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文言文练习题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6898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五文言文练习题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必修五文言文练习题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必修五文言文练习题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必修五文言文练习题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必修五文言文练习题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五文言文练习题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五文言文练习题剖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情表,1.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门衰:家门衰微。祚(作)薄:福薄 B.外无期(机)、功强近之亲:功,指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人。这些都是同族关系较近的人。 C.茕茕孑立:无依无靠,孤孤单单。茕:孤单无援的样子。孑立:孤立无依。 D.形影相吊:吊:悼念。,2.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举臣秀才:举,举荐。秀才,科举院试考中后称秀才。 B.供养无主:供养祖母的事无人操持。 C.拜:授官或封爵。 D.除:任官,除去旧官任命新官。洗(鲜)马:也称“先马”,汉时为太子的属官,晋以后改掌图籍。,3.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 ),A.而刘夙婴疾病:婴,婴儿。 B.蓐:草席。 C.沐浴清化:受到晋朝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D.察臣孝廉:察,举荐。孝廉,汉代以后地方当局向朝廷推荐的人物,郡称孝廉。,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晚有儿息:子 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等到 未曾废离:停止 C、寻蒙国恩:寻找 除臣洗马:授与官职 D、刘病日笃:病重 不衿名节:自夸,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夙:早时。凶:不幸。)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鉴:借鉴) D、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

3、薄:浅薄。息:子。),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夙遭闵凶 A、 夙 夙兴以求,夜寐以思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B、区区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慈父见背 C、见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但以刘日薄西山 D、薄 薄田五十顷,7、下列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急于星火:像 B、臣之进退:取独 C、无以至今日:没有用来的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此,8、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臣具以表闻 谨拜表以闻 B、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荣举臣秀才 C、夙遭闵凶 愿陛下矜悯愚诚。 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上书乞骸骨,9、下列所选成语中“是”的含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4、是( ),例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A、是可忍,孰不可忍 B、唯命是从 C、是非曲直 D、实事求是,10、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夺项王天下者 舅夺母志 B、门衰祚薄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C、逮奉圣朝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D、辞不赴命 辞不就职,11、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不矜名节 未尝废离 愿陛下矜悯愚诚 A、两个“废”字相同,两个“衿”字不同。 B、两个“废”字相同,两个“衿”字也相同。 C、两个“废”字不同,两个“衿”字相同。 D、两个“废”字不同,两个“衿”字也不同。,12、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A

5、、至于成立 B、实为狼狈 C、臣之辛苦 D、举臣秀才,1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诏书切峻,责臣逋慢。,14、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A、今臣亡国贱俘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15、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 ),例句:拜臣郎中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急于星火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游 褒 禅 山 记,1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6、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17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18选出下列各句中“以”是介词的一项(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19下列句中“观”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B大王见臣列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2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7、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C火尚足以明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22选出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24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 所谓前洞也。 B.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

8、乐也。 D此余之所得也,25用“者也”表示判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表示单纯的判断,另一种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请按照这个说法,选出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的一项( )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C.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段太尉逸事状,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士卒无赖 无赖:横暴不守法纪 B辄奋击折人手足 手足:手和脚 C当务始终 始终:有始有终 D其与存者几何 几何:几人,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

9、一组是 ( ) A.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便可白公姥 B.因谕曰 因宾客至凛相如门谢罪 C.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 愿奉军以从 D.尚书固负若属耶 余固笑而不信也,28下列各句中“以”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 把 B以乱天子边事 用 C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 因为 D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而,29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率:率领 B. 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 已:已经 C. 罪且及副元帅 及:牵连 D吾疾作,愿留宿门下 作:工作,3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A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10、 B孝德震恐,召太尉曰 C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D顾叱左右曰,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 B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C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既来之,则安之 D罪且及副元帅不出,火且尽,鸿门宴,3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是( ) A、范增数目项王 瞋目视项王 B、 不然,籍何以至此 籍吏民,封府库 C、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D、 良乃入,具告沛公 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33、下列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妇女无所幸 B、

11、 素善留侯张良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不如因善遇之 C、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 距关,毋内诸侯 沛公脱身独骑 卫士欲止不内,34、下列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遣将守关者 B、 沛公军霸上 君安与项伯有故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范增数目项王 D、 与一生彘肩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欲与亚父,35、下列句中加线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沛公军霸上 常以身翼蔽沛公 范增数目项王 籍吏民,封府库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 爽心悦目 A、/ B、/ C、/ D、/,3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旦日飨士卒(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如同

12、)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而),37对下面加点人称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若入前为寿 (2)若属皆且为所虏 (3)公为我献之 (4)吾属今为之虏矣 (5)项伯杀人,臣活之 (6)会其怒,不敢献 A.(2)(4)/(1)(3)/(5)(6) B.(4)/(1)(2)/(3)(5)(6) C. /(1)(2)(3)/(4)(5)/(6) D.(3)(4)/(1)(2)/(5)(6),38对下面句子中“为”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1)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4)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5)约为婚姻 (6)若入前为寿 (

13、7)若属皆且为所虏 (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A.(1)/(2)(4)/(3)(8)/(5)/(6)/(7) B.(1)(5)/(2)(4)/(3)(8)/(6)/(7) C.(1)/(2)(4)/(3)(8)/(5)(6)/(7) D.(1)(5)/(2)(3)(4)(8)/(6)/(7),39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1)沛公军霸上 (2)素善留侯张良 (3)项伯杀人,臣活之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5)秋毫不敢有所近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7)范增数目项王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9)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10)常以身翼蔽沛公

14、(11)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1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14)此其志不在小 A(1)(7)(12)/(2)(5)(14)/(3)(8)/(4)(6)(9)(10)(11)(13) B(1)(7)/(2)(5)(14)/(3)(8)(12)/(4)(6)(9)(10)(13)/(11) C(1)(7)(12)/(2)(5)/(3)(8)/(4)(6)(9)(10)(13)(14)/(11) D(1)(7)/(2)(5)/(3)(8)(12)/(4)(6)(9)(10)(11)(13)/(14),40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此天子气也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亚父者,范增也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二、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翻译之。(每小题4分,其中指出类型1分,文言文中的句子类型主要指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 例:吾属今为之虏矣! 句子的类型:被动句 译:我们这些人现在将被他俘虏了!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句子的类型: 译: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子的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