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学习篇担改革重担学习心得与学习准则和条例心得合集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08843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严三实学习篇担改革重担学习心得与学习准则和条例心得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严三实学习篇担改革重担学习心得与学习准则和条例心得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严三实学习篇担改革重担学习心得与学习准则和条例心得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严三实学习篇担改革重担学习心得与学习准则和条例心得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严三实学习篇担改革重担学习心得与学习准则和条例心得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严三实学习篇担改革重担学习心得与学习准则和条例心得合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严三实学习篇担改革重担学习心得与学习准则和条例心得合集学习准则和条例心得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出台后,市教育局纪委立即对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做出部署,组织我系统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上。一是提高认识,时刻拧紧党规党纪的“准绳”。学习、宣传、贯彻好两项法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在党和教育事业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不断增强学习执行的自觉性。时刻以两部党内法规为准绳,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以自觉践行的实际行动凝聚党心、赢得民心。二是把握内涵,时刻牢记党规党纪的“紧箍”。修订后的准则更为精炼,以党章作为根本遵循,紧

2、紧围绕廉洁自律,集中体现党的性质、宗旨,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做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确保各项规定牢记于心,不触底线、不越红线,坚决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权威性。三是领会意义,时刻绷住党规党纪的“总弦”。修订后的准则和条例,贯穿着“全面”与“从严”两个关键词,为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了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做为教育系统的纪检干部,更要发挥表率作用,切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敢于负责、敢于较真,坚决同一切违反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始终不忘宗旨,永葆共产党人的青春。三严三实学习篇担改革重担学习心得习近平总书记

3、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中,严以用权直指领导干部作风的核心。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用权就能为民谋利,为民造福;滥用权力就会损害群众权益,败坏党和政府形象。只有严以用权,才能不逾规矩。严以用权,要用之为公。常言道“公生明、廉生威”,古人云“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强调的都是用权为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官越大、权越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就越重,越应该做出成绩。用权为“公”还是为“私”,向来是区别当“公仆”与做“老爷”的

4、分水岭,鉴别清官与赃官的试金石。今天,更是检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行使权力、宗旨观念强弱的显著标志。自古以来的历史说明,为官只要用权为“公”,就会得到人民的称赞和尊重,否则,就会让群众不耻和诟病。严以用权,要行之有规。权力的边界就是法制,权力运行要遵循法律的轨迹,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任何级别的领导干部都没有法外之权。简政放权,削减行政审批事项,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进,都是为了让权力之手规矩起来。要加快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界定每个职能部门及每个岗位职责与权力边界,规范和明确权力运行程序、环节、过程、责任,而且要做到可执行、可考核、可问责。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5、并要让“笼子”通上“高压电”,坚持制度面前没有特权,不管什么人,“出笼”必受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常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时刻警示和告诫自己。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只有不踩“黄线”、不越“红线”,才能担负起执政为民的重任。严以用权,要用之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古代封建士大夫尚有如此忧民的朴素情怀,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人,更应甘当人民公仆。要树立“权为民所赋”的意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把民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严以用权,不僭越,守规矩,从里里外外规范权力运行,让领导干部掌权不迷失,方能顺民众之所愿,应民心之所盼,以过硬作风,担改革重担,增进人民福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