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入学常规第一课(参考材料)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8082426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新生入学常规第一课(参考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新生入学常规第一课(参考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新生入学常规第一课(参考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新生入学常规第一课(参考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新生入学常规第一课(参考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新生入学常规第一课(参考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新生入学常规第一课(参考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新生入学常规第一课(参考材料)一、谈话揭题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自己的姓名,另一个就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小学生。跟老师读我是小学生了。当小学生高兴吗?当了小学生,说明你们已经长大,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这是光荣的。二、认识校名、年级、班级谁知道,我们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在什么路上?教师边画边讲年级与班级。说一说:我是()小学()年级()班的小学生。三、自我介绍我们这个班有()个小朋友。大家今后要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那就得互相认识-下。1示范引路。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2同桌互相介绍。3介绍爱好。小朋友都有许多爱好,有的爱唱歌,

2、有的爱跳舞,有的爱画画,有的爱讲故事,还有的爱下棋。谁能把自己的爱好大声地向大家介绍一下?(1)连起来作介绍。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自己喜欢什么连起来讲给全班小朋友听。讲的时候人要站正,声音要响亮,说话要清楚,用普通话讲。(2)开火车介绍,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好。4说说当小学生的愿望。四、早上到校问好及读书姿势1.要问老师好2.要立刻进教室读书。3.读书姿势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五、做操认真勤锻炼排队快静齐,行进不讲话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1我们一年级小朋友没有挂红领巾,升国旗的时候要立正,行注目礼,小眼睛一直看着国旗升到旗杆上。2练说话:升国旗的

3、时候,我们要立正敬礼。(指名说,同桌互说)3你听到了什么?这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4学生练习升国旗时行注目礼(奏国歌)(两人示范,同桌互查,全体练习)六、学习注意事项课前准备要做好儿歌铃声响,进课堂,课本铅笔放得好,静等老师来上课,比比哪个坐得好。上课起立1、上课了要起立向老师问好,回答老师问题也要起立。立要直,而且动作要轻快。2、练习上课铃响:学生起立,师生问好,坐下的动作。上课要求1)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走动,有问题举手发言。2)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发言时声音要洪亮。儿歌铃声响,进课堂。小小脚,并并拢。小小手,自然放。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认真听,勤动脑,多提问。用眼睛眼睛眼

4、睛很重要,学好本领少不了。老师讲课看老师,同学发言看同学。看图看书要仔细,边看边想动脑筋。认认真真学本领,学会用眼顶要紧用耳朵老师讲课用心听,同学回答仔细听。边听边想动脑筋,认认真真学本领。上课专心听 发言先举手讨论:我们会用眼睛也会用耳朵,上课想发言应怎么做?归纳:要想发言先举手,得到老师同意后,起立站正大声讲。没有请到,就放下手,认真听别人讲。这是对老师、同学尊重和有礼貌的表现。示范举手。小朋友写字、翻书用右手,举手应该用左手。左手臂肘抵课桌,左手举起,五指并拢,手放下时不发出声响。举手姿势训练,教师巡视,纠正动作。小试验明理。教师请坐在前排、发言比较轻的学生讲一句话,请后排同学讲讲是否听

5、清楚。得出结论:上课时老师请你发言,就应当迅速起立,大声回答声音一定要响亮。出示儿歌,请学生跟老师念: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一句一句讲,要讲普通话。课后要求:1)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2)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及时进行复习,不懂就问。3)对即将学习的新内容进行预习。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学习,不仅要读书,还要写字。写字姿势很重要,姿势不正确,字就写不好,时间长了,视力就会变差,身体也会长不好。写字姿势人坐正,身体坐直。把书本放平。拿起笔(握笔)手离笔尖一寸。一寸是多少呢?一寸相当于老师两个手指并拢时的宽度。对同学们来说,差不多三个指头并拢那么宽。(试量一下)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放

6、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笔杆靠在虎口的位置(教师演示)。另外,无名指和小指钩起来,垫在中指下面。(重复两次)眼离书本一尺。把文具盒竖起来,放在书本与眼睛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胸离桌边一拳。握紧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边和前胸的中间。师生一起边说边做。学生训练,教师巡视,一一纠正,并请姿势较好的学生上讲台示范。出示儿歌,教师领读:写字姿势要端正,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写字认真要工整。七、课间安全牢记心儿歌下课铃响两件事一要做好课前事二要立即上厕所时间足够不用跑游戏玩耍不走远团结友爱守秩序课间安全牢记心铃声一响进教室八、放学排队盛泽镇中心小学一年级新生常规要求一年级学生踏入校门,

7、开始了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生活阶段。他们对学校生活感到新鲜好奇,但自制力较差,还保留着幼儿好玩、多动的特点,对学校的制度要求不熟悉、不习惯,其行为也往往单以兴趣出发,专注性、持续性较差,许多行为还带有感情冲动和模仿的特点,因此,为了使新生尽快适应新的教育环境,进入学生角色,有必要帮助他们认识集体、认识学校,初步树立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教育学生按以下要求去做。 一、课堂教学常规教育。 1、学生每天必须按时到校,早晨到校后应在教师里读书,并按时认真上好晨读和自习课。不随便下位,不转脸谈笑、玩耍,不影响他人学习。班干部要认真大胆地负责好本班的纪律,有事向老师汇报。 2、下

8、课后,及时去厕所。预备铃响后,学生应立即进入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并将本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整齐地放在课桌左前方,静候老师上课。值日生在课前擦好黑板,保持讲台整洁。 3、上课铃响后,老师进入教室宣布上课,班长喊“起立”,全班同学迅速站好,师生互相问好,班长喊坐下。若上课后迟到进教室时,必须在教室门口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再进入教室就座,并保持动作较快,不慌张。 4、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应先举手,老师指定到的同学起立站好,回答要声音响亮,语句流利;发言完毕,经老师允许后再坐下。上课时不能随便借、拿别人的东西,不准扭头交谈。在室内,冬天不带大围巾、手套,夏天不

9、使用扇子。上体育课要穿运动服、运动鞋。到音乐、体育等专科教师上课时,应提前到达活动教室或操场,按指定位置就坐或排队。5、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读书时应挺直身体坐、立好,看准字再读,不拖长腔,不丢字、添字;写字时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手握笔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不歪头、不斜身子,不趴在桌子上写字。 6、下课后,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全班同学迅速立正站好,老师问礼“同学们再见”,学生回礼“老师再见”,待老师走出教室再离开座位活动。 二、课余活动常规教育。 7、平时见到老师或同学应主动问好。进校门时不纠缠家长,自己进校园,并及时进入自己的教室。 8、课下不在教室、楼道内猛跑

10、猛跳、踢球、玩沙包,要到教学楼外做一些有益的活动。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乱摸电器开关,不玩弹弓、扎刀、玩具子弹枪等东西,上下楼不拥挤,注意安全。 9、爱护花草树木、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设施,不践踏草坪,不乱摘乱折花木,见到地面有杂物应主动清理。 10、认真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严肃认真地参加升旗仪式,升国旗时少先队员行队礼,其它同学行注目礼,尽快学会唱国歌。按时认真参加班级、年级或学校组织、安排的学习、集会及教育活动。开大会时应遵守纪律,听从指挥,认真听讲。 11、未经允许,不乱拿别人的学习用品,不乱摸收录机、投影仪、教竿等教学用具。 12、科学安排时间,放学后按时站队回家,离开教室时自

11、觉关好门窗玻璃,回家路上自觉听从路队长及旗手的指挥,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 三、生活、礼仪常规教育。 13、学生每天起床后应自己穿衣服、鞋袜,自己收拾好床铺和学习用品,并自己刷牙、洗脸、吃早餐。穿着整洁、朴素、大方,不和别人比吃穿。14、待人应该热情大方,会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进入他人房间应先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粗话。 15、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不任性,外出、回家要和家长打招呼,做人诚实,不说脏话,有错能改。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的衣物、用品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刷餐具等简单的家务劳动。 16

12、、讲究卫生,勤洗澡、剪指甲,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在墙上乱涂乱画,果皮、纸屑、饮料盒等要扔进果皮箱。自觉认真地做值日,认真打扫教室、走廊和包洁区的卫生,要将垃圾倒入垃圾袋,并在课间经常检查,随时清理。 四、社会公德常规教育。 17、爱护花草、树木、庄稼、桌凳、宣传栏,门窗玻璃等公共财物,爱惜学习用品,不浪费粮食,不买小摊贩的零食带入学校吃。不挑吃穿、不乱花钱。 18、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和校园内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在建筑工地、公路上、深水井旁等危险处玩耍,不攀墙、爬门、上树,不玩火,不乱接触电器开关,电线等,处处注意安全。 19、不乱翻、乱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损坏别人的东西要赔,拾到东西要交给失主或老师。 20、发现不讲卫生违反纪律的同学应及时制止,劝其改正,不听劝告的应报告老师或值周的同学。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