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范例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8098960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范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 题 报 告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指导教师尹力学院法学院专业法学班级法学072班学生姓名徐元媛学号074050428开题日期2010年12月10日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一)选题背景 “法律关系本座说”是德国历史法学派的巨子萨维尼在其1849年的著作现代罗马法体系(第八卷)中提出来的,一面世即引起国际私法的深刻变革而被称为国际私法上的“哥白尼革命”。也因此,该理论受到了各个时代学者的从未间断的研习,时至今日也依然如此。不管对该理论的研究得出何种结论, “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理论与实践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举世公认的。从二十世纪七十年

2、代末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在中国进行已经三十年有余,中国自从2001年12月10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至今亦近十年,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中国与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交往,客观上推动了中外民商事往来的频繁发生,涉外民商事纠纷频发也在所难免,客观上呼唤着更为完善的国际私法立法的出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201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这部堪称我国国际私法立法史上里程碑的重要法律正式通过并公布,并将于2011年4月1日施行。不过,新的立法未来的效果如何仍需理论上的审视,这种审视仍将植根于国际私法的经典理论,尤其是其中的“法律关系本座说”,因为它决定着

3、国际私法的现状,也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二)选题意义国际私法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虽然中国国际私法学近二十年来经历了一个繁荣发展的历程,前述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颁布也标志着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极大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国际私法的基本的理论体系仍然为西方学者所构建,这部新的立法的效果也还有待理论上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因此,有必要对国外国际私法的经典理论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而选择“法律关系本座说”进行研究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该理论对于法律选择新的路径的开辟预示着国际私法进入到了制定法的阶段,从而标志着国际私法进入到了现代的发展阶段,并将其巨大的影响力持续至今,当今国际私法最为重要的理

4、论“最密切联系说”从思想上即渊源于萨维尼的理论,而是否采用了“最密切联系说”也已成为衡量一部现代国际私法立法是否足够先进的重要标准之一。本选题拟通过对“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深入研究以揭示和总结其对国际私法的影响,以为中国国际私法的全面审视奠定基础。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本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得以彰显。二、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论文大纲)论文应该按照大纲来进行写作,所以开始论文初稿写作之前应该先确定论文大纲。文内各级标题一般不宜为句子,且语言表达要精炼和概括。切忌论文的大标题与文内的某个一级或二级标题完全重合。:一、“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思想内容此为一级标题。文内一级标题

5、相互之间是并列的关系,但是又要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共同支撑论文的主题。 (一)“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普遍主义立场此为二级标题。二级标题要能为上一级标题即一级标题所包容,二级标题相互之间也是并列的关系。 (二)“法律关系本座说”中的意思主义精神 (三)“法律关系本座说”中公序良俗的空间二、“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方法论 (一)“法律关系本座说”解决法律冲突的方法本座的确定 (二)“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各种法律关系本座的具体确定三、“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理论发展的影响 (一)“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学说重回普遍主义立场的推动 (二)“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学说的革命性演进的促进 (三)“法律

6、关系本座说”对多边主义法律选择理论的统治地位的确立四、“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实践发展的影响 (一)“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立法实践的影响 (二)“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司法实践的影响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萨维尼个人的学术积淀、身处的社会背景及其所受哲学思潮的影响,系统而深入地发掘“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思想内容,并进而剖析该理论对国际私法作出巨大贡献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揭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理论发展的的具体影响,并结合各国实践,以立法和司法为两个切入点总结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实践发展影响的具体体现。三、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如下所列并未穷尽所有的

7、研究方法,如果运用了实地调研等其他方法的,也可以予以罗列说明。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系统和深入揭示 “法律关系本座说”产生的原因、主要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对于理论和实践带来的各种影响。2.比较分析法。通过“法律关系本座说”与其他国际私法理论的比较研究以尽可能准确地揭示其精髓;通过对“法律关系本座说”的各种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以尽可能客观地对其影响作出评估。(二)技术路线收集和阅读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相关资料并写作文献综述,以形成对选题研究状况的整体性了解和把握,发现和确定研究的方向和重心;以此为基础,拟定论文大纲以形成论文的基本框架;写作论文

8、,在确定的框架内运用相关文献资料就论题展开具体的论证。四、 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2010年月日2010年月日,选题并与导师面谈以进一步确定正式选题。22010年月日前,按照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翻译两篇外文文献,将定稿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以及外文翻译上传于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并同时将其纸质材料上交有关开题论证小组。32010年月日,进行开题论证,并根据开题论证小组老师的意见修改上述材料。42011年月日,提交初稿给指导老师。52011年月日,交二稿给指导教师。62011年月日2011年月日,反复修改论文直至定稿。五、主要参考文献:1 肖永平:法理学视野下的冲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年版。2 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 赵相林主编:国际私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5 杜涛:德国国际私法:理论、方法和立法的变迁,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6 黄进主编: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7 李秀清:日耳曼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8 许章润:萨维尼与历史法学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9 卢峻:国际私法之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0 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1 肖永平:中国冲突法立法问题研究,武

10、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2 刘甲一:国际私法,台北三民书局1995年版。13 邓正来:美国现代国际私法流派,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14【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许章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15【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法律冲突与法律规则的地域和时间范围,李双元、张茂、吕国民、郑远民、程卫东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16【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7【德】马丁沃尔夫:国际私法,李浩培、汤宗舜译,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18【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译,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1

11、9 张春良:冲突法的范式进化论,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20 袁雪、刘春宇:法律选择理论演进的法哲学渊源探讨,行政与法2010年第1期。21 张春良: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萨维尼冲突法革命发生学之究竟,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22 袁雪: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理论渊源探讨,行政与法2009年第3期。23 耿勇:单边主义法律选择方法,政法论坛2007年第4期。24 张飞、覃俊:萨维尼的历史法哲学及其法律关系本座说对两者之间的矛盾的反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3期。25 顾崧:现代冲突规则的生成、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26 黎四

12、奇:对萨维尼“民族精神”的解读与评价,德国研究2006年第2期。27 马珠芳:萨维尼国际私法理论探析,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28 栾国华:萨维尼国际私法理论初探,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29 冯引如:萨维尼对19世纪英美法学的影响,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30 杨奕华:萨维尼法律思想与其国际私法理论之比较,清华法学2003年第3辑。31 李双元、吕国民:萨维尼法学实践中一个矛盾现象之透视,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32 高兰英、蒋琼:浅议近现代国际私法对“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扬弃,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33 肖永平、岳为群:法律选择理论若干

13、问题回顾,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34 肖永平、谭岳奇:西方法哲学思潮与国际私法理论流变,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35 马德才:论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在国际私法发展史上的影响,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36 韩德培、杜涛:晚近国际私法立法的新发展,载韩德培主编: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37 李双元、吕国民:主张法律是“民族精神”体现的历史法学派巨子为何成为国际私法的普遍主义国际主义的鼓吹者?,载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编:中国国际私法学会1999年年会论文集。38 宋晓:论国际私法上的冲突避免,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39

14、 冯克非:试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规范化,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40 沈娟:论发展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载黄进主编:当代国际私法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1 Peter North and J.J. Fawcett, Cheshire and Norths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14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42 Symeon C. Symeonides,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Progress or Regres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0. 43 J. H. C. Morris and P. M. North, Cases and Materials 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Butterworths, 1984.44 M. H. Hoeflich, Savigny and his Anglo-American Disciples, Ameri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