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伍-海绵城市建设多专业协作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8079406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3.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伍-海绵城市建设多专业协作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车伍-海绵城市建设多专业协作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车伍-海绵城市建设多专业协作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车伍-海绵城市建设多专业协作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车伍-海绵城市建设多专业协作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伍-海绵城市建设多专业协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伍-海绵城市建设多专业协作(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 -多专业协作多专业协作 车车 伍伍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城市雨水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雨水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国内外案例 多专业协作 困难和挑战 海绵城市的内涵 全国性城市内涝的严重影响-持续性! 深圳 北京 武汉 珠海 城市雨洪问题错综复杂、触目惊心,已成为制约城镇可 持续发展的“短板”! 国发23号文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建设工作的通知(2013) 中央和地方对排水和雨水问题给与高度重视: 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政策与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负责起草 国办发36号文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2013) 排水领域的第一部具有法

2、律效力的行政法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13) 亟需构建城镇可持续排水系统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习总书记讲话也提出要建设 “海绵城市”。 6 海绵城市核心:“渗、蓄、净、用、排” 多职能部门与建设主体;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传统的灰色雨水基础设施; 实现综合目标; 以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为主体的多专业协调; 理解: 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海绵城市的内涵与低影响开发的关系? 传统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的结合 源头、中途、末端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分区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分区 海绵城市的径流控制量要求 困难和挑战 开发强度大 城市土地稀缺 已建城区存量大 硬化/消

3、极景观 生态系统失衡 “海绵”城市? “水泥”城市? 城市弹性不足,难以 实现“水生态文明”,承载“美丽中国”之梦 排水(管道)系统欠债太多 大量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基础设施 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非常突出 灰色雨水排水设施明显的不足 应对水涝、污染、利用、城市环境与生态 现现 状状 提高标准,修编公式 修建或扩大泵站 修建大型调蓄池、调蓄管渠 “合改分”? 已建城市已建城市-分流制分流制/合流制合流制 传统的排水思路和方法 海绵功能的保护? 走老路 ? 新建城市(区)新建城市(区)-分流制分流制 排水规划、防洪规划、(雨水 利用规划)、道路规划、景观 规划/绿地规划 构建 雨洪控制利用综

4、合系统 编制 雨洪控制利用专项规划 在不同尺度、范围下实施 减轻城市洪涝压力; 控制城市径流污染; 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 改善城市水环境; 科学科学-现代化的管道技术和维护管理现代化的管道技术和维护管理 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调蓄池及建设隧道的可能 高投资、大工程 特殊的建设条件(香港截流山洪、发达国家CSO) 科学的方案评估慎重决策、因地制宜慎重决策、因地制宜 大型排水设施的选择与决策大型排水设施的选择与决策 “多功能公园” ?-优化方案 指南的跨专业要求! 规划 设计 建设 市政排水 道路 开放空间 全过程 对多专业的挑战给排水、规划、道路交通、园林景观、建筑 水工程师 城市规划师 道路工

5、程师 景观设计师 建筑师 共识+协作 海绵城市建设-LID雨水系统技术指南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已发布;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修编,征求意见稿已发布; 城市内涝防治技术规范新编,2014年完成。 城市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新编,2014年完成 建筑、小区及市政雨水利用工程设计规范(北京市地标,已发布) 其他专业相关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公园设计规范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道路设计规范 几个重要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几个重要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 但目前规范标准 缺乏道路与公园绿地的紧密联系, 如雨水设施的具体要 求,平面、竖向的衔接等 公园设计规范提到“沿道路部分需要协调标高,避免造成地表

6、 径流冲刷、污染;但在竖向控制一章中却没再具体提排水问题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修编 主要修编建议 鼓励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有效落实绿色建筑雨水专雨水专 项规划项规划 “节地和室外环境”应明确提出低影响开发原则和径流径流 总量控制总量控制要求 对建筑场地的雨水管理实施过程控制过程控制 各章节的相互呼应及逻辑呼应及逻辑关系 原标准存在的问题 缺少完善的径流控制评价内容,主要强调节水和雨水利用 标准关于雨水管理评价的结构设置有待于完善 章节章节 内容内容 4.节地与室外环境节地与室外环境 4.2评分项(评分项( 场地场地 设计与场地生态)设计与场地生态) 4.2.12充

7、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 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采取生态恢复措施, 充分利用表层土。 评价分值:3分 4.2.1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超超 过过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规划。并满足下列要求时: 1. 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滞蓄功能的绿地面积之和占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滞蓄功能的绿地面积之和占 总绿地面积的比例不小于总绿地面积的比例不小于30%,得3分;2.汇水面上的雨 水能合理、有效地汇入地面生态设施,并设置相应的截污、 消能、溢流措施,得3分;3.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 积的比例不小于积

8、的比例不小于50%,得3分。 评价分值:9分 4.2.15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径 流总量控制,且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满足下列要求: 55%=场地年雨水总量控制率场地年雨水总量控制率70%,得3分;70%=场场 地年雨水总量控制率地年雨水总量控制率=85%,得6分。 评价分值:6分 表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中采纳的我方修编建议 主要贡献 标准定位为雨水控制与利用(减排)雨水控制与利用(减排) 使术语及名词解释规范化术语及名词解释规范化,尽可能与国外一致,避免引 起歧义 统一核心计算方法及控制参数核心计算方法及控制参数的合理性、科学性推导及 验证 提倡绿色、生态措施绿

9、色、生态措施,尽可能全面的解决问题、降低投 资 前后呼应关系、逻辑关系等细节及结构完善细节及结构完善,补充条文 说明 标准定位不明确(利用or减排or削峰排水) 术语、概念及用法混乱(如初期雨水、调蓄等),英语表达不规范 基础计算及控制参数混乱或不严谨(如总体设施规模计算、调蓄池 计算、500立方米调蓄等) 过于依赖传统灰色工程性措施 存在上下文重复,结构及逻辑关系不够清晰 建筑、小区及市政雨水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大纲调整 概念补充(不全) 2.1.1雨水控制与利用雨水控制与利用 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harvest 也可称雨水(洪)管理和利用。指削减径流总量、峰值

10、及面源污染和收集回用雨水的 总称。包括 雨水滞蓄、收集回用和调节等。 2.1.2低影响开发(低影响开发(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 一种典型的以源头分散式管理为主,包括场地开发设计的管理体系,主要提倡模拟自 然条件,通 过在源头利用一些微型分散式生态技术措施,使区域开发后的水文特性与开发前一 致, 进而保证 将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 2.1.3雨水滞蓄雨水滞蓄 stormwater retention 在降雨期间滞留和蓄存部分雨水以增加雨水的下渗、蒸发和收集回用。 2.1.3收集回用收集回用 stormwater harvest 由雨水收集、储存、处理

11、及回用等组成的系统。 2.1.4雨水储存雨水储存 stormwater storage 在降雨期间 储存未经处理的雨水。 2.1.5雨水调节雨水调节 stormwater detention 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调节)一定量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值径流量、延 长排放时间 但不减少排放的总量。 2.1.6雨水调蓄雨水调蓄 stormwater detention, retention and storage 雨水滞蓄、储存和调节的统称。 2.2.7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unoff 通过人工强化的滞蓄入渗和收集回用

12、等措施(雨水调节除外),实现的一年内控制的 径流量占全 年径流总量的比例。 2.1.8设计雨量设计雨量 design rainfall depth 达到径流总量减排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值(日值)。 2.1.10流量径流系数流量径流系数 discharge runoff coefficient 某一时刻实际径流流量同该时刻的理论径流流量的比值。 2.1.11雨量径流系数雨量径流系数 pluviometric runoff coefficient 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 2.1.12综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 integrated runoff coeffi

13、cient 在总汇水面积上各种不同性质下垫面的径流系数的加权平均数值。 2.1.13初期径流初期径流 initial runoff 一场降雨初期产生一定厚度的降雨径流,通常指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的部分雨水。 核心计算及控制参数校核与推导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 60 70 75 80 85 90 设计控制雨量(设计控制雨量(mm) 14 19 22 26 32 41 设计雨量 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年径流总量减排的设计方法是通过多年(一般取近30年)降雨资 料统计数据,得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控制雨量(日值),可参照表4。 表4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雨量 hFW10 设施

14、规模计算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应满足建设区域内的年外排雨量径流年外排雨量径流 系数不大于系数不大于0.4,不小于,不小于0.15。 凡涉及绿地率指标要求的建设工程,绿地中至少应有绿地中至少应有50%作为用于调蓄 雨水的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或水体。 新建建设工程硬化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含)的项目,应配建雨水调 蓄设施,具体配建标准为:每万平米硬化面积配建不小于每万平米硬化面积配建不小于300m3 。 控制参数 英国道路SUDS手册(SUDS for Roads)中提出: 道路及其他交通运输相关不透水面(包括行车道、停车 场等)占据了城市不透水面积的70% 道路“城市病”的“罪魁

15、祸首” 大排水系统排放通道大排水系统排放通道 非设计通道(Default Pathways) 设计通道(Designed Pathways) 发达国家主要针对道路路面空间道路路面空间进行相应的设计与应用 在道路周边有空间条件时,也可利用空间建设地表沟渠地表沟渠 对特大暴雨必须有安排和交待! Detention basin DEX Roundabout (University of Abertay/SUDSNET) The Queen Marys Walk scheme The CiT y of Copenhagen Cloudburst Manage Ment Plan 2012 红线内外大开放空间(调蓄、排放、防涝) 3/19/2015 源头-LID技术应用 德国新建生态小区 赣州福寿沟 900年前,古代的智慧 地下排水沟渠与地上水塘相结合的蓄排系统 灰色与绿色的结合 “沟渠”“水塘” 福寿沟蓄排结合、多功能理念和方法与当代“可持续排水系统”很好地吻合 防洪排涝 雨水利用 改善环境 调节气候 副产业 赣州老城水塘 多功能性 福寿沟工作原理示意(车伍、乔梦曦) 各级政府、开发商、各大设计院 工程应用项目200余项 项目覆盖10个省份 显著的经济与社会、环境效益 34 国内的实践-应用项目分布(北京建筑大学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