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与对数运算(平行班)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892754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数与对数运算(平行班)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对数与对数运算(平行班)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对数与对数运算(平行班)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对数与对数运算(平行班)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对数与对数运算(平行班)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数与对数运算(平行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数与对数运算(平行班)(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数与对数运算,3课时,第 一 课 时,对数的创始人是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Napier,1550年1617年)。他发明了供天文计算作参考的对数,并于1614年在爱丁堡出版了奇妙的对数定律说明书,公布了他的发明。恩格斯把对数的发明与解析几何的创始,微积分的建立并称为17世纪数学的三大成就。,引入:1999年我国人口约13亿,如果今后每年增长率控制在1% ,那么哪一年的人口数要达到18亿、20亿、30亿?,设:x年后我国人口达到18亿,,根据题意得:,即:,如何来计算这里的x?,这是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的问题。即指数式ab=N 中,已知a 和N求b的问题。(这里 a0且a1),其中a叫做对数的

2、底数, N叫做真数。,1.对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 ( a 0 , a 1 )的b次幂等于N,,二、新课,就是,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探究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1)对数与指数中的元素之间的关系 (2)借助指数性质探究对数性质 思考: 为什么对数的定义中要求底数a0且a1; 是否是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呢? 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底数,幂,真数,指数,对数,对数定义中为什么规定(a0且a1)呢? 若a0且a1,在指数式中 N 0 (负数与零没有对数) 对任意a0 且a1 , loga1=0 logaa=1 logaab=b,重要结论,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并把 简记作l

3、g N。,两个常用对数:,自然对数:以无理数e = 2.71828为底的 对数,并把 简记作lnN。,例11 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解:(1),例12 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5),(6),解:,P70 练习 1、2,巩固练习,例2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2),(3),(4),P70 练习 3、4,巩固练习,小结: 对数的定义 指数式与对数式互换 求对数式的值。,作业,P82 习题2.2 A组 1、2 P83 习题2.2 B组 1,第 二 课 时,温故知新,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及几个重要公式。,温故知新,2 指数运算法则 (积、商、幂、方根),探究,能否根据指数与对数关系以及

4、指数运算法则推导出对数运算法则?,如果 a 0 , a 1 , M 0 , N 0 有:, ,对数运算性质,(1)log2(-3)(-5)= log2(-3)+ log2(-5) (2)lg(-10)2= 2lg(-10),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正确,注意: 适用条件:真数0;底数0且1,,例:1计算:,(1) 25, (2) 1, (3) ( ), (4)lg,例2 用 , , 表示下列各式:,巩固练习,P75 练习 1、2、3,小结: 1.对数的运算法则,公式的逆向使用; 2.学习一种运算(从定义、记法、性质、法则等方面来研究); 3.学习公式或法则(从公式推导,适用条件,结构特点和记忆以及公式

5、作用四方面来研究),作业,P82 习题2.2 A组 4、5、6,第 三 课 时,思考:,思考:“(2.1.2例8)中,哪一年的人口数要达到18亿”?列出的式子如何计算结果?,由于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可以通过查表或者计算机解决,所以可以把问题转化到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 a 0 , a 1 ),新知:换底公式,证:设 log a N = x , 则 a x = N 两边取以 m 为底的对数: 从而得: ,换底公式推导,两个常用的推论:,巩固练习,P75 练习 4,运用对数解决实际问题(一),例: 20实际30年代,里克特制定了一种表明地震能量大小的尺度,就是使用测震仪衡量地震能量的等级,地震能量

6、越大,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曲线的振幅就越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地震立氏震级M。其计算公式为M=lgA-lgA0,其中A是被测地震的最大振幅,A0是“标准地震”的振幅,(1)假设在一次地震中,一个距离震中100千米的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最大振幅是20,此时标准地震振幅是0.001,计算这次地震的震级(精确到0.1) (2)5级地震给人的震感已经比较明显,计算7.6级地震的最大振幅是5级地震最大振幅的几倍(精确到1),运用对数解决实际问题(一),例 科学研究表明,宇宙射线在大气中能够产生放射性碳14。碳14的衰变极有规律,其精确性可以称为自然界的“标准时钟”。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衰变的碳14,可以通过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得到补充。所以活着的动植物每克组织中的碳14含量保持不变。死亡后的动植物,停止了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机体中原有的碳14按确定的规律衰减,我们已经知道其“半衰期”为5730年。,运用对数解决实际问题(二),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出土时碳14的残余量约占原始含量的76.7%,试推算马王堆汉墓的年代。,运用对数解决实际问题(二),巩固练习,P82 习题2.2 A组 6,小结,1换底公式 2对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归纳梳理通过数学建模利用对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步骤,作业,P83 习题2.2 A组 8、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