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榆林顶层设计总体方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04964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X 页数:177 大小:7.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榆林顶层设计总体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智慧榆林顶层设计总体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智慧榆林顶层设计总体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智慧榆林顶层设计总体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智慧榆林顶层设计总体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榆林顶层设计总体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榆林顶层设计总体方案(1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榆林顶层设计总体方案二一三年十一月目 录1背景研究11.1 城市概况11.1.1 地理位置11.1.2 自然条件11.1.3 行政区划11.2 城市发展基础11.2.1 国民经济实现持续跨越,榆林成为经济强市11.2.2 中心城市框架已全面确立,城镇面貌发生显著变化21.2.3 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保障能力全面提升31.2.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41.2.5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节能减排深入推进71.3 智慧城市的概念81.3.1 智慧城市基本内涵81.3.2 智慧城市实现目标91.3.3 基本建设思路102智慧榆林理论模型122.1 核心思想122.2 建

2、立原则122.2.1 系统性与科学性122.2.2 逻辑性与合理性132.2.3 统一性与完整性132.2.4 先进性与扩展性132.3 建立目标132.4 理论模型143现状和需求分析183.1 政策环境分析183.1.1 国家政策环境183.1.2 陕西省政策环境213.1.3 榆林市政策环境233.2 城市特点分析253.2.1 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城镇化率较低253.2.2 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253.2.3 工业是立市之本,产业结构急需转型263.2.4 经济结构失衡,南北经济发展不均衡283.2.5 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将环境置于高度污染状态283.2.6

3、 资源富集掩盖了市场化进程相对滞后293.3 竞争力分析303.3.1 经济实习雄厚,具备中国经济强市潜力303.3.2 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接壤地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303.3.3 发展特色农业,谋划现代农业产业布局323.3.4 两区六园的园区管理,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模式333.4 吸引力分析343.4.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四化协调发展343.4.2 落实陕西发展规划,率先实现陕北崛起353.4.3 构建智慧能源新都,促进产业经济发展353.4.4 推动百年发展战略,绘就大漠绿洲蓝图363.4.5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提升居民幸福指数373.5 驱动力分析383.5.1 国家战略“新四化”

4、点燃榆林内动力383.5.2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历史机遇393.5.3 国内能源供求紧张带来的市场机遇393.5.4 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浪潮带来推动力403.6 信息化提升点线面分析403.6.1 信息化建设现状403.6.2 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444总体设计484.1 指导思想484.2 设计原则484.3 总体目标504.4 智慧模型504.5 总体框架535基础设施统筹设计555.1 设计目标555.2 框架555.3 建设内容565.4 重点工程1基础网络575.4.1 光网榆林575.4.2 无线榆林585.4.3 物联榆林585.5 重点工程2云数据中心585.6 重点工程3信

5、息资源层695.7 重点工程4榆林市级电子政务公共平台585.7.1 总体框架605.7.2 与陕西省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关系605.7.3 基础设施服务615.7.4 应用支撑服务625.7.5 信息资源服务675.7.6 应用服务676精准智能综合决策716.1 业务架构设计716.1.1 设计目标716.1.2 设计思路716.1.3 业务框架726.2 信息架构设计736.2.1 设计目标736.2.2 设计思路736.2.3 信息框架746.3 技术架构设计746.3.1 设计目标746.3.2 设计思路746.3.3 技术框架756.4 重点工程1决策信息库工程756.5 重点工程2综

6、合决策信息服务系统工程766.6 重点工程3决策信息服务门户工程766.7 重点工程4移动化政务服务工程766.8 重点工程5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工程766.9 重点工程6重点产业评测及预测预警系统工程777高端低碳现代产业787.1 业务架构设计787.1.1 设计目标787.1.2 设计思路787.1.3 业务框架797.2 信息架构设计797.2.1 设计目标797.2.2 设计思路797.2.3 信息框架807.3 技术架构设计807.3.1 设计目标807.3.2 设计思路817.3.3 技术框架827.4 重点工程1主导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工程837.5 重点工程2交易与物流综合管理服务平

7、台工程837.6 重点工程3特色农业现代化工程837.7 重点工程4智慧工业园区工程847.8 重点工程5企业信用服务平台工程847.9 重点工程6智慧煤矿工程857.10 重点工程7油气数字管道工程858以人为本公共服务868.1 业务架构设计868.1.1 设计目标868.1.2 设计思路868.1.3 业务框架878.2 信息架构设计878.2.1 设计目标878.2.2 设计思路878.2.3 信息框架888.3 技术架构设计888.3.1 设计目标888.3.2 设计思路888.3.3 技术框架908.4 重点工程1公众集成服务平台工程908.5 重点工程2食品安全体系工程918.6

8、 重点工程3阳光政务服务工程918.7 重点工程4智慧社会保障平台工程928.8 重点工程5智慧医疗工程928.9 重点工程6智慧社区工程939安全高效城市运行959.1 业务架构设计959.1.1 设计目标959.1.2 设计思路959.1.3 业务框架969.2 信息架构设计969.2.1 设计目标969.2.2 设计思路969.2.3 信息框架979.3 技术架构设计979.3.1 设计目标979.3.2 设计思路989.3.3 技术框架999.4 重点工程1煤炭与矿产安全体系工程1009.5 重点工程2应急指挥管理体系工程1009.6 重点工程3智能化城市管理综合管控平台工程1019.

9、7 重点工程4智慧交通工程10110节约优化生态环境10210.1 业务架构设计10210.1.1 设计目标10210.1.2 设计思路10210.1.3 业务框架10310.2 信息架构设计10310.2.1 设计目标10310.2.2 设计思路10410.2.3 信息框架10410.2.1 信息资源分类10610.3 技术架构设计10710.3.1 设计目标10710.3.2 设计思路10710.3.3 技术框架10810.4 重点工程1环境信息感知体系10910.5 重点工程2环境监测预警中心10910.6 重点工程3建筑用能监控11010.7 重点工程4环境应急指挥中心11110.8

10、重点工程5市政绿化卫生监管体系11211绩效体系设计11411.1 设计目标11411.2 设计思路11411.3 绩效框架11511.4 应用实施11811.4.1 部门信息化绩效12111.4.2 企业信息化绩效12111.4.3 信息统筹与服务绩效12211.4.4 经济活力与发展绩效12311.4.5 市民幸福指数绩效12411.4.6 重点项目绩效评估12512机制架构设计12612.1 设计目标12612.2 设计思路12612.2.1 政企学研多力合作12612.2.2 坚持以政策为主导12712.2.3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12712.2.4 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相结合127

11、12.2.5 设计与实施动态发展12812.3 机制架构12812.4 行政管理保障13012.4.1 组织机构保障13012.4.2 政策保障13212.4.3 法律法规保障13412.4.4 制度规范保障13512.5 支撑环境保障13612.5.1 资金保障13612.5.2 产业技术应用保障14012.5.3 政企学研人才保障14612.6 项目管理保障14912.6.1 创新信息化项目运营管理机制14912.6.2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监管15013实施推进分析15213.1 实施策略15213.2 运营模式15313.2.1 项目融资模式分类15313.2.2 项目融资模式选择1

12、5413.2.3 政府投资政府运营类15413.2.4 政府融资政府运营类15513.2.5 政府融资企业运营类15513.3 风险识别和对策15613.3.1 政策风险15813.3.2 资金风险15913.3.3 技术风险16013.3.4 管理风险16213.3.5 实施风险16613.3.6 安全风险16813.4 实施推进路径1691 背景研究1.1 城市概况1.1.1 地理位置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接壤地带。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陕西省延安市。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263公里,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65万。1.1

13、.2 自然条件市内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分别占总面积的42%和58%。境内海拔1000-1800米,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0,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1.1.3 行政区划榆林市的行政区分为1区11县,分别指榆阳区和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佳县、米脂、吴堡、绥德、清涧、子洲县;8个开发区;222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以及5474个行政村。1.2 城市发展基础1.2.1 国民经济实现持续跨越,榆林成为经济强市2012年,榆林市国民经济持续跨越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769.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经济总量连续八年位居全省第二,经济

14、增速超全国4.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8254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1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88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027.87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615.47亿元,增长8.8%。全市财政总收入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0亿元,增长22.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140元,比上年增长1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81元,比上年增长17.8%。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2亿元,同比增长16.3%。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042.15亿元,占GDP比重37.6%,比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神木、靖边、府谷进入全国百强县,定边进入西部百强县。图1: 生产总值及增速图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