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浆膜腔穿刺液、脑脊液、胃液与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799751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60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粪便、浆膜腔穿刺液、脑脊液、胃液与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粪便、浆膜腔穿刺液、脑脊液、胃液与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粪便、浆膜腔穿刺液、脑脊液、胃液与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粪便、浆膜腔穿刺液、脑脊液、胃液与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粪便、浆膜腔穿刺液、脑脊液、胃液与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粪便、浆膜腔穿刺液、脑脊液、胃液与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粪便、浆膜腔穿刺液、脑脊液、胃液与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粪便、浆膜腔穿刺液、脑脊液 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的检验,第一军医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 检验医学科 汤习锋,重点: 1.粪便检查的主要目的; 2.粪便标本收集注意事项; 3.粪便检查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4.区别渗出液漏出液 难点: 1.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 2.渗出液漏出液的鉴别及意义。,第一部分 粪便检验,主要内容,粪便检查的主要目的 粪便标本收集注意事项 粪便检查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粪便检查的临床应用,粪便检查的主要目的,了解消化道及通向肠道的肝、胆、胰等器官有无炎症、梗阻、出血、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根据粪便的性状和组成了解消化状况,借以粗略地判断胰腺外分泌功能 用粪便隐血检查作为消化道恶性肿

2、瘤的诊断筛选试验 检查粪便中有无致病菌以防治肠道传染病,粪便标本收集注意事项,1、粪便标本务求新鲜,且不可混入尿液,盛器应洁净干燥,检 查细菌时应采集于消毒容器内。 2、一般检查留少量粪便即可,如孵化血吸虫毛蚴最好留全部粪 便。 3、制备粪便涂片或培养分离病原体时应选其粘液或脓血部分, 如无异常所见,则可自粪便表面不同部位、粪便深处及粪端 等多处取材。 4、检查阿米巴滋养体应于排便后立即从脓血或稀软部分取材涂 片进行镜检,标本送检及检查时需保温。 5、检查蛲虫卵需用透明薄膜拭子于清晨排便前自肛门周围皱壁 处拭取。 6、无粪便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肛门指诊或用采便管获取粪便。 灌肠后的粪便常因过稀及

3、混有油滴等不适于作检查标本。,检验内容,(一)一般性状检验 (二)显微镜检查 (三)化学检查 (四)细菌学检查,(一)一般性状检验,1量 100300g /次/天。胃、肠、胰有炎症或功能紊 乱时因分泌、渗出及消化吸收不良而粪便量增多。 2 颜色与性状 正常为黄褐色、软泥样圆柱状 , 病理情况下可有较多变化 3气味 正常粪便因含蛋白质分解产物靛基质及 粪臭素等而有臭味,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轻。 患慢性肠炎、胰腺疾病特别是直肠癌溃烂继 发感染时有恶臭。脂肪及糖类消化不良时粪便 呈酸臭味。 4寄生虫体 蛔虫、蛲虫及绦虫等较大虫体或其片段 5结石 胆石、胰石、胃石、粪石等,(1)稀糊状或稀汁样便:各种

4、感染性或非感染性 腹泻、 伪膜性肠炎、艾滋病伴发肠道 隐孢子虫感染 (2) 溏便:消化不良或慢性胃炎、胃窦储留 (3) 米泔样便:霍乱、副霍乱 (4)粘液便:各类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 (5)冻状便:肠易激综合征(IBS) 、某些慢性菌痢,病变时颜色与性状的变化,(6)脓血便:下段肠道有病变 ,痢疾、溃疡性结 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或直肠癌 细菌性痢疾:以脓为主 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 (7)鲜血便:痔疮 、肛裂 、直肠癌、直肠息肉 (8)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 (9)白陶土样便 :阻塞性黄疽 (10)细条状便:直肠狭窄,多见于直肠癌 (11)干结便:便秘 (12)乳凝块:乳儿消化不良时

5、,(二)显微镜检查,1细胞: (1)白细胞:主要指中性粒细胞,正常不见或偶见 增多:肠炎(15个/HP散在),菌痢多量 嗜酸细胞增多: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 病 (2)红细胞:正常无,肠道下段炎症(如痢疾、溃疡性 结肠炎等)、结肠癌及出血时可见 (3)巨噬细胞(大吞噬细胞):菌痢、直肠炎症 (4)肠粘膜上皮细胞:正常见不到,炎症时增多 (5)肿瘤细胞:乙状结肠癌、直肠癌,2食物残渣 (1)淀粉颗粒:腹泻者的粪便中易见到,慢性 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时增多 (2)脂肪小滴:肠蠕动亢进,腹泻及胰腺外分 泌功能减退时可见增多,尤其 是慢性胰腺炎、胰头癌时 (3)肌肉纤维:肠蠕动亢进,腹泻或蛋白质消 化

6、不良时可增多胰腺外分泌功 能减退 时易见 (4)结缔组织:胃疾患而缺乏蛋白酶时 (5)植物细胞及植物纤维:肠蠕动亢进腹泻时 增多,3寄生虫 肠道寄生虫病诊断主要靠镜检查找虫卵、原虫滋养体及其包囊 在艾滋病以及其他处于继发性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中寄生虫的感染率有所增高 粪便中有意义的原虫类主要是阿米巴滋养体及其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于人的十二脂肠及空肠上段,并可进入胆道或胆囊引起感染,(三)化学检查,1 . 隐血试验 对消化道少量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A .消化性溃疡活动时呈间断阳性 B.消化道癌症早期(如胃癌)阳性率可达20, 晚期可达95,且呈持续阳性;故粪便隐 血检查已被用作消化道恶性肿瘤

7、的诊断筛 选指标。 C .粪便隐血检查还有助于早期诊断出血热。,2 胆色素检查 正常粪便中无胆红素而有粪胆原与粪胆素。在乳幼儿因正常肠道的群尚未建立或成人于大量应用抗生素之后,可查见胆红素。 当肠蠕动加速、腹泻其胆红素尚未被肠道菌所还原时,粪便呈深黄色,胆红素定性试验呈强阳性。 粪胆素含量的减少有助于胆道梗阻的诊断,完全梗阻时粪便外观呈白陶土样,粪胆原试验呈阴性反应, 粪胆原、粪胆素含量增多,对溶血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四)细菌学检查 (自学复习) 肠道致病菌的检查主要靠培养分离与鉴定,但有时也作直接涂片检查,主要用来检查:,霍乱弧菌,以悬滴法观察其特有形态及运动方式 某些腹泻患者稀

8、汁样粪便涂片时可见多数八叠球菌及人体酵母菌。怀疑伪膜件肠炎时,涂片染色后查找葡萄球菌,念珠菌或梭杆菌等 怀疑肠结核时行耐酸染色后查找其分支杆菌。粪便结核菌培养有助于确诊,四、临床应用,肠道感染性疾病 肠道寄生虫病 消化吸收功能过筛试验 消化肿瘤过筛试验 黄疸的鉴别诊断,第二部分 浆膜腔积液检验,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及关节腔等统称为浆膜腔。生理状态下腔内含有少量液体,主要起润滑作用,病理状态下,腔内液体增多,称为浆膜腔积液(serous membrane fluid)。因积液形成的原因及性质不同,可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类。,几个基本概念,漏出液(transudate),为非炎性积液,其形成的

9、主要原因为: 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常见于肝硬化,肾病综合证、重度营养不良等; 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常见于慢性心力衰竭; 淋巴管阻塞,常见于肿瘤压迫或丝虫病引起的淋巴回流受阻,渗出液(exudate),细菌感染:多由其引起,如化脓性及结核 性胸膜炎、腹膜炎等 非感染性原因:如外伤、化学性刺激 (胆汁、胰液、尿素)等 恶性肿瘤,一、检验内容,(一)一般性状检验 (二)化学检查 (三)显微镜检查 (四)细菌学检查,(一)一般性状检验,1颜色 漏出液多为淡黄色。渗出液常呈深黄色, 但病因不同亦可呈其他颜色。 红色(血性) 恶性肿瘤、结核病急性期、 风湿性疾病等 黄色浓稠 化脓性细菌感染 绿 色 绿脓杆菌

10、感染等 2透明度 漏出液多为透明; 渗出液因含较多细胞、细菌等成分而 成不同程度浑浊。 3比重 漏出液比重多低于1.018; 渗出液比重多高于1018。 4. 凝固性 正常不易凝固,渗出液易凝固。,(二)化学检查,1、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浆膜上皮细胞受炎症刺激,可产浆膜粘蛋白。 【临床意义】漏出版多为阴性反应; 渗出液多为阳性反应。 2、蛋白定量试验 【临床意义】漏出液蛋白总量多25g/L; 渗出液蛋白总量30g/L。 3、葡萄糖测定 【临床意义】漏出液中葡萄糖含量与血糖近似; 渗出液中葡萄糖可被某些细菌分解而 减少。 见于化脓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癌细胞广泛浸润胸膜时。,

11、4、酶活性测定:胸(腹)腔积液中所含的各种酶多达数十种,较有诊断价值的有: 乳酸脱氢酶LDH:漏出液中LDH活性与正常血清相近 渗出液中活性增为2.5-30x正常人血清 胸腔积液中LDH以脓性积液最高,可达正常血清的 30,其次为癌性积液;结核略高 腹腔积液中LDH活性以腹膜癌最高,其次为腹膜炎 淀粉酶AMY:原发或继发肺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淀 粉酶活件显著增高多300IU/L 各型胰腺炎或胰腺癌患者腹腔积液淀粉酶 活性均可增高,可达正常血清的3 溶菌酶LZM:胸(腹)腔积液LZM以脓性积液最高, 结核性次之 5、癌胚抗原CEA测定:癌性胸(腹)腔积液 CEA多5g/L,(三)显微镜检查,1.

12、细胞计数 漏出液细胞较少500 2.细胞分类 漏出液中主要为间皮及淋巴细胞;渗出液因病因不同,可分别以中性、淋巴、嗜酸性粒细胞为主,亦可见肿瘤细胞。 中性: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或 结核性感染早期 淋巴:多见于慢性感染,如结核、梅毒等 嗜酸:常见于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 3细胞学检查 浆膜腔积液中检出肿瘤细胞是诊断原发或转移肿瘤的重要依据,(四)细菌学检查,将浆膜腔积液沉淀后取沉淀物涂片染色,查找病原菌,必要时进行培养或动物接种,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渗出液为炎性积液,区分积液的性质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三、常见渗出液的特点,1.浆液性渗出液 黄色,清或微混,细胞

13、数多在(200-500) 106/L.常见于结核性胸膜炎、化脓性胸膜炎早期及胸膜转移癌的早期,有时可见于风湿性疾病等引起的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及关节滑囊液。 2.血性渗出液 呈不同程度的红色,陈旧性出血时可呈暗褐色, 红细胞多 50109/L常见于胸膜创伤、恶性肿瘤及结核性病变的急性期。 3脓性渗出液 黄色、浑浊,含大量中性粒细胞,涂片或细菌培养可发现病原体。常见于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化脓性细菌感染。 4. 乳糜性渗出液 呈乳白色浑浊。多因胸导管或大乳糜管阻塞、破裂或受压所致。见于纵隔肿瘤、淋巴结核、丝虫感染等所致的胸腹腔积液。 5. 胆汁性渗出液,第三部分 脑脊液的检验,脑脊液(cere

14、brospinal fluid,CSF)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循环流动于脑和脊髓表面,大约70%来自脑室系统脉络膜丛的超滤和分泌,其余由脑室的室管膜和蛛网膜下腔所产生,通过蛛网膜绒毛回收入静脉。,基本概念,脑脊液的主要功能,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界震荡损伤; 调节颅内压力的变化; 供给脑、脊髓的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产物; 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维持正常pH等。,一脑脊液的采集及检查适应证,适应症:,有脑膜刺激症状 疑有颅内出血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脱(神经)髓鞘疾病 有剧裂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而疑为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需椎管内给药治疗者 。,禁忌症:,颅内

15、压升高,眼底有明显乳头水肿 处于休克、衰竭或濒临状态 局部皮肤有炎症者,脑脊液收集于三管:,第一管:细菌学检查 第二管: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第三管:细胞计数和分类 如怀疑为恶性肿瘤,另留一管作脱落细胞检查。,二、检验项目,(一)一般性状检查 (二)化学检查 (三)显微镜检查 (四)细菌学检查 (五)免疫学检查,(一)一般性状检查,1 . 颜色:无色透明液体 (1)红色 常因出血引起,主要见于穿刺损伤、蛛 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 (2)黄色 又称黄变症,常因脑脊液中含有变性血 红蛋白、胆红素或蛋白量异常增高引起 蛛网膜下腔出血、椎管阻塞(如髓外肿 瘤)、多神经炎、脑膜炎 (3)乳白色:白细胞增多

16、引起,见于化脓菌引起 的化脓性脑膜炎。 (4)微绿色:绿脓杆菌引起的脑膜炎。 (5)褐色或黑色:脑膜黑色素瘤。,2 . 透明度 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 病毒性脑炎、流行性乙型 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梅毒WBC轻度增加CSF清晰 透明或微浊 结核性脑膜炎WBC中度增加CSF毛玻璃样微浊 化脓性脑膜炎WBC极度增加呈乳白色混浊 腰椎穿刺损伤出血CSF红色混浊 3凝固物 24小时,无凝块或薄膜 结核性脑膜炎静置12-24小时后液面有纤细薄 膜形成此膜结核菌检出率高,(二)化学检查,1蛋白质检查 (1)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 【原理】脑脊液蛋白质与石炭酸结合生成不溶性蛋白盐而出现混浊或沉淀,此法比较敏感,当总蛋白0.25g/L可呈弱阳性反应。 【参考值】(-)或(),(2)蛋白定量试验 【参考值】儿童(腰椎穿刺) 0.20-0.40g/L 成人(腰椎穿刺) 0.20-0.45g/L 小脑延髓池穿刺 0.10-0.25g/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