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选择(公司培训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8067160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选择(公司培训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三选择(公司培训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三选择(公司培训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三选择(公司培训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三选择(公司培训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选择(公司培训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选择(公司培训用)(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选择,福建平诚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如果你真的足够主动积极,愿意相信学习可以改变自己,并且愿意把自己所学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那么,今天将是你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第三选择”可以帮你:解决工作难题、面对孩子的问题、走出职业困境、帮客户解决问题、处理可能会打官司的问题,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听过今天的讲座后,“第3选择”创史人,史蒂芬.柯维,推动美国历史进程的25双手之一。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核心:主动积极,做影响圈,不做观众圈。 子曰:“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战争、社会、家庭等),一位父亲一夜之间奇迹般挽救了自己抑郁多年、几近自杀的女儿。 一对夫妻曾经彼

2、此无话可说,而今笑对过往艰辛。 一对单亲母子原来激烈对抗,现在重建理解与亲情。 一个团队将时代广场从藏污纳垢的场所打造成北美顶级观光胜地; 一位法官没有踏进法庭就迅速、和平地解决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环境诉讼。 ,“第三选择”可以让:,打或者逃; (与原始本能有关) 我赢或者你赢; 反抗或者忍受; 成功或者失败; 支持或者反对; 这两种选择的思维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大量的纷争和成本,我们每天都在忙于说服别人,打败别人,讨好别人或者教育别人。,什么是“第三选择”?,面对任何问题,普通人都会产生两种选择(第一选择和第二选择),我打败你;(第一选择) 你打败我;(第二选择) 咱们俩共同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并且

3、是对咱俩都有好处的;(第三选择) 可能吗?只一个苹果两人分,怎么第三选择?(头脑风暴) 第三选择不是来自两人各退一步(妥协),核心是创造力,来自于双方愿意一同创造。,什么是“第三选择”?,转折点 生命中充满着问题,其它你已厌倦的事情,或许你感到压抑,工作失衡,一门心思只想走捷径,也许你正看着下属能力平平而无计可施,或许你与父母、兄弟、子女的亲情早已疏远,或许你正不满公司的制度、不满你的上司或下属而内心愤怒,对解决人与人之间永无休止的冲突丧失希望,或许你正处于工作中与上司或同事之间的严重冲突中,我们如何迎接崭新的未来? 如何有能力马上开始实现你渴望的“高潮迭起”的生活,成就非凡,直至生命尽头?,

4、要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彻底改变思路 重要的原则,我相信它能改变你的生活,改变整个世界。,我们绝望、放弃或不情愿地妥协,我们协同,一起达成另一个更好的结局。 比如:一位母亲听说孩子的音乐课取消了,她怒气冲冲地找到老师想知道为什么。老师说原因是政府要求提高阅读和数学的时间。她本想抨击政府,但突然问了一个问题:肯定有办法让孩子们同时学习音乐和基础课。老师眨了眨眼睛说:当然,音乐包含着数学思维。于是,爱好音乐的家长和一个愿意研究的老师合作开发出了一系列通过音乐讲授基础课的课程。 这就是“第3选择”。(思考:第三选择非常重要的步骤是什么?中外的区别),那么,我们可以试试“第三选择”,当双方都赢,能

5、够共同创造出一种新局面,让彼此都感到满意时,才能做出合理决策。 思维模式: 我看到自己-我看到你-我找到你-我和你协同,“协同”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寻求“协同”原则、思维模式和步骤, 我的团队是好的,你的团队是坏的; 我的动机是纯粹的,你的动机至少是不纯的。 我的立场都和你对立; 几乎所有人都认同非此即彼的选择,于是有了各种对立 员工与管理层,孩子与家长,农村与城市,买家与卖家, 丈夫与妻子等等。 我们通过“协同”的原则达成“第3选择” 协同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决定放弃成见、迎接挑战的硕果。,大多数冲突都是以“你的”和“我的”来思考问题,掌控你的人是什么?你自己?情绪? 将自己看做一个有独立判

6、断力和行为能力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听起来很容易,但事实上我们常常只看到自己的身份和所代表的派别。常常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身不由己的。所以,遇到难题就会告诉自己“没办法,只能这样了”。这样轻易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你是无法看到自己的。 关于独立人格; 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作为一个人,永远都拥有“选择”的权利。 关于“无良症”,特点是什么?做任何事,都不认为是自己错的,伤害别人,都认为自己是委屈的。“干嘛老逼我这样!” 人应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被人伤害的域值应高。只有弱者才追求公平、面子、报复。,寻求协同思维模式,思维模式一:我看见自己。(主人翁何在?),视他人为“人”而非“物”。很多时候我们在

7、和他人打交道之前就已经给对方下了定义。“他是一个富二代”,“他是一个小人”,“他是一个奸商”,“他没什么文化”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身份,一种定义,甚至包含着仇恨和偏见。当你无法感知到对方和你一样是个“人”的时候,你永远不会想要和他探索“第3选择”。,寻求协同思维模式,思维模式二:我看见你。,面对冲突不是回避或自卫。当你与别人见解不同时,最好的应答是:“你不同意?我需要听听你的想法”。并切实采取行动。在这一步需要极强的倾听能力,尤其是双方情绪激动的时候,更需要能够学会同理心倾听。而不是急于反驳和争辩。 只要点头,情绪水平下降。,寻求协同思维模式,思维模式三:我找到你。(三言两语令对方情

8、绪缓和),找到一种更好的从未想到过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相互攻击的循环。在这一步当中需要很好地使用“头脑风暴”的工具,不要在创意的过程中过多的评判和争执,鼓励大家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直到能够满足双方的最基本需求。必须要相信能够找到第3选择,这一步才会有好的效果。 头脑风暴原则是什么?,寻求协同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四:我和你协同。,第一步:询问对方;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这是个革命性的问题,可以让对方减少防御,与你一同探索实验; 第二步:界定;双方讨论“更好”究竟意味着什么;把双方所需要的更好的基本条件都列举出来; 第三步:创造;双方共同努力,去探索和创造一个可以达成界定条件的第3选择;

9、 第四步:达成;当形成真正的第3选择时,协同各方会群情激奋,这时达成了协同。,创造协同的四个步骤,寻求协同思维模式,第一步:“我看到自己”,意思是具有自我意识-我已经自内心深处认识到我的动机、怀疑与偏见,我已经检验过我自己的设想,我已经准备好与你真诚相对。 第二步:接受、关怀、赞赏。“我看到你”,我视你为兄弟姐妹,真诚的朋友。 第三步:同理心,是指体会并真正理解别人是怎么的人,“我找到你”从而充分了解你的想法,而不是以批判你为目的。 第四步:找到能真正“双赢”的解决方案,“我和你协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灵愈合与成长的首要条件是 “真诚、真实、和谐” 我们伪装得越少,达成协同的机会就越大,职

10、场中有很多冲突,但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冲突的存在,而是我们总以错误的思维模式面对冲突。 两种选择思维对冲突的回应总是“对抗或逃避”,而协同型回应则是欢迎、喜悦、接触和发现。,如果一个人不会拉门而只会推门,那么他永远会被困在一扇没有上锁、向内开的房间里。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职场中的“第3选择”,一位员工把公司在做的“蠢事”告诉老板。普通领导听到的是“抱怨”,而协同型领导听到的则是“想法” 一位团队成员对项目经理说:“我们改变一下做事方法如何?”普通经理会认为:“她这是想教我怎么做事”,而协同型的经理则认为:“或许她有更好的意见”。 一位员工对他的团队领导说:“我就是没法跟*在一起工作.”普通的

11、领导认为:“又遇到了个性冲突问题”,协同型的领导认为:“有人在求救”。 一位新来的主管对原主管说:“我是来帮助你一起把团队建设好的。”普通的反应是:“他们认为我做的不好,让我来教训他,”协同型的是:“太好了,我可以从他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例如:,当员工要求加薪时,领导没有拒绝或者同意,而是说“多告诉我一些关于你的事”。(我看到你)员工不仅讲了自己的家庭情况还谈到了最近的工作和对客户的分析。领导帮助员工对客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委派员工负责更多的客户。员工感受到了领导对自己的尊重,并看到了工作的希望,而且,最终也提高了收入。公司并未因此遭受损失,提升了员工能力,获得了客户。 这一切源于领导的

12、第3选择思维,把员工当做人,而不是对手。领导愿意倾听,员工才愿意协同。双方充分沟通才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上司如何处理员工要求加薪,在婚姻中,关系的转变和密切的接触往往会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建立信任和忠诚需要几年时间,破坏它却只要几秒 社会上的很多问题都源于家庭,解决当然也要从家庭入手,家庭是社会中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机构 它是承诺、爱情、性格、社会责任以及个人责任的发源地,家庭中的“第3选择”,两个人结了婚,就有了创造“第3选择”的机会 每对夫妻都代表着独立的社会文化、信念、价值观、传统甚至是语言。 现在,这两种早已存在的文化之间产生一种协同作用,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这完全取决于这

13、对夫妻的心态。 如果他们把差异视为威胁,那么它将会是一个家庭的悲剧,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孩子。 相反,如果他们在差异中看到亮点,互相学习并探索对方的新奇和独特,他们的婚姻就会变得幸福美满。,珍惜彼此间的差异,如何把积累的矛盾关系转化成内心深处渴望的和谐亲密的关系?,如何经营一个拥有“第3选择”思维模式的婚姻和家庭?,我看到你,我找到你,我和你协同,直接要求女儿远离他的吸毒者朋友一定会引发大量争吵。父亲先让自己冷静下来,问女儿“告诉我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吧。”女儿说“你关心的只有你自己,你只不过不想有一个吸毒的女儿,因为那会让你没面子!”当然,女儿这样讲不公平,但父亲放下了关于公平的想法,而是说:“真

14、是难为你了。”过了一会,女儿说“我觉得很孤独,你们都很忙,我没有朋友,他俩是我唯一可以说话的人。” 这时你可以反驳,但这位父亲只是反映了女儿的情感“所以你真的很依赖他们俩。”女儿接着说了自己对于吸毒的看法,“他们吸毒的样子真可怕,我很担心他们”父亲说“看到你的朋友受苦,你一定很难受。”就这样,父亲和女儿逐渐达成协同,因为女儿说:“我不知道如果我也这样会怎样?” 孩子有时候说话是会伤人的,但你要知道他们的伤害只是针对他们的情绪而并非针对你。如果你针锋相对地反击,虽然寻求了公平,但丧失了获得第3选择的机会。,一位父亲如何处理女儿与吸毒者交往的事情,假如强迫他们服从,他们就会像所有不开心的客户那样愤

15、愤不平地屈服或者改变游戏规则 第3选择的教育 是学会做内心的领导者,如果学校不能让孩子们每天都有成就感,那么他会去别的方向取得胜利,学校的“第3选择”,我们相信,孩子们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的教育 第3选择的教育,是学会做领导者 我们所谈的领导力,是支配你自己人生的能力,成为朋友、家庭中的领导者,成为自己世界中积极性、创造性的力量 这样的成功是由内而外而不是由外而内的。 由外而内是次要成功,像好成绩,短期学术名声,赚大钱等 由内而外的是发现自己特长,尊重别人与自我的回报,做出独特的、创造性贡献,获得极大的满足,诚实,提供无私的服务。,释放孩子的潜力,世界因此而不同,校长没有把贫民窟的黑人孩

16、子看做潜在的犯罪分子,而是把他们当做同样有潜力的人。他立志帮助每一个学生成为自己的领导者。 他首先开始清除墙上的涂鸦,坚持了两年,“艺术家们”气馁了,校园恢复了清洁。 家长不来学校,他就要求教师去家访。很多老师因此离职,但他坚持这样做。离职时他会给老师们写推荐信(你很优秀,但和我们的价值观不一样)。(不合作也是双赢的一种形式) 他把学生分成20人一组,每组安排一个导师负责。不愿意做导师的教师也必须离开。 最终,这所中学成为远近闻名的好学校。最重要的是,孩子们有了责任感和领导力。 这位校长完全可以坐在办公桌边抱怨政府经费不足,或者家长不配合教育。但他没有,他进行了第3选择,调动老师、家长和孩子共同探索更好的方法,而不是抱怨和等待失败。,一位校长如何改造一所混乱的学校(寻找亮点),每年会有数以亿计的金钱被用于法律诉讼,很多诉讼双方根本都没有见过对方。就是习惯于把对方想象成难以沟通的混蛋。于是律师这个行业在现代社会崛起。一个普通的官司常常会打好几年,甚至几十年。最终的赢家只有司法系统。,“第3选择”和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