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技术发展与其新技术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809888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DF 页数:66 大小:8.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路面技术发展与其新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沥青路面技术发展与其新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沥青路面技术发展与其新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沥青路面技术发展与其新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沥青路面技术发展与其新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技术发展与其新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技术发展与其新技术(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沥青路面技术发展及其新技术 郝培文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我国路面发展历程我国路面发展历程 (1)20世纪世纪60年代以前年代以前 砂石路面砂石路面 砂石和粘土是最基本的材料,粘土作为结合料路 面:晴天扬尘、雨天泥泞,不能全天候行车。 砂石和粘土是最基本的材料,粘土作为结合料路 面:晴天扬尘、雨天泥泞,不能全天候行车。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2)20世纪6070年代 渣油路面 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道路

2、渣油这种不合格 的沥青材料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个阶段,渣油 表处加石灰土基层成了最主要的路面结构。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3)20世纪世纪70年代年代 普通(低等级)路面普通(低等级)路面 随着胜利油田随着胜利油田923原油和孤岛原油的开发,使胜利炼油厂开始生原油和孤岛原油的开发,使胜利炼油厂开始生 产符合一定规格的沥青。这种沥青蜡含量很高,质量很差。胜利沥青产符合一定规格的沥青。这种沥青蜡含量很高,质量很差。胜利沥青 铺筑到天安门广场四周道路上,获得优质产品银奖。与此同时,沥青铺筑到天安门广场四周道路上,获得优质产品银奖。与此同时,沥青 碎石结

3、构、贯入式路面或上拌下贯式沥青路面得到了发展,基层的石碎石结构、贯入式路面或上拌下贯式沥青路面得到了发展,基层的石 灰土已经考虑掺加了碎石,成为这个时期公路干线的主要形式。灰土已经考虑掺加了碎石,成为这个时期公路干线的主要形式。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4)20世纪80后期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 以京津塘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我国 进入了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新时期。交通部 制定了“重交通道路沥青标准”,开始大 量进口国外高质量沥青。石化部门也开始 研制生产重交通沥青。沥青混凝土路面成 为高等级公路路面主要结构形式,基层也 采用了水泥、石灰稳定碎石等形式。 施

4、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设计、施工是保证 公路使用寿命的两大 关键因素。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设 计 是 灵 魂 施 工 是 关 键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个 环节; 施工讲究工艺、设备、 材料协调一致。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一、中国路面现状与问题 一、中国路面现状与问题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现状与问题现状与问题 第一阶段:总体成功,主要问题是反射

5、裂缝问 题(96年前) 交通量小、轴载轻 第二阶段:高速公路逐渐成网,运输量增加, 平整度的不恰当追求造成了压实不足以及重交 通,主要问题是“水损坏”(2001年前) 交通量大、轴载增加、压实度小 目前,混合料普遍采用密实型、改性沥青和 SMA使用,“水损坏”减少,车辙严重 交通量大、超载严重、抗剪强度不足 总体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进步,设计相形见绌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

6、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型式主要有沥 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复 合式路面三种(结构型式见下页图)。 其中,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占90以 上,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及复合式路面 占剩余的大约10。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

7、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沥青路面典型结构沥青路面典型结构 812cm 粗粒式沥青混泥土 3240cm 基 层 土 基 1620cm 底 基 层 46cm 细 粒 式 沥 青 混 凝 土 68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优点: 行车舒适性好、 噪音小 适应性强 养护维修方便 路 面 总 厚 度 66 85cm 缺点: 耐水性差 温度稳定性差 平整度的保持性差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水泥路面典型结构水泥路面典型结构 2426cm 水泥混凝土面板 1620cm 基 层 1620cm 底 基 层 土 基 路 面 总 厚 度 56 66cm 优点 稳定性好 强度高

8、 耐久性好 有利于夜间行车 平整度的保持期长 缺点: 有接缝 修复困难 易脱空,产生断裂破坏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沥 青 砼 面 层 水 泥 砼 面 层 基 层 底 基 层 土 基 复合式路面结构图 路 面 总 厚 度 57 69cm 优点 可承受重大交通作用 改善平整度 有效利用旧水泥路面 改善公路环境 造价降低 缺点 反射裂缝 水损害 推移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中国沥青路面设计体系的发展中国沥青路面设计体系的发展 M-E system 路基路面综合设计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2 路面结构组成设计路面结

9、构组成设计 4 力学验算力学验算 路面材料组合设计路面材料组合设计 3 1 基本形成了以弯沉和弯拉应力为主要指标的, 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的设计模型,构建了工程经 验与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沥青路面设计体系。 基本形成了以弯沉和弯拉应力为主要指标的, 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的设计模型,构建了工程经 验与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沥青路面设计体系。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损坏类型与原因概述损坏类型与原因概述 (0 - 5年)年) (5 - 10年)年) (10年以上)年以上)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10、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传统沥青路面损坏类型传统沥青路面损坏类型 龟裂 纵向裂缝 横向裂缝 块状裂缝 车辙车辙 波浪与 拥抱 波浪与 拥抱 沉陷沉陷 坑槽坑槽 松散松散 泛油泛油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车 辙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早期车辙剪切破坏早期车辙剪切破坏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水损坏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新型翻浆动水压力新型翻浆动水压力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

11、责人员培训课件 新型坑槽动水压力新型坑槽动水压力 坑槽发展为坑洞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纵 向 裂 缝 横 向 裂 缝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早期损坏产生原因分析早期损坏产生原因分析 对损坏机理认识不够全面、透彻 材料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独立 现有设计方法不能为路面组合设计提供明 确的指导 道路施工及部分主要材料生产与工业化、 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尚存在较大差异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二、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变迁二、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变迁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

12、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36 36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1978)-交通部公路局 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86)-交通部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97)-交通部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交通部 公路路面设计规范(1966)-交通部 路面设计规范(草案)(1958)-交通部公路总局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

13、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43 以设计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以设计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路面的计算弯沉值与容许弯沉值处于不同 的工作状态 路面的计算弯沉值与容许弯沉值处于不同 的工作状态 容许弯沉值容许弯沉值对应路面损伤至对应路面损伤至极限状极限状 态态时的弯沉值,时的弯沉值, 而而计算弯沉值计算弯沉值为路面为

14、路面无损伤状态无损伤状态时 的弯沉值。 时 的弯沉值。 对路面竣工后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无法进行 检验 对路面竣工后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无法进行 检验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44 以设计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以设计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变化规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变化规律 239. 1655. 0 3 16. 074. 0 72. 0 1 1 9 . 21 20. 0 005. 02616. 0 T e T T TTf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

15、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我国现行路面设计理念我国现行路面设计理念 以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为基础 以设计年限内的换算当量轴载为交通量指标 按照路面损伤等效原理确定容许弯沉和破坏应力 利用疲劳破坏的模式设计结构层厚度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力学性能标准力学性能标准 ESAL作用下 弯曲拉应变极值 200mm 永久性变形 永久性变形 控制点位置: 路基顶面 控制标准:压应变 控制点位置: 路基顶面 控制标准:压应变 2001000 54 0.55 5001000 50 0.50 250500 45 0.45 注:横向力系数SFC60用横向力系数测试车,在60km/h1km/h车速下测 得的横向力系数。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培训课件 平整度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在路面交工验收时, 平整度宜满足表2.7的技术要求。 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