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925295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导论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第一章导论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一章导论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一章导论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一章导论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导论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导论剖析(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主讲:王荷英 湘潭大学,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胎儿期 第四章 婴儿期 第五章 幼儿期(学前期) 第六章 学龄期 第七章 青春期 第八章 成年早期 第九章 成年中期(中年期) 第十章 老年期,以年龄为主线介绍各生命历程阶段的生物、心理、社会发展特征及各层面因素的影响和具体作用方式。,要求,分为八个组,每组各找两个相应年龄阶段的案例,以供课堂分析讨论。案例资料越详细越好,最好能采取个案、小组或社区三种方法中的两种不同方法。 每组各找一段反映该年龄阶段又能体现社工元素的视频(20分钟以内,也可以自己剪辑视频)以及一首歌。,主要参

2、考教材:,查尔斯H扎斯特罗,卡伦K柯斯特-阿什曼,师海玲,孙岳 等著: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阿什福德 等著 ,王宏亮 等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汪新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天津人民出版社; 库少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韩晓燕,朱晨海著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格致出版社 ; 师海玲、范燕宁,2005,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首都师范大学虚报第4期 行为医学 扩大视野,转换视角,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行为 穿裤子的猴子另一视角看人类行

3、为 社会心理学有助于理解行为动机 行为学全面研究人类行为的理论,第一章 导论,思考: 什么是人类行为?哪些因素影响了人类行为? 如何分析、研究人类行为? 社会工作为什么要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知识?,婚前婚后的区别 结婚前 他:万岁!终于到来了!我都等不及了! 她:我可以离开吗? 他:不,你甚至想都别想! 她:你爱我吗? 他:当然! 她:你会背叛我吗? 他:不会,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她:你会吻我吗? 他:会的。 她:你会打我吗? 他:无论如何都不。 她:我能相信你吗? 结婚后从下往上看,6,案例1: 2004年云南大学“223凶杀案”震惊全国,马家爵,一个人们眼中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

4、“好儿子”一夜之间变成A级通缉犯,流浪了20多天后落网,杀人后的第四个月,被指控蓄意杀人,判刑伏法,被执行了死刑。 思考: 有哪些因素导致马加爵事件发生?,春城的春天下着雨 有着一丝凄寒的风 我望着生锈的铁窗 我想起了我可怜的父母 为了供子女读书 他二老起早摸黑在田里干活 还点着蜡烛为人烫衣服,5毛钱一件 那次我母亲掉了一百块钱 她心疼的说那是烫了两百件衣服赚来的钱呀 我看着母亲伤心的样子 就把自己做苦力赚来的一百块钱丢到地上 对母亲说:妈妈你的一百块钱在这里! 妈妈露出了一丝苦笑 其实妈妈知道是我丢的 我不怕一个人独自吃苦 我不忍心父母看到我吃苦 读大学几年我没问家里要一分钱 我总希望父母不

5、要为劳 他们年纪大了 辛苦了一辈子 怎么忍心增添他们的负担呢 但学费是高昂的 我必须自己去卖苦力 耽误学习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我一个人默默的做苦工 我一个人偷偷一天只吃两个馒头 冬天其实我更怕冷 因为我是南方人 但是为了节省洗热水澡的几块钱 我整个冬天坚持洗冷水澡 我冷的直打哆嗦 我微笑着对同学说 我们年轻人需要锻炼身体 那天我没鞋子穿 我不好意思去上课 直到学校发了点救济 我才买了双便宜的拖鞋走进了课堂 我家一直很穷苦 我在穷苦中长大 我从小就体味到家庭的艰辛 幼小的我便心疼父母的辛苦 只想通过小手减轻父母一点点负担 我说:爸妈你们辛苦了,我做好了饭,你们快吃吧!,我一直努力读书 村里的邻居以

6、及中学老师 都知道我是个吃苦好学、斯文老实的学生 我中学拿过全国奥林匹克物理大赛二等奖 我上了高中受过歧视而闷闷不乐 可是在接近高考的那几个月 我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奋发苦读 这样我一个穷困的学生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我高考的成绩超过我们广西省当年重点线50多分 完全可以上名牌大学武汉大学 、哈工大之类 可是我考虑到那离家远费用更大 以选择地域较近并且消费水平比较低的云南大学 我充盈着希冀 一个农家的孩子 蕴涵着淳朴老实本分 来到了云南大学 当我看到毛主席书写的四个大字 “云南大学” 我的心激起一阵阳光的涟漪 我立志一定好好继续努力 学好专业找个好工作 可以好好报答父母, 改变穷苦的命运 好好用自己的

7、知识 来为社会为国家努力工作 认真做个受人尊重的人 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进入大学以后我怎么发现 大部分人不爱读书 每天晚上谈女孩子 哪个女孩子性感漂亮 和哪个女孩子*更爽 有钱的同学则大胆的找起女朋友来 大摇大摆的在学校旁边租房子同居 大家都爱玩电脑游戏 大家都嘲笑我是个土包子 这个不会那个也不会 于是我为了和同学打好关系 我也学会了玩电脑游戏 游戏比他们更厉害 我以后更乐衷于玩电脑了 我还自己用打工的钱以及借了部分钱,买了台旧电脑 我很大方 我的电脑同学们随时都可以玩 我很希望和同学们和睦相处 时间很快,大学过了几年,我暑假寒假基本都不回家 ,都在昆明做苦工赚钱 。我还慰藉父母:爸爸妈妈我

8、在云大过的很好,老师还经常约请我到他们家去做客呢!其实我每次说这样的话心里都是虚的。我有时候没钱就打一份饭吃上两天,经常一天吃两个馒头就过去了。我从不怕苦也不怨恨谁,我更没因为没钱而想到去偷去抢,我很坚强!我为自己骄傲,我对的起父母,我对的起自己 ,我对的起同学 ,我对的起社会! 可是总有那么些同学总有意无意的歧视我,有时候说些话很伤我的心 他们觉得我的穿着打扮很怪 他们觉得我的举止很怪 我开始悄悄的打工 我不想被人家看成异类 好在我自以为有几个好老乡、好同学 这样我才能不去理会那些同学的歧视与人格蔑视 大学很多男生都在大胆的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子 很多男生都谈恋爱了 我在这种氛围下加上几个同学

9、的怂恿 也大胆的写了一封情书 交给了我暗恋许久的一个女孩子 由于我的模样不好看 加上又没钱 人显的很土气内向 那女生毫不留情的当着许多人的面 把我那封用真心诚挚锩刻成的信撕个粉碎 我只是内心痛苦了下 我也并没有怨恨谁 我只觉得自己确实条件不行配不上她 我对父母也是这么说的 我有自知之明,我不谈恋爱 况且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时间过了很快 快到大学毕业了 只剩一个学期就毕业了 最后一个寒假 我依旧没有回家 依旧在昆明做苦力 离开学还有几天 有些同学提前来学校了 大家可能都是为了找工作所以提前回学校我很开心 因为整个寒假我一个人多么孤寂 我不怕吃苦 但是人是很怕寂寞的 当我看到同学们时我很热情 他

10、们为了打发时间约我打牌 我很乐意的接受了 其实我们原来也经常玩牌的 其实无须掩饰 我智商真的比较高 所以打牌经常赢 几个同学都怀疑我作弊 我坚持说没有 谁知道那三个我自以为平时没有歧视过我的同学 以为一直平等对我的同学 竟然恶语伤我,蹂躏我的人格, 还揭露了我以前的许多伤疤, 包括那女生撕毁我情书的事情 什么苦楚什么贫苦什么艰辛的生活 我可以忍受 其他人歧视蔑视我 我也可以忍受 可是我这几个平时稍微好点的同学竟然这样残酷无情的践踏、蹂躏我的人格尊严 原来每个人长期以来一直这样 凶悍的歧视我 残忍的嘲笑我 我的心很痛 我的泪悄悄的落下了 我是一个坚强的人 我不曾被艰辛贫苦生活打败 可是当我的人格

11、尊严被人糟蹋的不成样子的时候 当我的过去的伤痛被人再次拿出来嘲讽的时候我的心滴血了 践踏我竟然还是平时关系稍微好点的同学以及老乡! 我在这种氛围下再也难以立足了 是他们残忍的对我 是他们不给我活路 他们没有给我留后路 他们淋漓尽致地侮辱完我后 居然还那样嚣张与快乐,因为他们生活条件还是比较好的 他们还有资本去玩女孩子 我伤痛的心找不到归处! 总浮现出他们淋漓尽致侮辱我的样子 我没有退路了我决定玉石俱毁 我决定给那些歧视穷苦人、蔑视穷苦人的人一个教训 我决定给那些无情践踏、残忍蹂躏穷苦人人格尊严的人一个教训 我本来习惯被人歧视、被人蔑视的 可是这次他们表现的实在是太淋漓尽致了 他们嘲讽时刻的无情

12、 他们侮辱时刻的面孔可恶 让我下定了决心 终于我买了一把石锤 结束了他们几个人的生命 当我另一个同学来找我 因为在我最穷困的时候并没有歧视我 反而打饭给我吃 我深刻懂得人间真情的可贵 我曾对自己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我一定会报答这位同学 可是我现在留下了一个永远的遗憾 我没有机会报答这位同学了! 但我最后想送一句话给我那位同学: 好人自有好报! 多么熟悉的旋律呀 我想起了经常帮助我家的十四叔、十四婶来了 我们那个家虽然很穷 但是大家都很互相关怀 大家都感到很快乐 没有歧视与蔑视 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人格践踏 我很想和陶渊明那样 就永远生活在我那个村子里 天天看着清澈的流水 望着袅袅的炊烟 写着清

13、新的诗歌 呵 那多美好呀 可是现在- 只好等来生了,案例2:遗传与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美国俄亥俄州一对双胞胎男孩自出生后就被不同的家庭收养,彼此从未见面。然而两个收养家庭不约而同地都将他们的名字取为“詹姆士” 。两人不仅在机械绘画和木工工艺上具有相似的天赋,并且两人的妻子都叫琳达,他们各自生了两个儿子,四个孩子的名字也几乎一样:分别名叫詹姆士艾伦和詹姆士艾兰。这对双胞胎兄弟后来又都和妻子琳达离了婚,并且再婚妻子的名字又都叫贝蒂。此外,两家的宠物狗的名字也都叫“玩具”。直到40多年后,这对双胞胎兄弟才得以重逢,从而也发现了彼此惊人相同的命运。 (欧阳) 来源:新京报,遗传VS环境,思考:遗传与

14、环境谁的作用更大?如何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遗传决定论(霍尔、高尔顿)、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环境决定论(华生),思考讨论,两兄弟之间惊人的相似之处是由于相似的环境影响,还是由于他们共享相同的基因? 用什么来解释他们之间的差异? 在何种程度上一个人的行为受遗传天性的影响? 在何种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人们在智商得分的差异中有50%是遗传的结果; 人格特征如外向、神经质,显示40%的遗传性; 各种形式的心理病理现象,如精神分裂,有30%的遗传性,越轨、犯罪等行为也受遗传影响; 某种创新基因与创新人格特征相联系,具有创新基因的人容易冲动、兴奋、脾气易变、言行放肆 所有人类行为特征的1/31

15、/2可归因于遗传; 这表明人类行为的大部分差异是环境作用的结果,基因、环境对人行为影响的结论:,结论一:(同源于基因,异源于环境) 兄弟姐妹相像,是源于共享相似的基因 兄弟姐妹差异,互动时受环境影响不同 结论二:(各人基因对环境偏好不同) 基因是通过决定人们选择环境的类型来影响人们的行为的,差异源自基因偏好 结论三: (凭借后天的先天在起作用) 同卵双胞胎基因的偏好相同,选择同境,“人在环境中”的基本理念,Marry Richmond 社会诊断(1917)提出“在情境中理解行为”,强调利用环境资源以促进案主的改变和提升。 心理-社会学派的汉密尔顿提出了“人与环境”一词,并用其来界定社会工作的特质。 20 世纪 50 年代的心理社会学派的托尔(Towle)正式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 Holis(1964)明确指出个案工作的核心观点在于“人与他的情境”(person and his situation)。 到了 80 年代,在对个案工作的概念界定中都广泛提及人与环境视角,关注社会与个人的背景。随着精神分析和心理诊断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社会工作于是将“人在情境中”这一概念纳入到其定义之中。1987 年,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等权威机构将社会工作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