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十章-个性心理特征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6847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第十章-个性心理特征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心理学-第十章-个性心理特征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心理学-第十章-个性心理特征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心理学-第十章-个性心理特征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心理学-第十章-个性心理特征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第十章-个性心理特征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第十章-个性心理特征剖析(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个性心理特征,第一节 能 力 第二节 气 质 第三节 性 格 课后作业,第一节 能力,一、能力概述 二、能力的个别差异 三、能力的测量 四、能力的形成和培养,课后练习,一、能力概述,(一)什么是能力 (二)能力的分类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什么是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和活动密切相关。一方面,能力在活动中发展并表现在活动之中。另一方面,从事某种活动必须以某种能力为前提。,能力的分类,1按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不同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按照活动中能力的创造性大小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按照能力的功能可把能力划分

2、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表现在能力、知识和技能属于不同的范畴和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两个方面。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表现在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和知识掌握技能的形成又有利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二、能力的个别差异,(一)能力类型的差异 (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超常儿童 低常儿童 (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人才早熟 中年成才 大器晚成,能力类型的差异,1知觉方面有分析型、综合型和分析综合型。 2记忆方面有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 3言语和思维方面有形象思维型、抽象思维型和中间型。,超常儿童,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明显

3、地超过同龄儿童的水平,或具有某种特殊才能,能创造性地完成某种或多种活动的儿童。国外心理学界把这种儿童称为天才儿童。,超常儿童,超常儿童具有以下心理特点:,认知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 思维敏捷,理解力强,有独创性; 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 感知觉敏锐,有良好的观察力; 进取心、自信心强,勤奋、好学,有坚持性。,低常儿童,低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并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弱智儿童或低能儿童。智商在70以下的,都可以称为低常。根据其智力落后的程度,智力低常分为迟钝、智愚和白痴三个等级,据抽样调查,我国的低常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3%。,人才早熟,人才早熟也叫能

4、力的早期表现或早慧,有些人在童年期就表现出某些方面较高的能力水平。,中年成才,中年是成才和创造发明的最佳年龄阶段。因为中年人年富力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感知敏锐、少保守。既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又有较丰富的基础知识、实际经验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大器晚成,有的人能力表现较晚,即“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来看,可能是早期不够努力,后来加倍勤奋学习造成的。从客观方面来看,可能是因为环境没有及时提供学习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或者是因为有些学科比较复杂,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才能取得一定成果。,三、能力的测量,能力测量是使用经过检验证明具有一定信度、效度、稳定性的标准化的

5、能力测量量表,来对一个人能力的发展水平及其倾向性加以鉴定,并用数值加以标志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说给一个人的能力发展水平和状况“指派数据”有一般能力测量、特殊能力测量和创造力测量。,一般能力测量,一般能力测量也叫智力测量,是用一定的智力测量量表来衡量人的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或手段。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有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量、韦克斯勒智力测量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特殊能力测量,特殊能力测量也叫专业能力测量,主要用来测定个体某方面特有的潜在能力。主要的特殊能力测量有音乐能力测量、美术能力测量、表演能力测量、数学能力测量、文书能力测量、机械能力测量、飞行能力测量、管理能力及其

6、它特殊能力的测量。特殊能力的测量主要用于职业定向指导、就业人员的筛选和安置及有特殊能力儿童的发现和培养。,创造能力测量,创造能力测量的内容不强调对现成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强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与超乎寻常的独特性。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创造力测验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发散性思维测验、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四、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一)能力的形成 遗传素质 环境与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能力的培养,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生理基础、自然前提和物质条件,它为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环境与教育,环境与教育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客观条件,它规定着能力

7、形成与发展的现实水平。,社会实践活动,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儿童智力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离不开人的自觉能动性。一个人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的能力就可能得到发展。,能力的培养,1重视早期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3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5根据能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第二节 气质,一、气质概述 二、气质的类型与测量 三、研究气质的意义,一、气质概述,(一)什么叫气质 (一)气质的生理机制 体液说 体型说 血型说 激素说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什

8、么叫气质,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稳定性、指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个人色彩。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气质具有天赋性,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体液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根据自己的医学实践,提出了“体液理论”,这是最早的有关气质的学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即黄胆汁(产生于肝脏)、血液(产生于心脏)、粘液(产生于脑)和黑胆汁(产生于胃)。根据人体内这四种体液的混合比例,哪一种占优势,就属于哪一种气质类型。一般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体型说,德国心理学家克瑞奇米尔根据对精

9、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提出按体型划分人的气质类型的理论。他把人的体型分成三类:肥胖型、瘦长型和筋骨型。认为体型决定人的气质特点。还认为三种体型与不同精神病的发病率有关。肥胖型的人较多出现狂躁症。瘦长型的人较多出现精神分裂症。筋骨型的人较多出现癫痫症。,血型说,日本学者古川竹二认为血型决定气质类型,可分为A型、O型、B型、AB型。,激素说,柏尔曼等人根据人的某种腺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把人分为甲状腺型、肾上腺型、脑垂体型、副甲状腺和性腺五种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的、稳定的组合,构成强、不

10、平衡型(兴奋型),强、平衡、灵活性(活泼型),强、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弱型(抑制型)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分别与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二、气质的类型与测量,(一)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鉴定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 气质类型的基本特征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二)气质类型的测量 观察法 条件反射法 测验法,鉴定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鉴定人的气质类型是对表现为心理特征的神经系统的感受性、耐受性、敏捷性、可塑性、兴奋性、倾向性等六个因素的特性进行鉴定。,胆汁质,属于兴奋而热烈的类型。这种气质类型的人,行为表现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敏捷果断、反应迅速强烈;但性急暴躁、任性、容易冲动。其显著特点是兴奋

11、性强、不平衡、外倾。,多血质,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这种气质类型的人,行为表现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思维敏锐、善于交际、适应性强、性格开朗、动作灵活;但往往粗心大意、情绪多变、兴趣易转移、轻率散慢等。其显著特点是灵活性强、外倾明显。,粘液质,属缄默而沉静的类型。这种气质类型的人,行为表现安静稳重、耐心谨慎、自信心强、善于克制、沉默寡言、反应缓慢、情绪隐蔽;但往往固执、保守、精神怠惰、缺乏生气、动作迟缓。其显著特点是安静、内倾。,抑郁质,属呆板而羞涩的类型。这种气质类型的人行为表现孤僻、自卑、羞怯、动作迟缓、反应缓慢、敏感多疑、情绪隐蔽而体验深刻;但感受性高,善于观察到别人不易察觉的细节,富于同情心

12、。其显著特点是敏感、孤僻、缺乏自信心、内倾。,大多数人的气质或近似于某种气质类型,或是多种气质类型的混合,即混合型。,气质类型的测量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观察者的言行表现,以了解其气质特点的一种方法。,气质类型的测量条件反射法,条件反射法是指在实验室里,运用一定的实验仪器对被试在形成或改变条件反射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神经活动特征进行观察记录,从而了解和确定其气质类型的方法,气质类型的测量测验法,运用气质调查表来测定人的气质类型,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研究气质的意义,有利于正确认识气质的本质属性,减少对气质类型的偏见。,气质反映一个人的自然属性,只表明一个人

13、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不涉及心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研究气质的意义,有利于正确认识气质类型的社会价值或意义,气质属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它不决定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也不决定人的性格、品德,更不能决定人的社会成就的大小。无论属于哪一种气质类型,都可以通过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研究气质的意义,有利于科学地认识气质的职业适应性,为职业选择和人才选拔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气质类型为从事某种工作或职业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和有利条件,也就是说气质具有一定的职业适应性。,研究气质的意义,有利于了解学生气质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

14、教学工作 1教师要正确对待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 2发扬气质类型的积极方面,培养良好的个 性品质。 3指导学生善于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第三节 性格,一、性格概述 二、性格的结构特征 三、 性格的类型 四、性格测量 五、性格的形成,一、性格概述,(一)什么是性格 (一)性格与能力、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能力 性格与气质,什么是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首先,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其次,性格是个体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最后,性格又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性格与能力,性格和能力是有区别的。能

15、力反映一个人的智慧特征,是决定心理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条件。性格则表现为人的活动指向什么,采取什么态度,怎样进行。 性格与能力的联系表现在能力影响着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性格也制约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性格与气质区别,性格与气质的区别表现在:首先,性格主要由天的因素决定,而气质主要由先天的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决定。其次,气质与性格相比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再次,气质反映一个人的自然实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反映一个人的社会实质,有好坏优劣之别。,性格与气质联系,性格与气质的联系表现在:首先,气质使性格带有某种独特的色彩。其次,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再次,性格对气质也产

16、生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的某些特征,使之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二、性格的结构特征,(一)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二)性格的理智特征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四)性格的的意志特征,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人对现实的态度体系是性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的性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对待社会、集体、他人态度的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在:在感知方面有被动感知型、主观观察型、详细罗列型和概括型等等。在想象方面有幻想型和现实型,主动想象型和被动想象型等等。在思维方面有独立思考型和盲目模仿型,灵活型与刻板型,创造型与保守型等等。,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性格的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表现在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