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慢病毒载体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806192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慢病毒载体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分子生物学--慢病毒载体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分子生物学--慢病毒载体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分子生物学--慢病毒载体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分子生物学--慢病毒载体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慢病毒载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慢病毒载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病毒载体,慢病毒定义,慢病毒(Lentivirus)载体是以HIV-1(人类免疫缺陷I型病毒)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基因治疗载体。,用于基因治疗的载体,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治疗遗传病、肿瘤、病毒感染及其它难治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基因转移方法的局限性成为实现这一希望的最大障碍。非病毒学的基因转移方法效率较低;已用于人体试验的基因治疗方案绝大多数是以病毒学方法进行基因转移的,其中以逆转录病毒载体和腺病毒载体最为成熟。,常用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从小鼠白血病病毒(MLV)改造而来,虽可使目的基因整合至靶细胞基因组、实现稳定表达,但只能转导分裂细胞,目前主要用于基因治疗的离体方案;,腺病毒载体既能转导分裂细胞

2、,亦可转导静止细胞,转导效率也较高,但目的基因不整合至靶细胞基因组,仅能短暂表达,而且腺病毒本身某些抗原的表达可引起人体免疫反应,阻止其重复转导;其它一些病毒载体如腺相关病毒(AAV)载体、单纯疱疹病毒(HSV)载体亦因各种原因不能令人满意。,理想的病毒载体能同时提供高效的基因转移、长期稳定的基因表达及生物安全性。近来,一些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以型为人免疫缺损病毒(HIV-1)为代表的慢病毒。,慢病毒特性,区别于一般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它对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均具有感染能力,并可永久性表达。 可有效地感染神经元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干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具

3、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以HIV-1为基础构建的这类慢病毒载体具有可感染非分裂细胞、目的基因整合至靶细胞基因组长期表达、转移基因片段容量较大、免疫反应小等优点,适于体内基因治疗,因此有望成为理想的基因转移载体。,慢病毒与疾病治疗,Lesch-Nyhan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的代谢性脑病,由编码次黄嘌呤核糖转移酶(HPRT)的基因缺陷所引起 帕金森氏病是一种退行性脑病 Alzheimer氏病也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退行性脑病 由于HIV-1载体能够体内转导神经元并建立长期稳定的表达,因此对于以上疾病的基因治疗非常具有吸引力。,注意危害,艾滋病慢病毒作为载体 HIV属于生物防疫2级的病毒种类,对人体

4、的危害不言而喻.实验室操作时需要带口罩和防护眼镜,需要戴3层手套并且不能同时持有锐利物,并且至少有2人在场.,“第四届全球慢病毒载体会议-首届国际基因及细胞治疗大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欧盟科学技术促进委员会(EASCO)主办。会议主要研讨了慢病毒载体的应用现状以及国际基因及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慢病毒与转基因动物制备,慢病毒载体与其他转基因技术方法相结合,应用于转基因动物的构建,从而大大提高了产生转基因动物的成功率。,由于慢病毒载体经改构后,不在宿主细胞内繁殖,被他感染的或转化的动物细胞不会死亡,可以连续传代(24) 。因此可以用慢病毒作为载体,改变动物细胞的基因型,病遗传到子代。,基因转移效率高,整合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基因转移方法,对于大型动物的转基因有很大的诱惑力,可大幅度的节省制备费用,且易操作。 克服了肿瘤性逆转录病毒载体易形成嵌合体,表达沉默等不利因素。,存在问题,随机插入是否干扰插入位点基因表达,甚至引起突变,整合的拷贝过多 安全方面,由于在转基因治疗方面的需要和考虑,现已有自身灭活的载体可利用。,就到这里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