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配电工一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98327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配电工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变配电工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变配电工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变配电工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变配电工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配电工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配电工一(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配电工,于庆明 山东煤炭技术学院 二O一一年元月,煤矿供电系统及要求 矿井变配电设备 电气保护 供电安全及操作规程,第一部分 煤矿供电系统,一 矿井对供电的要求,煤矿企业为电能的重要用户。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在供电上要求更为严格。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四十一条要求: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是指应有2个或2个以上的,分别来自电力网中不同的区域变电所或发电厂的电源线路,这是由煤矿生产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一 矿井对供电的要求,对煤矿矿井的供电必须实现如下要求: (1)供电可靠 (2)供电安全 (3)保证充足的供电

2、能力 (4)技术经济合理,供电可靠,供电可靠就是要求对矿井的供电连续、不间断。第一类负荷突然中断供电,将会造成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且难以修复,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大损失。 对这些第一类负荷,必须确保其供电的可靠性,并且煤矿用户在电力网中属于第一类用户,因此每一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供电安全,煤矿生产主要是井下作业,工作环境恶劣、特殊,受地质等自然因素影响极大。 矿井供电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或事故时,极易引起矿井火灾、瓦斯与煤尘爆炸,淹没矿井等重大事故和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因此必须严格遵照煤矿安全规程及其他相关行业规定进行矿井供电作业,并确保安全,保证充足的供电能力,鉴于煤矿用户属于第一类用户,电力网

3、必须对煤矿用户提供充足的供电能力,即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矿负荷,如此才能确保煤矿生产的连续性。 矿井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矿井达产时有充分的电力供应,还应考虑将来矿井发展时电力消耗的增加,在用电负荷紧张的地区,保证矿井充足的供电能力尤为重要。,技术经济合理,电能质量好 投资费用与维护费用低,二 矿井电压等级,三 矿井供电系统的结构,矿井供电方式的决定因素 矿区范围 采用机械化方式 矿层结构 采煤方法 矿层埋藏深浅 井下涌水量大小 典型供电方式:深井、浅井、平硐三种,深井供电系统,适用矿层埋藏深、倾角小,采用立井和斜井开拓,生产能力大的矿井。 如下页图6kV高压电能从

4、矿井地面变电所母线引出,先由沿井筒敷设的铠装电缆送至井下主变电所,再送到采区变电所或移动变电站降压,得到660V或1140V低压电,然后经过采掘工作面配电点,向采掘机械等设备供电。,地面部分,井下部分,浅井供电系统,对矿层埋藏不深(距地表100200m内)的情况,处于经济和运行方便的考虑,一般采用浅井供电系统。 (1)对于采区距井底车场较远(2km)、井下负荷小、涌水量不大的矿井,可经架空线路,将610kV高压电由地面变电所送至与采区位置相应的地面变电亭,再降压至380或660V,再沿钻眼送至井下采区变电所。,浅井供电系统,(2)当采区负荷小而井底车场负荷大时,对井底车场的供电,可沿井筒敷设高

5、压下井电缆供电;对采区的供电,可沿钻眼敷设低压电缆提供。 (3)对采区巷道很长、负荷又大,为保证正常电压,可经高压架空线路,将电能送至与采区对应位置的配电点,沿钻眼敷设高压电缆,向井下采区变电所供电,再由该变电所降压,向工作面提供低压电力。,浅井供电系统地面变电所,浅井供电系统,深井与浅井供电系统的不同:在于浅井井底车场的配电所代替了深井系统中的井下变电所,以及采用钻眼向采区供电的方式。 钻眼供电的优点 (1)将由矿井地面变电所至采区变电所的电缆线路换成可靠的架空线路,节约有色金属和投资; (2)井下巷道中没有高压电缆,人员设备更安全。,浅井供电系统,钻眼供电的优点 (3)减少井下变电所硐室的

6、开拓; (4)再由沼气煤尘突出的采区,由于使用变电亭,使防爆高压配电箱和矿用变压器的使用大大降低; 缺 点 (1)需要进行钻孔、下套管,且套管不能回收; (2)需要加设架空线路、修建变电亭; (3)冬季施工维护困难。,平硐供电系统,对矿层埋藏较浅(低于100m)、分布范围广的矿井一般采用平硐开采的供电系统。 对深部的用电设备,可利用小风井、斜井或钻孔附近设置的地面变电亭提供低压电力。当需要向平硐提供直流电时,可先经地面变电所整流,再用电缆下送。对平硐开拓且井深在150m的用电设备供电,其系统与深井供电相同。,四、矿井各级变电所及配电点,1. 矿井地面变电所 1)位置选择原则 (1)靠近主要负荷

7、和入井电缆井筒,减少金属导线消耗,降低电能损耗。 (2)架空线与所址同时确定,一边为各级电压线路进出变电所留出走廊。 (3)设在常年主导风向上风侧,避开污染源。 (4)具有适宜的地形和地质条件。 (5)避开危险区和排废场,与铁路距离40m。 (6)交通方便,有扩展空间。,1. 矿井地面变电所(2),2)地面变电所的布置 一般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式成套配电装置;35kV及以上电压的采用户外架构式配电装置。对特殊地区或场合应用时35kV110kV变电所也采用户内式配电装置。 为保证运行时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以及检修维护和搬运的方便,对室内外的配电装置的各个部件,规定了最小的电气

8、绝缘间距。,2. 井下主变电所(3),1)位置选择原则 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并根据通风良好、交通方便、进出线易于敷设、顶底板条件及保安煤柱的位置等因素,综合加以考虑。 一般设在靠近副井的井底车场范围内。,2. 井下主变电所(4),井下主变电所的位置示意图。 1副井井筒;2主井井筒; 3井下主(配)变电所;4主水泵房; 5井底车场巷道,2. 井下主变电所(5),2)硐室要求 A. 硐室用非燃性材料支护; B. 硐室长度超过6m时,应在两端各设一出口,一个与井底车场大巷相通,并安有栅栏、防火两用门。另一个与水泵房相连,彼此间应有装栅栏、防火两用门的隔墙。,3)设备布置 (1)布置原则 A. 井下主

9、变(配)电所内设备间的电气连接,除在开关柜内可以采用硬母线外,均需要采用电缆。高压电缆一般应敷设在电缆沟中,低压电缆可悬挂在墙上。 B. 为缩短硐室长度,一般采用双列布置,但当设备台数较少、低压开关采用配电盘时,也可采用单列布置。,井下主变电所设备布置原则(1),井下主变电所设备布置原则(2),C. 硐室内分成变压器室、配电室两间,以防火门相隔;配电室的高低压设备应分开布置。 D. 硐室尺寸按设备最大数量及布置方式确定。 E. 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必须接地。接地母线距地0.30.5m,且沿硐室内壁敷设。由于井下主接地极距井下主变电所很近,故除检漏继电器的辅助接地极外,一般不再另设局部接地极。,井下

10、主变电所的布置方式,由井下条件和所采用的高低压配电装置的类型来决定。 对于低沼气矿井,高压开关柜台数不太多,且采用矿用一般型手车式(GKFC-1型)、低压开关采用矿用低压配电屏设备时,井下主变电所的布置,采用下页图所示的单列布置形式。当用电负荷较大、高压开关柜台数较多时,高压开关柜也可用双列布置。,(2)井下主变电所设备布置方式,低沼气矿井接线示意图,低沼气矿井井下主变电所设备示意图,对于高沼气、煤与沼气突出的矿井,其井下主变电所采用后页图所示的布置方式。 图中变电所高低压开关柜均为隔爆设备,高低压设备均为双列布置。,(2)井下主变电所设备布置方式,高沼气矿井接线示意图,高沼气矿井井下主变电所

11、电气设备设置示意图,3. 采区变电所,1)供电方式 传统方式 采区变电所工作面配电点方式 这种供电方式以低压向全采区负荷供电,较安全。但由于所用电缆、开关较多,供电系统相对复杂,且电能和电压损失较大。同时低压电缆长,供电容量受限制。一般用于炮采和普通机械化采煤。,DB:高压配电箱 QA:自动馈电开关 SM:磁力起动器 SH:手动起动器,3.采区变电所(供电方式),综采矿井常用方式:6kV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工作面配电点方式 优点: (1)与传统方式相比,由高压直接深入工作面,简化了低压供电系统,缩短了低压供电距离,减少了电能损耗,保证了电压质量,可满足正常运转和启动的需要。系统简单,电网安全可

12、靠程度增加,同时减少了电缆截面和低压开关数量。,3.采区变电所(供电方式),(2)采用了干式变压器,提高了采区供电的防爆性能,利于安全,便于检修。 (3)移动变电站可根据需要移动或固定,不需建造变电所硐室。,缺点: (1)6kV高压直接送入采区动作面附近,且低压侧电压为1140V,对安全不利。 (2)采用了移动变电站,需要拓宽巷道,铺设轨道。同时因地质条件的不同,使移动变电站的安装、运输和维护受到空间的限制。,3.采区变电所(供电方式),3. 采区变电所,2)位置确定原则 (1)位于负荷中心,并保证向采区内最远距离、最大容量负荷供电; (2)一个采区尽量采用一个采区变电所; (3)尽量设在顶底

13、板稳定,无淋水地点; (4)通风、运输方便。,3. 采区变电所,3)采区变电所硐室 工作两年以上的采区变电所硐室,视为永久性建筑,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工作时间较短时,可不设硐室,利用上山间或顺槽间联络巷,应用不燃性材料支护。,3. 采区变电所,4)采区变电所的布置方式及设备 采区变电所设备的布置:一般高压设备与低压设备分开,变电设备、配电设备分开的原则。各设备布置的尺寸需满足规程要求。硐室内不设电缆沟,高低压电缆沿墙敷设,硐室门的两侧及顶端,预埋内径为电缆外径1.5倍的电缆套管,且离地面0.30.5m敷设。,采区变电所设备布置图,1)工作面配电点的设置 工作面配电点接受由采区变电所或移动变电

14、站送来的低压电能,通过控制开关、磁力启动器,用软电缆向回采或掘进工作面的设备供电。 由于经常需要随工作面移动搬迁,一般不设专用硐室。,4. 工作面配电点,2)配电点控制开关的设置 由于工作面配电点距采区变电所较远,并因采掘工作面电气设备经常移动、负荷重、启动频繁、工作条件差、维护量大,一般应在每个配电点加设一台电源进线自动馈电开关。该开关与配电点的其他磁力启动器设在一起,以便于停送电操作和管理、维护。,4. 工作面配电点,干线式胶带输送机供电方式,某矿地面供电系统(部分),某矿井下供电系统(部分),供电可靠性要求高 井下人员 瓦斯 涌水 生产 损失惨重,教训深刻 同一电压等级的供电级数多 地面

15、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 负荷集中 大功率设备多 大功率设备多且相对集中,负荷变化对供电系统影响大 运行环境恶劣 事故频繁 环境潮湿,粉尘多,移动型设备多,挤压碰撞多 电缆供电为主 高压电缆一般有几十公里,单相接地电流大,易拉起电弧,不易自恢复 新型电力电子设备逐渐增多 谐波含量超标 自然功率因数低 供电设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设备多且难以统一,配合复杂,管理维护困难,矿 井 供 电 的 特 点,煤矿电网可能存在的问题,设计生产能力小,经过多次扩容改造,使得电网结构复杂; 对供电系统缺乏整体性的规划,使得运行管理混乱; 保护的越级和无选择性跳闸;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治理;

16、电能质量的改善; 其它安全隐患。,第二部分井下常用电气设备,矿用一般型高压开关柜 高压隔爆开关 低压隔爆开关 矿用变压器,一 矿用一般型高压开关柜,(1)全封闭外壳,具有防机械损伤,防潮结构; (2)在温度35 、相对湿度97的空气中运行绝缘良好,绝缘材料又耐油性和耐弧性; (3)引入电缆接线端子有一定的漏电距离和气隙; (4)高压油断路器的使用额定断流容量应为实际最大值的一半; (5)应有防误操作的机械闭锁装置; (6)电缆引出线应有接线盒或用插销联结电缆。,一 矿用一般型高压开关柜,我国煤矿常用型号:KYGG、GKW、GKFC、GFW型等。 G开关柜 K矿用型 W室外 F负荷开关 C手车式,二 矿用隔爆型高压开关,3. 矿用隔爆型,PBG系列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 高压真空配电装置,三 低压配电开关,隔爆自动馈电开关:容量较大,作为低压总开关和分路总开关。 隔爆手动起动器:容量较小,用于小负荷线路、照明变压器的控制保护及相应容量的鼠笼式电动机。 1、DW80系列隔爆自动馈电开关 适用于380V和660V网络,1、DW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