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有机基质和有机肥料配方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805555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番茄有机基质和有机肥料配方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番茄有机基质和有机肥料配方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番茄有机基质和有机肥料配方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番茄有机基质和有机肥料配方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番茄有机基质和有机肥料配方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番茄有机基质和有机肥料配方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番茄有机基质和有机肥料配方研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番茄有机基质和有机肥料配方的研究 摘要 以中杂9 号品种番茄为试材, 采用菇渣、 锯末和泥炭,按体积比组成四种有机基质 配方 ( B 1 , B 2 , B 3 , B 4 ) ,以 混合基 质 ( B 5 : 炉渣: 泥炭= 3 : 2 ) 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基质对照 ( C K 1 ) ,以常规土壤栽培 ( B 6 )为基质栽培对照( C K 2 ) ; 采用消毒鸡粪、油渣 和沼渣组成两种有机肥料配方 ( A l , 凡) , 共组成1 2 个处理, 从基质的理化性质、 番茄 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产量品质及基质在栽培过程中的理化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筛选了大棚番茄有机基质栽培的适宜

2、基质和肥料配方,得出以下结论: ( 1 )分析各基质、肥料的理化性质,表明各栽培基质均较土壤适宜番茄生长。有 机肥的施入可以改善基质理化性质, 增加基质的团粒结构,提高基质的保水、 保肥和透 气性能,并且含有丰富的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能够满足番茄生长需要。 ( 2 ) 基质、 基质与肥料互作对番茄生长发育、 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影响差异显著, 肥料影响 较小。 株高在生长前期以A 2 B 3 , A , B 3 , A , B 5 较高, 生长中后期以A iB 3 , A i B i 和A ; B 5 处理较高, 茎粗在整个生长期中均以 处理A ; B 3 , A 2 B 3 , A I B :

3、 较好。 对于番茄的 产量和单果重都以A I B 3 , A 2 B 3 处理最高。 番茄品 质综合方面来看以 处理组合A , B I , A , B a , A I B , 较好, 硝酸盐相对含量偏高, 但在安全规定之内。 综上所述, 较合理的基质和肥料 配方组合为A ; B 3 , A 2 B 3 , A l B i B 2 的 全 磷 含 量 最 低, 为3 0 6 .0 0 g -扩; B 3 , 玩的 全 钾 含 量 较 高, 分 别 为 6 5 3 .0 4 g -m 3 , 5 9 4 .7 2 g _m 3 ; C K , 的 全 钾 含 量 最 低, 为4 6 0 .8 0

4、g -m 3 . 表2 不同栽培基质理化性质的分析 基质 s u b s t r a t e 容重空隙度 p o r o s it yp H ( m s -c m “ ) 全氮 wh o l e N e ; B, B 3 B , B , ( C K i ) B 6 ( C K 2 ) 0 . 2 6 0 . 2 2 0 . 2 8 0 . 2 7 0 . 5 1 1 . 2 1 ( %) 7 6 . 4 7 2 . 2 6 7 . 5 4 8 .2 7 . 7 2 7 . 2 3 7 . 0 0 7 . 1 0 6 . 9 2 7 . 6 0 1 . 5 4 1 . 5 3 2 . 8 1 2

5、 . 4 8 1 . 6 8 2 . 0 0 7 1 4 . 2 4 9 5 9 . 0 4 8 6 4. 7 2 9 21 . 6 0 6 4 0 . 8 0 全磷 wh o l e P ( g .- ) 4 0 6 . 6 8 3 0 6 . 0 0 5 0 9 . 7 6 5 8 2 . 4 8 6 1 4 . 1 6 1 0 8 9 . 3 6 全钾 wh o l e K ( g 一 m ) 4 7 9 . 0 4 5 9 4 . 7 2 6 5 3 .0 4 4 7 0 . 1 6 4 6 0 . 8 0 5 6 8 . 8 0 7062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 .2 肥料的各种营养元

6、素的分析 分 析表3 , 消 毒鸡粪的 追肥量每次 每 立方米 基质7 .5 k g , 油渣为每次每立方米3 k g , 沼 渣每次 每立方 米9 k g 。 肥料供 应量以N , P , K三要素为 主 要指标, 每立方米基质所施 用的肥料内应含有: 全氮为1 .5 2 .0 k g , 全磷为0 . 5 0 . 8 吨, 全钾为0 . 8 - - 2 .4 k g , 这一 供肥水 平, 足够一茬番茄亩产8 0 0 0 - - 1 0 0 0 0 k g 的养分需要量1 1 9 1 。 而本试验中每立方米基 质 所施 用的 两 种肥料量分别为全氮1 .4 8 k g , 1 .4 9 k

7、 g , 全磷1 .0 5 k g . 1 . 0 7 k g , 全钾1 .0 4 k g , 1 . 3 1 k g , 这一 供 肥水平足 够一茬番 茄生 长的 需 要。 表3肥料的营养元素含量 T a b l e 3 Co n t e n t s o f n u t r i e n t e l e me n t s i n f e r ti l i z e r 肥料 f e rti l i z e r 全氮 wh o l e N ( %) 全磷 wh o l e P ( %) 全钾 wh o l e K ( %) 速效氮 q u i c k - a c t i n g N ( m g

8、k g “ ) 速效磷 q u i c k - a c t i n g P ( m g -k g 1 ) 速效钾 q u i c k - a c t i n g K ( - g -k g “ ) 消毒鸡粪 沼渣 油渣 2 . 2 3 1 . 21 3 . 6 0 1 . 6 4 0 . 8 2 2 . 3 7 : 1 . 5 8 1 5 2 4 . 3 9 1 7 . 2 2 8 1 5 . 6 3 .3不同 处 理的p H . E C 在栽培 过程中的 变 化 3 .3 . 1 不同 处 理p H值的 变化 由 表4 可以 看出, 各处 理的p H 值大 部分呈 碱性, 但均低于土壤, 这可

9、能 与当 地水 质有 关, 在同 一 肥料处 理下B 3 基质 处 理的p H值 最低, C 凡处理的p H值最高, 在相同 基质处 理下. 肥 料为A 。 处 理的 基质p H值较A 2 处理的 低, 并且 在栽培过程中p H值比 较稳定, 变幅不大, 在。 . 1 - 0 .4 之间, 肥料为戊处 理的 基 质p H值变幅 在。 . 3 - 0 .9 之间, 说明 油 渣处理 有利于降 低基质的p H值。 在栽培前 期p H值都 有不同 程度的 下降, 到 后 期p H值又都 呈上升 趋势, 前期下降 主 要原因 是有机基质在分 解过程中 放出 的 有机酸 在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中和碱性的作

10、用, 后期普遍上升主要原因是后期气温升高, 水分蒸发 加快, 加剧了C a , M g 在基质中 的 积累。 总 体来 看, p H值的 变化并没有超出 番茄所能 忍受的范围,不会对某些大量和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产生太大的影响。 3 .3 .2不同处理E C值的变化 从表5 可以 看出, 各处理E C值的变化差异很大, 肥料为A , 处理基质的E C值大于 A Z 处理基质的E C值, 但整个生育期内 未见盐分的过分积累, 基质E C值最高值除A I B 5 外均小于2 .5 m s -c m “ 。 但整个生育期内 除A Z B I , 戊氏处理的E C值略有降低外, 其他处 理均有缓慢上升,

11、主要原因 有两方面, 一方面后期气温高, 基质蒸发量大, 加剧了 盐分 在基质中的 积累; 另一方面是因为离子的 不平衡吸收致使某些离子在基质表面积累。 但 番茄有机基质和有机肥料配方的研究 是这种积累基本上不会对植株造成太大的影响。 表4 栽培过程中 不同处 理p H值的 变化 - 一- T a b l丝C h a n g e s o f p H 鱼d i f f e re n t t re a t m e n t s. . 处理4 月 1日5 月 1 日6月1 日7 月 l 日8 月 1 日 _ tr e a t m e n t A p r i l I s t _M a y 1 s t _

12、J u n e 1 s t J u ly 1 s t A u g u s t 1 s t A , B , 7 .7 6 . 8 7 . 0 7 . 5 7 . 6 A, B 2 7 .4 7 . 0 7 . 1 7 .6 7 名 A , B 3 7 . 1 6 . 6 6 . 9 7 .2 7 . 2 A, B 4 7 .2 7 . 0 7 . 0 7 .4 7 . 3 A1 B 5 7 . 4 6 . 3 6 . 5 7 . 0 7 2 A, B 6 7 . 8 7 . 2 7 . 4 7 . 4 7 . 6 A 2 B, 7 . 4 7 . 2 7 . 3 7 . 7 8 . 3 A 2

13、B 2 7 . 4 7 . 1 7 . 2 8 . 0 8 . 0 A 2 B 3 7 .2 6 .7 7 . 0 7 . 5 7 . 7 A 2 B 4 7 . 4 7 . 1 7 . 2 7 . 8 7 . 6 A 2 B 5 7 . 0 6 .7 6 . 9 7 .3 7 .5 A 2 B 6 7 . 8 7 . 3 7 . 4 7 . 5 7 . 7 表5 栽培过程中不同 处理电导率 ( m s “ c m l )的变化 T a b l e 5 C h a n g e s o f e le c t r ic a l c o n d u c t iv it y ( m s - c m “

14、 ) in d i f f e r e n t t r e a t m e n t s 处理4月 1日5月 1 日6 月 1 日7 月 1 日8 月 I 日 t r e a t m e n t A p r i l I s t M a y 1 s t J u n e I s t J u l y 1 s t A u g u s t 1 s t A, B, 1 . 5 4 1 . 7 7 1 . 7 3 1 . 3 5 1 . 7 6 A, B 2 1 . 5 3 2 .3 1 1 .5 6 1 . 9 9 2 . 0 3 A, B 3 2 .3 1 2 . 2 6 1 . 8 7 1 . 9 5 2 .4 3 A, B 4 1 . 6 8 2 . 0 3 1 . 6 9 1 . 8 1 1 . 7 9 A, B , 2 . 4 8 2 . 5 1 2 . 4 7 2 . 3 4 2 . 5 3 A, B 6 1 . 8 7 1 . 8 5 1 . 9 0 1 . 9 2 1 , 9 5 A : B , 1 . 5 9 1 .3 1 1 .9 6 1 . 8 7 1 .8 3 A 2 B 2 1 . 4 1 1 . 2 1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