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年河南周口淮阳龙湖风景区导游词

郭**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93KB
约4页
文档ID:108039104
2019年河南周口淮阳龙湖风景区导游词_第1页
1/4

河南周口淮阳龙湖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泛舟于龙湖之中希望这片波光粼粼的碧水能为各位洗去一路风尘带来一路好心情      龙湖因淮阳是龙都而得名它由柳湖、东湖、南坛湖、弦歌湖四部分组成我们脚下的这片湖面叫柳湖龙湖东西阔4.4公里南北长2.5公里围堤14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近万亩俗称万亩龙湖湖中有岛岛上有城城中有景被誉为“内陆奇观”、“中原明珠”迎面这片陆地是龙湖中最大的岛屿它的上面就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陈楚故城也就是今天的淮阳县城可以说淮阳县城是一座水上城市大家想听一听城中的故事古城的故事太多太多了那只有等到下了游船以后再说了      龙湖是形成的呢龙湖原来并没有这么大它是因为黄河泛滥而形成的几千年来淮阳城屡遭黄患历代官民为保护这座古城不被淹没每次黄水泛滥就在城周围三至五里外修堤筑坝黄水退后携带的泥沙沉积于堤外堤外渐高堤内渐洼形成湖面1996年柳湖清淤时在西边湖底发掘有一口宋井据此可以断定大面积的龙湖形成于元代和明初      [船至九龙巨雕附近]      这九条巨龙雕塑于1996年为什么有九条又在湖中因为传说龙生九子九又是最大数湖又叫龙湖所以蛟龙游龙湖便不难理解了我们都是龙的子孙今天也可以说是蛟龙游龙湖了!      前面的这个高台是1996年清淤时建成的它的下面是一口宋代古井其套环式八棱青石井口现存淮阳县博物馆为了保护它并告诉后人特建亭立碑以示纪念      前面这座小岛叫西铭山也有叫鸡鸣山的是因鸡、西相近而形成的宋朝时候陈州知州张咏深爱龙湖景色在岛上花几年时间建造了别致的“望雨台”细雨时日登台远望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极具诗情画意“望台烟雨”是古陈州八景之一张咏通诗文博才学颇有名声宋真宗时由寇准引荐官至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因遭丁谓弹劾出任陈州知州七年一天张咏看到丁谓逐寇准的奏报恸哭失声大骂丁谓不久便郁郁而死葬于宛丘县今城西十二公里的柳林集清代诗人汪思回有诗《望台烟雨》赞曰:“园僻常宜雨台高故受烟溪云笼树密山翠帐湖妍不尽陈州胜因思张咏贤追攀寻去住暮霭隔前川”      民国初年西铭山因附近居民取土做坯建房破坏严重民国28年县长苗德在此立一石碑禁止取土碑文说:此山半城半郭载在县志北望羲陵、柳湖南瞻厄台、思陵东有长湖、城垣峭壁天然风景之佳全县都不如这个地方1996年清淤时增高了西铭山进行了绿化、美化重现了望台烟雨之景观      各位朋友前面这个舟形高台就是淮阳著名的八景之一——苏亭莲舫也就是宋代文坛巨匠苏辙的读书台苏辙字子由生于1039年死于1112年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与其父洵、其兄苏轼被誉为宋代“三苏”后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北宋年间苏辙来陈州做教谕他在《初到陈州》里说:“谋拙身无向归田久未成来陈为懒计传道愧虚名俎豆终难合诗书强欲明斯文吾已试深恐误诸生”苏辙对柳湖风景情有独钟常到这块高台上读书作诗并不断邀请苏轼、张安道、李简夫等人在此吟诗作画苏轼在《和子由》诗中有证:“太昊祠东铁墓西一樽曾与子同携;回瞻郡阁遥飞槛北望樯秆半隐堤饮豆羹藜思两鹄饮河水赖长;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后人敬仰苏辙文才和功绩便在读书台上建亭纪念明成化六年知州戴昕重修八角琉璃亭亭基船形象征“宦海扁舟”从此苏亭莲舫成为古陈州七台八景之一      清代诗人吴履坦在《苏亭莲舫》一诗中赞曰:“十里荷香满碧湖中央虚敞一亭孤往稽世代人传宋独著风流姓是苏翠盖阴中停画浆红衣队里醉醍醐;只今玩赏横桥畔景物犹堪入画图”      [船至湖心]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到了柳湖的中心也就是进入了淮阳的七台八景又一景的“柳湖渔唱”的画面之中你们看到这浩渺的水面一定会想象到水下游鱼的欢畅你看到湖岸上行行垂柳一定会感悟到它对你的依依之情如果没有的话那你就听一听清代诗人马祖悦的《柳湖渔唱》:“烟柳行行映碧波渔舟高唱往来过声残明月疏星晚响入斜风细雨多”尤其当朝霞冉冉升起或夕阳徐徐西下之时天上霞光万道湖上金光四射游船轻轻摇动鱼儿频频欢跳其情其景更是令人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各位朋友泛舟柳湖的时间快要结束了柳湖的北岸就是闻名华夏的人文始祖的大型陵庙——太昊陵请大家下船时注意安全并整衣肃冠作好朝拜人祖的准备      span>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