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性别偏见与工作场合性骚扰态度的相关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807044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65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矛盾性别偏见与工作场合性骚扰态度的相关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矛盾性别偏见与工作场合性骚扰态度的相关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矛盾性别偏见与工作场合性骚扰态度的相关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矛盾性别偏见与工作场合性骚扰态度的相关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矛盾性别偏见与工作场合性骚扰态度的相关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矛盾性别偏见与工作场合性骚扰态度的相关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矛盾性别偏见与工作场合性骚扰态度的相关研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矛盾性别偏见与工作场合性骚扰态度的相关研究 姓名:徐荣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应用心理学 指导教师:陈志霞 20080529 I 摘摘 要要 矛盾性别偏见是 Glick 和 Fiske 等近来提出的一种性别偏见理论,他们认为性别 偏见应该包括敌意的性别偏见(hostile sexism, HS)与善意的性别偏见(benevolent sexism, BS)两类,前者是一种出于对女性敌对情感的偏见,往往通过贬损女性来证 明男性自己的权利,而后者则是一种主观上出于爱护女性的正面情感和积极态度, 通过特定的角色限制而对女性形成一种性别偏见态度,这种态度会导致男性的行

2、为 被视作是亲社会行为。而工作场合性骚扰是对一个古老问题的新称谓,指工作中不 受欢迎的、带有性色彩的行为。本研究在对矛盾性别偏见和工作场合性骚扰的相关 概念、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的基础上 ,采用问卷调查和多种统计分析方法, 对武汉 400 名大学生的矛盾性别偏见和工作场合性骚扰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实证 研究结果表明: (1)敌意性别偏见与性骚扰女性敌意态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善意性别偏见 与性骚扰一般善意态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2)敌意性别偏见与骚扰者责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受害者责备存在显著 正相关关系;善意性别偏见与骚扰者责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受害者责备存在 显著负相关关系。

3、 (3)敌意性别偏见与组织内向内策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善意性别偏见与寻 求公司外法律援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4)性骚扰一般善意态度与组织内向外策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性骚扰女性 敌意态度与组织内向内策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5)骚扰者责备态度与组织内向外策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组织内向内策 略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寻求公司外法律援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6)在受害者是违反传统性别角色的情境下,敌意性别偏见与骚扰者责备的负 相关关系、与受害者责备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明显。 关键词:关键词:敌意性别偏见 善意性别偏见 工作场合性骚扰 II Abstract Ambivalent sexis

4、m is a view of sexism includes two poles: hostile sexism (HS) and benevolent sexism (BS). HS is traditional sexism, involving antipathy toward women because they are regarded as weak and inferior to men. In contrast, BS is prosocial toward women, involving special treatment of them because they are

5、regarded as powerless and thus need to be supported, protected and nurtured. Sexual harassment in workplace is a new concept for an old problem, which is harassment or unwanted attention of a sexual nature in workplace. Based on the relevant concepts, theories and current situations at home and abro

6、ad of ambivalent sexism and sexual harassment in workplac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mbivalent sexism and attitudes toward sexual harassment in workplace of 400 students in Wuhan with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s and many kinds of statistics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drawn from this study are as fo

7、llows: (1) HS relates positively with hostile attitude toward women in sexual harassment; BS relates positively with general benevolent attitude toward women in sexual harassment. (2) HS relates negatively with harasser blame, but positively with victim blame; BS relates positively with harasser bla

8、me, but negatively with victim blame. (3) HS relates positively with internal strategies inside organizations; BS relates positively with seeking legal counsel outside organizations. (4) General benevolent attitude toward women in sexual harassment relates positively with external strategies inside

9、organizations; hostile attitude toward women in sexual harassment relates positively with internal strategies inside organizations. (5) Harasser blame relates positively with external strategies inside organizations, negatively with internal strategies inside organizations, and positively with seeki

10、ng legal counsel outside organizations. (6) When the victim violates role of traditional woman, HS relates more negatively with harasser blame, and more positively with victim blame. Key words: Hostile sexism Benevolent sexism Workplace sexual harassment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11、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年解

12、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1 1 导导 言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意义 工作场合性骚扰问题是一种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却经常被忽视的世界性社会问 题。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和争取妇女权利运动的发展,它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而这 一社会问题包含的复杂社会意义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而性骚扰作为一个具体的概 念,最早由美国女权主义者,密歇根大学教授凯瑟林麦金农于 1970 年提出。作为美 国最权威的法学思想家之一,麦金农的着眼点是对性骚扰诉诸司法主张,并专门研 究性侵害与性别平等的问题

13、。 而随着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以及 Gefland, Fitzgerald, Drasgow,以及 Gruber 等学者的研究,使得这一问题不再仅仅囿于司法方面的研究, 也逐渐进入了社会学,心理学方面的探索。一些学者认为,除了少量同性性骚扰和 女对男的性骚扰外,广义的异性性骚扰(男对女)是建立在不平等关系中的性别歧 视。他们的研究,以及性经验问卷(SEQ)和性骚扰总目(ISH)的出现,标志着发 展标准性骚扰测量的第一步,然而有关它们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还存在着很大的争 议,因此本文并不只是单纯谈论工作场合性骚扰。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问题一直是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早期的研究者一般将性别偏见或

14、性别歧视看作一种对女性 的敌对态度,但是 Glick 和 Fiske 等的研究指出性别偏见可能包括敌意的性别偏见 (hostile sexism, HS)和善意的性别偏见(benevolent sexism, BS)两类(Glick Begany Swin, Aikin, Hall Swin, Aikin, Hall Sakalli-Ugurlu Glick et al., 2004,etc) 。 1.2.3 矛盾性别偏见的研究现状矛盾性别偏见的研究现状 近年国外的一些研究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的性别偏见涉及婚恋关系、女性职业 生涯发展、女性形象、性骚扰和其他严重犯罪等不同领域有关女性的社会认知及

15、态 度的影响等方面。Beydogan 和 Karau 考察了家长制角色、HS 和 BS 与大学生对女性 管理人员态度的关系,结果显示,HS 而非 BS 与大学生对女性管理人员态度存在显 著相关, HS 高分者比低分者在对女性作为管理人员的赞成态度方面相对较低 (Eagly 亦即以威胁惩罚的方式,要求性行为或与性相关 7 的活动;5.性侵害(Sexual Assault):包括强暴及任何具有伤害性或虐待性的性行为 (Fitzgerald et al., 1995) 。 1.3.3 工作场合性骚扰的解释理论与模型、研究现状工作场合性骚扰的解释理论与模型、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外就有了很

16、多解释性骚扰的理论与模型,例如性经 验问卷-The Sexual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SEQ)是将性骚扰呈现为一种由性 别环境骚扰、非自愿的性关注和性强迫组成的三维构造,每一个维度都有多项指标。 这些由工作环境中非自愿的性关联行为所组成的“心理构造”就被称为是性骚扰。 问卷的回答划分成三因子或五因子法两种类型来测量性骚扰的发生(Fitzgerald et al., 1988; Gefland, Fitzgerald Fitzgerald, Hulin MacKinnon, 1979) 。近期的研究则将权力的概念定义为三方获得的权力,归因 权力和情境权力(Stringer et.al., 1990) 。这类因果模式是从组织内部资源分配(例如 机会构成、性别比率和组织规范等)角度来探讨,认为性骚扰在工作场合内更容易 发生。第三种因果模型则是从个人角度来解释,试图从骚扰者、非骚扰者、受害者 8 和非受害者的个体性格层面来解释性骚扰行为,相关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