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组胺脱硫操作规程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09012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位组胺脱硫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位组胺脱硫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位组胺脱硫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位组胺脱硫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位组胺脱硫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位组胺脱硫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位组胺脱硫操作规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位 阻 胺 脱 硫操作规程 编制:李建昌 审核:李佩斌第一章岗位目的和任务本岗位任务是将变换气中的H2S及部分CO2脱除,为后工段提供合格的净化气。 第二章主要设备一览表(附后)净止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外形尺寸(mm)温度工作压力(Mpa)容积(m3)介质产地1脱硫塔3000L13404503390位阻胺液永济2液位控制罐3000L134045033124位阻胺液永济3闪蒸槽3000L134045003822位阻胺液永济4超重力机3000L13404503310位阻胺液永济5溶液换热器3000L13404115503301645m2位阻胺液永济6贫液冷却器3000L134048030330321

2、0m2位阻胺液循环冷却水永济7再沸器3000L134041150 102397m2位阻胺液蒸汽永济8再生气冷却器3000L1340495300 0303200m2再生气循环冷却水永济9再生气分离器3000L1340430003再生气旧设备10贮槽3000L1340435常压69位阻胺液自制11再生塔3000L134041180192位阻胺液永济第三章 工艺流程概述从变换系统来的变换气压力为3.0MPa,总量约52000Nm3/h,首先进入超重力机,经超重力机部分脱硫后,进入脱硫塔下部,与从该塔上部入塔的贫液逆流接触,气体中的H2S被溶液吸收。出塔净化气H2S含量小于10mg/Nm3,去脱硫工序

3、。从吸收塔底出来的富液减压后,经贫富液换热器换热,进入富液闪蒸槽,在0.4 MPa的压力下,将溶液中的H2、CO、及部分CO2闪蒸出来,闪蒸气送至一分厂气柜。闪蒸后的富液经进一步减压后,进入溶液换热器与再生塔底出来的118的贫液换热后进入再生塔上部。溶液在再生塔内经过两段填料后,进入蒸汽再沸器加热再生成为贫液,从再生塔底引出的贫液进入贫富液换热器换热,换热后的贫液,经贫液泵加压,进入贫液冷却器冷却至48以下,其中约75m3/h贫液送往超重力机部分脱硫,另外约60m3/h贫液进入吸收塔上部。出再生塔顶的再生气经CO2冷却器和分离器冷却分离出冷凝水后,送往络合铁脱硫工序。冷凝水至地下槽经液下泵送回

4、再生塔下部。第四章 正常工艺指标3.1 流量入吸收塔变换气气量 Nm3/h(干基) 52000入吸收塔上段溶液量 m3/h 60入超重力机溶液量 m3/h 753.2 温度 入吸收塔变换气 40 出吸收塔净化气 48入吸收塔贫液 48 入超重力机贫液 48再生塔底溶液 118 闪蒸槽溶液 503.3 压力 Mpa入吸收塔变换气 3.0 出吸收塔净化气 3.0入溶液煮沸器蒸气 0.4 再生塔底 0.09再生塔顶 0.07 闪蒸槽 0.43.4 液位 吸收塔 1/3 2/3 闪蒸槽 1/3 2/3再生塔 1/3 2/33.5 分析 溶液总胺 400g/l 缓蚀剂 1g/l 吸收塔出口H2S 10m

5、 g/Nm3 贫液酸气 3l/l第五章 原始开车水、气、汽、联动试车:1.1 联动试车的目的:(1)、在单体试车的基础上,继续考核静置设备、动力设备和管道工程的安装质量。(2)、考核全工程各工艺环节是否畅通平衡,有无故障存在及各操作点互相有无影响。(3)、考核主要指示仪表,控制仪表的安装、调试质量。1.2 联动试车应具备的条件:(1)、填料冲洗干净并装入系统,工程安装应全部完毕,现场清理干净,无杂物堆放。(2)、单体试车合格,处于备用状态。(3)、系统设备和管道清理,吹洗合格,系统试压、试漏合格。(4)、指示、控制仪表的安装、调试基本完毕,所有的电源电器验收合格。(5)、汽、气、水及仪表气源已

6、送往本工段。(6)、各消防器材,安全措施均完备、照明充足。1.3 联动试车的准备工作:(1)、查看系统清理、吹洗、试压、单体试车是否合格,在这中间发现的问题是否已解决。(2)、查看各管道及阀门的连接是否有错位,试压时上的盲板是否已拆除,并将法兰复原上紧。(3)、查看所有动力设备的润滑油、冷却水、电源等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设备本身是否处于可应用的良好状态。(4)、与仪表人员联系,在试车中哪些仪表能启用,哪些仪表不能启用,不能启用的仪表要挂上“不能启用”的牌子并加保护。(5)、由车间指定好试车的班组(班组人员应经过操作培训),由开车负责人作开车的详细说明。1.4 联动开车操作步骤:1.4.1试压、查

7、漏:设备和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试压试漏工作。、 试压:用试压泵将水注入吸收系统,压力维持在5.2MPa,保持2030分钟。全面的对设备、管道进行检查有无裂纹和漏水、出汗等现象,若无上述现象且压力表指针不下降则试压合格。、 试漏:用压缩空气加压到5.2MPa,然后检查设备管道的密闭性。24小时泄漏量0.2%为合格。1.4.2清扫和吹除:、 清扫:凡是能进去人的设备都应该进去人,清扫系统安装完毕后,对脱硫塔、闪蒸罐、再生塔和换热器内壁进行清洗和打扫,用喷砂的方法除去设备内壁沙子、铁屑、焊渣、木棒、水垢等杂物。 、 吹扫:凡是不能进去人的设备和管道应该进行吹除。这一项工作可以与试压试漏工作同时进

8、行。1.4.3 单体试车脱硫泵、补液泵等应按各泵的操作规程进行单体试车,先进行空负荷,然后加到满负荷运转。1.5 水、气、汽、联动试车:吸收塔充压至0.7MPa,闪蒸罐充压至0.5MPa,把地下槽内注满水,启动补液泵,建立再生塔高液位;然后开启脱硫泵建立脱硫塔液位,开启富液减压阀,将脱硫塔内水送至闪蒸罐,再开启闪蒸罐减压阀,将水送至再生塔,如此建立系统水循环。在循环过程中应检查仪表是否灵敏、准确。并开蒸汽煮沸器的进气阀,将水加至9098,温度到后,可以视情况边排放、边循环,直至排放的水清洁为止,一般须48小时左右。2 设备清洗在开车前必须进行清洗,以除油、除锈,并除去其它使溶液起泡的物质,尽量

9、保持脱碳系统干净,防止溶液污染,减少溶液起泡,这对设备的防腐和保持正常的操作都是很重要的。2.1水洗 水洗的目的是清洗掉设备内大的杂质和铁锈。水洗一般与水、气、汽、联动试车同时进行。2.1.1 冷水单塔冲洗首先清洗溶液贮槽和地下槽,用脱硫泵将脱盐水打至吸收塔,冲洗脱硫塔,洗涤水由塔底导淋排放。脱硫塔洗完后,用脱硫泵将脱盐水打至吸收塔,开启富液减压阀,冲洗闪蒸罐,洗涤水由罐底导淋排放。闪蒸罐冲洗后,用脱硫泵将脱盐水打至吸收塔,开启富液减压阀和闪蒸罐,减压阀,冲洗再生塔,洗涤水从再生塔塔底导淋排放。两塔冲洗时,清洗水必须不断补充,不断排放,并经常清理泵进口过滤网,在冲洗过程中,根据流程特点,同时对

10、管道、换热器和分离器单独进行冲洗。冷水冲洗时间不定,直至排出的污水与新补充的水无区别为止。水洗时应注意: 管线上的孔板、测温元件、仪表、调节阀、过滤器、疏水器等应在水洗前拆除,水洗合格后复位。 水泵入口无粗滤器的,应加装临时粗滤器。 循环水洗完成后,相应的设备,如脱硫塔、再生塔、换热器和各种储罐等应打开进行检查并人工清除可能沉淀的固体杂物。2.1.2热水洗冷水冲洗结束后,系统水不要排放,建立水循环流程为正常的循环流程,补充脱盐水,维持两塔液位稳定。然后用煮沸器间接加热循环水,温度提至9598(小于100不沸腾),进行热水循环清洗。热水循环应控制好温度,在温度稳定下,采用连续排污的方法,直到循环

11、水浑浊度小于100ppm(无悬浮物,水清洁),热水洗结束,停止循环,将各低点导淋排放干净。热水循环清洗时间约为48小时。2.2第一次碱洗碱洗是水洗后的一个重要步骤。为了除去设备内重垢。在碱洗过程中的分析频率为4小时一次,分析项目为:溶液碱度、铁离子浓度、清洗水的PH值、泡沫高度及消泡时间。由地下槽配制成3%Na2CO3溶液打入地下槽,然后经溶液泵打入再生塔,与热水循环一样,建立碱液循环,用煮沸器给碱液加热,把碱液温度提高到9095,进行循环洗涤,测定PH、碱度、油分值稳定后,排放废碱液。循环操作时间约为24小时。碱洗结束,把碱液从低点导淋出系统,碱液全部排放完毕,用水冲洗干净。 2.3酸洗以2

12、%草酸+0.1%乌落托品清洗6小时,溶液温度80。酸洗结束后,把酸液全部排出系统,用水冲洗干净。2.4第二次碱洗 用5% Na2CO3溶液开始加热循环清洗,工艺操作条件:过程与第一次碱洗相同,第二次碱洗时间约为24小时,碱洗结束后,把碱液全部排出系统。碱洗注意事项:(1)碱洗过程中,Na2CO3浓度在5%左右,低于4%应补碱,否则碱洗效果降低,高于6%应加水,以防止碱蚀。操作温度应控制在9095,低于90碱洗效果差。(2)碱洗后排放溶液必须彻底,这样碱洗后的PH才能很快接近脱盐水的指标,否则要拖延时间。(3)碱洗酸洗所排出的废液必须进行处理,一般采用“中和法”处理,达到PH为7左右才能从装置废

13、水排放口排放,避免严重污染。2.5脱盐水洗第二次碱洗结束后,用脱盐水进行冲洗,要求这次冲洗更为严格彻底,冲洗时间约12小时,首先进行4小时单塔冲洗,然后进行8小时连续排放循环冲洗,水洗指标排放水浑浊度小于10PPm,PH接近脱盐水,否则要延长时间。脱盐水洗结束后即可进行溶液配制,开始防腐。3 溶液的制备3.1制备溶液前的准备(1)将溶液贮槽、地下槽清洗干净,用水冲、布擦,经检查合格为止。(2)将各泵入口的滤网拆除,恢复原来的滤网并装好。(3)机械过滤器装入滤芯。(4)系统排放干净后导淋检查关闭。(5)系统必须进行置换,使其中的氧含量0.5%为合格。3.2 溶液制备在地下槽中分批加入脱盐水和复合胺溶剂,配制总胺30%的溶液,并加入缓蚀剂至1g/。用泵打入贮槽准备设备防腐。4 开车前的设备防腐4.1设备防腐为了减少溶液对设备表面的腐蚀,防止铁离子积累过多污染溶液,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需要进行设备的防腐,以形成防腐膜,这一项工序应紧接在化学清洗后立即进行。用贫液泵将配制的溶液打入吸收塔,至吸收塔高液位后,将吸收塔底的溶液打入再生塔,至两塔具有一定的液位高度,建立起全系统的循环,保持两塔的液位稳定,用煮沸器加热溶液,使溶液温度维持在95,在此温度下循环72小时。在循环操作时,每隔4小时分析一次溶液和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