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理论(3)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6662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157 大小:3.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理论(3)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安全工程理论(3)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安全工程理论(3)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安全工程理论(3)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安全工程理论(3)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工程理论(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理论(3)(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工程理论,安全形式,1月15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焕宁在工作报告中指出,经过各方共同努力,2015年全国事故总量保持继续下降态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9%、2.8%。大部分地区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状况基本稳定,11个省级单位未发生重特大事故,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2.3%、36.8%,非煤矿山、化工和危化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生产经营性火灾、水上交通、铁路交通及冶金机械等行业领域事故实现“双下降”。 但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尤其是重特大事故频发且危害严重,暴露出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制不完善、安全发展理

2、念不牢固、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监管执法不严格等问题。,安全工程,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 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成就; 辨识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损失。,安全工程理论,研究安主体人的安全和安全客体物和环境的安全的理论问题。,安全工程课程体系分析,主要内容,一、事故和危险源 二、事故致因理论 三、现代管理科学原理 四、系统整体性原理 五、安全目标管理 六、安全决策 八、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九、预测技术和事故预测 十、安全主体人,一、事故和危险源,1. 事故,事故:发生在

3、人们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意外事件。 个人或集体在时间的进程中,在为了实现某一意图而采取行动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反的情况,迫使这种行动暂时的或永久地停止的事件。(伯克霍夫),事故后果 如以人为中心来考察事故后果 (1)伤亡事故。 (2)一般事故。 如物质为中心考参事故后果 (1)物质遭受损失的事故。 (2)物质完全没有受到损失的事故。,事故特征,1.事故因果性 2.事故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3.事故的潜在性和再现性 4.事故的预测性和突然性,事故发展阶段,1.孕育阶段,基础原因 2.生长阶段,危险因素 3.损失阶段,事故发生,伤亡事故法律定义,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4、事故。企业职工伤害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安全,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系统安全:指在系统寿命期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系统安全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安全程度。,防止事故的基本原理,1.可能预防的原理 人为灾害的防止,应立足于防患于未然。原则上讲,人为灾害是能够预防的。 2.偶然损失的原理 一个事故的后果产生的损失大小或损失种类由偶然性决定,同样的事故,其损失是偶然的 。 3.继发原因的原理 事故与原因是必然的关系,事故与损失是偶然的关系。 4.选择对策的原理 各种事故原因的相应防止对策为技术的对策

5、、教育的对策及法制的对策。,5.危险因素防护原理 消灭潜在危险的原则 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则 距离防护原则 时间防护原则 屏蔽原则 坚固原则 薄弱环节原则 不予接近的原则 闭锁原则 取代操作人员的原则,2.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第一类危险源:在生产现场中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屏蔽)失控、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两类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危险源识别,发现、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 预先危害分析 事故后果分析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 事件树分析 故障树分析 管理疏忽和危险树,危险

6、源的危险性评价,评价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险程度的工作。 第一类危险源: 能量或危险物质量 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 能量的种类和危险物质的危险性质 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第二类危险源: 防止人失误的能力 对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 防止故障传递的能力 失误或故障导致事故的难易 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 防止能量储积的能力,危险源控制,消除危险源 限制能量或减少危险物质,二、事故致因理论,为什么会发生事故? 导致事故原因的理论研究。 从本质上阐明工伤事故的因果关系,说明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后果的理论。,从个别抽象到一般,把同类事故抽象为模型,可深入研究导致伤亡事故的

7、原理和机理; 可以查明以往发生过的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而找出背后的主要原因,用以预测类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事故模型可以作出危险性评价以及预防事故的决策,可以增加安全生产的理论知识,积累安全信息,进行安全教育,用以指导安全生产; 各种模型既是一种安全原理的图示,又是应用了人机工程、系统工程等进行分析的新方法。,1.事故频发倾向论,事故频发倾向: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倾向。 事故遭遇倾向: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强调人 事故频发倾向者并不存在。,2.事故因果论,事故发生与其原因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果具有继承性,是多层次的链锁关系。 直接原因 人的

8、原因、物的原因 间接原因 技术、教育、身体、精神、管理、社会及历史,事故因果类型,集中型:几个原因各自独立,共同导致事故发生,联锁型:由一原因要素促成下一要素发生,因果联锁发生的事故,复合型 :某些因果联锁,又有一系列原因集中,复合组成事故结果,起因物和施害物模型,起因物:造成事故现象起源的机械、装置、天然或人工物件、环境物等; 施害物:直接造成事故的加害物质。 施害物与人的不安全行为,两个系列轨迹交叉形成事故现象。,多米诺骨牌事故模型,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促成人为的过失造成了不安全动作或机械、物质危害意外事件(包括未遂事故)人身伤亡的事件,3.能量转移论,生物体(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

9、的转移 。 1.承受能量超限 2.能量交换受干扰,防护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措施,限制能量 用较安全的能源代替危险性大的能源 防止能量蓄积 控制能量释放 延缓能量释放 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 在能源上设置屏障 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屏障 在物与物之间设屏蔽 提高防护标准 改善效果及防止损失扩大 修复或恢复:治疗、矫正以减轻伤害程度或恢复原有功能,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链锁,4.扰动起源论,“事件”是构成事故因素; 任何事故当他处于萌芽状态时就有某种非正常的“扰动”起源事件; 事故形成过程是一组自觉或不自觉的,指向某种预期的或不测结果的相继出现的事故链; 相继事件过程是在一种自动调节的动态平衡中进行的; 行为得当

10、(无扰动)则安全,不得到(扰动)破坏平衡,导致伤害和损失(终了事件)。,事故过程的多重线性,5.人失误主因论,“人失误”构成了所有类型伤害的基础。,“人失误”错误的或不当的响应了一个刺激。 重点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不足、缺点,不能解释为什么发生失误; 不适于几个人同时或相继造成事故的情况; 不能解释改善环境而没发生伤害的情况; 对复杂安全情况解释有限。,6.管理失误论,管理可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强调管理的作用。,7.轨迹交叉论,人、物两个事件链 人流与物流中的隐患没能消除,两者流动轨迹相交“点”即发生事故的“空间”。 因此,在二者之间设置安全屏障,可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11、。,人的联锁系列中,不安全行动是基于生理、心理、动作几个方面而产生的,后者又取决于遗传、社会环境,其系列展开如下: (a)生理遗传、社会环境与企业管理上的缺陷; (b)后天的心理缺陷;这是由(a)培育之结果,在“五感”(视、听、嗅、味、触)能量分配上有所差异,从而促成了人的过失; (c)因(a)(b)而形成的有意识的行动。,物的联锁系列中,机械或物质的系列中,从设计开始,经过现场的种种加工程序,直到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各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下述联锁系列是促成事故发生的原因: (A)设计上的缺陷:材料性质和使用条件不符;使用条件设想错误;强度计算上的错误以及结构上的缺陷。这是设计者缺乏工程上

12、的知识和经验所致。 (B)制造上的缺陷;包括使用材料的缺陷及加工方法、工艺和技能上的缺陷。 (C)维修、保养和使用上的缺陷:机械系统随着使用时间的延续,产生磨损、耗伤、腐蚀等故障,致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增高。使用时超过机械的额定负荷,操作技术不熟练以及缺乏安全作业的技巧等都能导致不安全状态,增长了机械伤人的可能性。,8.变化论,变化失误 变化可看作潜在的事故致因,安全管理中应注意的变化,企业外的变化及企业内的变化 宏观的变化及微观的变化 计划内的变化和计划外的变化 实际的变化和潜在的或可能的变化 时间的变化 技术上的变化 人员变化 劳动组织变化 操作规程变化,9.综合论,事故的发生是社会因素、管

13、理因素、生产中各种危险源被偶然事件所触发造成的结果。,三、现代管理科学原理,1.系统原理,系统理论:从整体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去研究事物的理论; 系统具备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层次性、综合性及环境适应性6大特征; 分析问题应把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2.整分合原理,高效率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3.反馈原理,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准确和有力的反馈,利用反馈控制管理系统。 简单控制:系统目标为一常量 程序控制:系统目标为一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跟踪控制:系统目标为一随其它变量而变化的函数 最佳控制:系统目标为达到某一函数的极值,控制反馈,效应反馈,将管理目标

14、按组织机构的层次逐级分解,层层落实,一直到人,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和每个人的积极性。,4.封闭原理,任何一个系统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有效的管理运动,才能自如的吸收、加工和做功。,5.弹性原理,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及时适应各种客观事物可能的变化,才能有效的实现动态管理。,6.能级原理,建立一个合理的能级,使管理的内容动态的处于相应的能级中。 能级管理3原则: 管理能级必须分层次 不同能级表现不同权力、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 各类能级动态对应,7.以人为本原理,各项管理活动都应以人为本,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8.动力原理,管理必须有强大的动力,只有正确的应用动力,才

15、能使管理运动持续有效的进行下去。 三种动力 物质动力 精神动力 信息动力,四、系统整体性原理,将相关因素纳入全局,表现在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着有机联系。 对于安全管理:将“人机材料环境”纳入系统整体之中。,系统整体性的七大属性,1.系统的危险源及相关因素,2.人机材料环境系统,3.人机系统事故模型,4.人环境事故模型,5.人机系统外的事故模型,五、安全目标管理,1.目标管理的内容,1)目标体系的制订,2)目标实施(委任权限、加强领导和管理、严格按实施计划表执行) 3)成果评价,2.安全目标的确定,根据可接受的个人或集体危险来确定安全目标; 过渡的危险:必须采取措施降低 正

16、常的危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即可采取措施降低危险 可忍受的危险:不必花很多钱去降低 根据经济性确定安全目标 根据事故统计确定安全目标,发达国家重要领域安全目标,核工业 美国核电站1.6KM范围内: 航空,3.两类安全问题,事后追查型:从某一适当状态中脱离而发生的事情;即从现行的安全方针,规章制度和安全标准脱离而发生的事故。 预期目标型:预测性的安全生产的目标,比现行的标准和指标更高一层的安全设想。,解决安全问题的一般程序,调查。 事实确认 查明原因 原因评价 研究对策 实施对策 评价,事后追查问题解决程序,调查。 事实确认 查明原因 原因评价 研究对策 实施对策 评价,预期型问题解决程序,拟定安全目标 问题落实 查明障碍原因 障碍原因的评价 研究排除方法 实施对策 评价,4.安全目标内容,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目标 安全教育水平达到的目标 伤亡事故控制目标 施工环境达标率提高目标 事故隐患整改完成率目标 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应用目标 安全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