进行找矿的方法。 1)砾石找矿法:指沿山坡、水系或冰川活动地带研究风化形成的矿砾,进而追索寻找矿床或矿体的方法。按砾石的搬运方式:滚石法 河流碎屑法 冰川漂砾法滚石法 利用矿体或围岩风化后,其机械破碎产物靠重力滚落或雨水冲刷到山坡的坡积物中或河谷的冲积物中,形成滚石分散晕,根据地形进行追索找矿。河流碎屑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