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9566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行政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行政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行政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行政学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学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学教学大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商务职业学院课程教学大纲课 程 名 称行政学课 程 性 质专业课程总 学 时 数32学时年 月一、 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管理专业三年制大专学生。二、 学分与学时32学时三、 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课程模块:专业课课程属性:必修四、 课程目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关于行政学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行政学主要理论规范和一般研究方法。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与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教学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也介绍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同时,紧密联系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的实践。为了能实现预期教学效果,本课程具体要求如下:1、了解行政学中所阐述的基本

2、概念、基本理论等有关知识。2、理解行政学中所概括的对行政管理实践的指导原则和方法。3、能运用行政学中所揭示的原理初步分析和解决行政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五、 主要先修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管理学后续课程:无六、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本课课内学时32课时,共4学分。章 节课时第一章2课时第二章2课时第三章2课时第四章2课时第五章2课时第六章2课时第七章2课时第八章2课时第九章2课时第十章2课时第十一章2课时第十二章2课时第十三章2课时第十四章2课时第十五章2课时第十六章2课时七、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第一章 绪论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了解行政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我国行政管理学历史与现状。明确行

3、政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掌握行政管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方法与学科特点。主要内容: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在中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重点与难点: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行政管理学的学科发展。行政管理学科发展史上的代表性人物与观点。第二章 行政环境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了解行政环境的分类。明确宏观环境、组织环境的内容。掌握行政环境的概念、特点;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主要内容: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文化、民族和宗教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重点与难点:行政

4、系统与行政环境及其互动的内涵与原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行政系统与环境的互动,行政经济环境的复杂性,政治经济的互动与交错,行政文化环境的丰富性。第三章 行政职能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了解行政职能的作用。明确行政职能的分类;政府经济职能与作用。掌握行政职能的概念、特点及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主要内容:行政职能概述;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转轨时期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 重点与难点: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发展演变,改革以来我国政府的职能变化。政府职能变化的阶段划分与社会推动因素。第四章 行政组织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了解行政组织理论;建国以来中国行政组织的沿革。明确行

5、政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行政组织的结构与功能;中国行政组织的地位与职权。掌握行政组织的概念、特征、类型和要素。主要内容:行政组织概述;行政组织理论;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重点与难点:行政组织的理论演变,行政组织的实践。第五章 行政领导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了解行政领导的功能;行政领导者的群体结构。明确行政领导者的权力来源;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类型、素质与能力。掌握行政领导的涵义与能力。掌握行政领导的涵义、特点、职位、权力与责任。主要内容:行政领导概述;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行政领导制度;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和艺术;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及其优化;公共领导:行政领导的发展趋向。

6、重点与难点:行政领导分析的不同角度,职、权、责、利的关系;下属与领导的关系。行政领导分析的理论视角。第六章 人事行政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了解现代人事行政发展的主要趋势;职位分类。明确人事行政的概念;人事行政的原则。掌握国家公务人员的任用和调配;国家公务人员的更新和激励;国家公务人员的行为调控。主要内容:人事管理、人事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当代人事行政的变革。重点与难点: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的相关规定及原理。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知识与概念,我国公务员制度与政治体制的交织。第七章 行政决策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了解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行政决策体制

7、、基本原则和程序。掌握行政决策的概念、特点与种类。主要内容:决策过程;政策分析的方法。重点与难点:决策过程的主要阶段,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政策分析的角度、程序和方法。第八章 公共预算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 了解公共预算的特点和作用。理解我国公共预算的过程;掌握公共预算的概念。主要内容:公共预算概述;我国的预算改革;我国预算过程中预算的参与者、职能与预算周期;预算编制与审批;预算执行;政府决算。重点与难点:公共预算的内涵,我国预算改革的主要内容,预算周期,相关机构的预算权限。教学难点:预算改革后的权限调整和趋势。第九章 行政伦理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了解伦理的内涵;理解行政伦

8、理的含义;掌握行政伦理的概念以及行政伦理的结构和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主要内容:行政伦理概述;行政伦理的结构与内容;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重点与难点:规范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关系。伦理、文化、制度等的关系,规范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关系。第十章 行政法治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 了解依法行政的历史背景;理解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意义;掌握行政法治的含义和要求。主要内容:行政法治概述;行政立法;我国行政管理的法治化。重点与难点:行政法治的精髓或本质,行政法治相关概念的规范化。行政效率与程序正义;我国行政管理法治化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关系。第十一章 行政监督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了

9、解行政监督的意义;理解权力制约理论;掌握行政监督的含义、要求以及国内外行政监督的实践经验。主要内容:行政权力制约的基本理论;行政监督体系;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完善。 重点与难点:权力制约的经典理论,我国行政监督的实践。权力制衡和集权需要的矛盾。 第十二章 公共危机管理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了解公共危机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公共危机管理内在要求;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类型和体制。主要内容:公共危机管理概述;公共危机管理的体制;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重点与难点:公共危机的主要类型,公共危机管理的阶段划分,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意涵。公共危机的类型,公共危机管理的阶段,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第十三

10、章 行政效率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了解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测量行政效率的必要性。明确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行政效率测量的涵义与标准。掌握行政效率的涵义、测量方法与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主要内容:行政效率概述;政府部门绩效计划与实施;政府部门绩效考核;政府部门绩效反馈与改进;中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重点与难点: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的类型、特点,绩效考核的应用。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的特点。第十四章 行政方法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了解传统行政方法;掌握行政方法的作用、现代行政方法;熟练掌握行政方法的含义与特点。主要内容:行政方法的含义、特点和作用;传统行政方法;现代行政方法。传统行政方

11、法和现代行政方法的具体操作方式方法。重点与难点:掌握传统行政方法和现代行政方法的具体区别,熟悉传统行政方法和现代行政方法的具体实践。第十五章 机关管理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 了解机关管理的意义;理解办公室工作的性质和要求;掌握后勤管理的内容。主要内容:办公室工作的性质与任务;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后勤管理的重要意义与主要内容;后勤管理体制改革。重点与难点:办公室工作的性质,后勤管理的性质,后期管理体制改革探讨。机关管理的特点。第十六章 行政改革与发展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 了解行政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理解各国行政变革的主要内容;掌握行政改革最新的理论成果。主要内容:行政改革概述;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重点与难点: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轨迹,我国行政改革的轨迹。行政改革的理论依据或原理。八、成绩考核平时成绩:占20(主要考察学习态度、课堂发言、讨论、作业等方面)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60九、教材1、教材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黄达强、刘怡昌主编。2、参考书目1张国庆,公共行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2罗森布罗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3海迪,比较公共行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