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方法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08069885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方法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兰山小学,杨成凤,276000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 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 增强语感。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语感;深情朗读;语言积累 语感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因此,小学语 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表现在语文 教学中即是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

2、视语感的 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一、语感的定义 “语感”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 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 理解各种言语与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 这个语感的定义揭示了语 感的性质,使我们准确地把握了语感的本质特征,可以有效地实施语感教学,培 养学生的语感。本人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谈谈语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二、让学生深情朗读,触发他们的语感 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就是要以读为本,让书声朗朗进入课堂。尽可能多地 增加学生读书的机会,创设各种读书的情境,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让

3、学生有目 的地读,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逐步读出情、读出形、读出意、读出味、读出 神。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 陶。读出语感不是空洞地让学生这儿读出感情,那儿要读出语气,而是通过教师 精心的点拨,学生感悟、理解之后,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学生富有 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 三、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方法 根据语感培养的途径,我们共同来探讨语感培养的方法: 1.激活生活体验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 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 语感的培养,

4、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 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 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 “不了解一个字 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 单靠翻字典、 词典是不够的, 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 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 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 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 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 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

5、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 加深刻。” 2.在积累中培养语感 广泛阅读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同时涵盖了无声默读 与出声朗读两个方面,提倡阅览与诵读并重。阅览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 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 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一目十行的速读,主体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 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甚至包括标点符号)所构成的篇章 整体及其意义整体。主体在进行速读时,有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合代码, 而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 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有了速读作基

6、础,能促进广泛浏览。广泛浏览,能拓展阅 读范围,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厚积薄发,促进其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 力转化,从而形成语言直觉。 3.在训练中培养语感 语感训练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应该强化 语感训练。通过听读抄背讲写的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 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 基本方式。 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 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 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 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

7、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 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现,入情明理的。另外,吟 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哦 朗咏、诵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对学生的语言 感受能力的培养,不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有效教学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 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 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因此,教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体现语文学科特点,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高 素质语文人才而做出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