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噪声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853201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噪声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第九章噪声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第九章噪声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第九章噪声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第九章噪声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噪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噪声(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第九章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噪声 从物理定义而言,振幅和频率上完全无规律的震荡称为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论,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一、噪声污染的特点 物理污染 随距离衰减 再利用价值不大 无污染物存在,不产生能量积累, 一旦噪声源停止发声,噪声污染也立即停止。 不能集中治理,只能针对具体噪声源采取措施。,二、噪声的分类及来源,从噪声产生的机理分: 机械振动噪声由于机械摩擦、撞击及动力不平衡等产生机械振动而辐射出的噪声。 空气动力性噪声凡高速气流、不稳定气流以及由于气流与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噪声。 电磁噪声由于电磁场的交替变化,引起某些机械部件或空间容积振动

2、产生的噪声。,按噪声来源分:,1.交通运输噪声 活动噪声,对环境影响范围大 汽车、摩托车 特点:量大,面广,2.工业生产噪声 机器运转产生,如金属加工机床 机器振动,如冲床、锻锤 特点: 强度大,是造成职业性耳聋的主要原因 噪声源固定不变,污染范围小,防治相对容易,3.建筑施工噪声 打桩机、搅拌机、推土机等 特点: 暂时性,但影响广泛 还可影响居民的睡眠和休息,4.社会生活噪声 社会活动和家庭设备产生 如娱乐场所、商业活动中心、运动场、高音喇叭、家用机械等 特点: 对人体没有直接危害,但却能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飞机噪声污染,工厂噪声污染,2002年城区环境噪声源构成

3、情况,三、噪声的度量,噪声就是通常所说声音,具有声音的一切声学特性,通常是用分贝表示的。,四、噪声的危害,(一)噪声对听力的损失 暂时性听阈迁移 永久性听阈迁移 可听声频率范围:2020000Hz 噪声性耳聋 暴振性耳聋,听力损失的衡量,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听力损失用500Hz、1000Hz、2000Hz三个频率上的听力损失的平均值来表示 65dB, 重度耳聋 噪声性耳聋一般是指平均听力损失超过25dB,大量统计资料表明: 80dB,长期工作不耳聋 85dB,10%可能耳聋 90dB,只能保护80%的人工作40年不耳聋,工作40年后噪声性耳聋发病率,连续噪声可以加快熟睡到轻睡的回转,使人熟睡时

4、间缩短; 40dB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影响 70dB连续噪声,可使50%的人受影响 突然的噪声可使人惊醒。 40dB突发的噪声,可使10%的人惊醒 60dB突发的噪声,可使70%的人惊醒,(二)噪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噪声对睡眠的干扰:,噪声对语言交流的干扰 (三)引起疾病 除听觉外 对中枢神经:失眠、多梦、头疼、记忆力衰退 。还可造成神经紧张 心血管、消化系统等有影响 (四)对动物的影响 (五)破坏建筑物,一、声源控制 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方法 1.改进设备材质及结构降低噪声;(如采用高分子材料代替一般金属材料,改善风扇叶片结构等) 2.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如以焊代铆) 3.提高机械加工

5、精度和装配质量。(减小摩擦,调好机组动平衡。),五、噪声防治技术,二、传播途径的控制 闹静分开、增大距离 改变方向,(一)吸声降噪 是一种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强度的方法。 吸声:当声波入射到物体表面时,部分入射声能被物体表面吸收而转化成其他能量。 1.吸声材料 纤维型、泡沫型和颗粒型 2.吸声结构 (1)共振吸声器(2)穿孔板(3)微穿孔板 (4)薄板吸声结构(5)空间吸声体,(二)消声器 是一种既能使气流通过又能有效地降低噪声的设备。 不同噪声器的降噪原理有几下几种: (1)阻性消声 (2)抗性消声 (3)损耗型消声(4)扩散消声 (5)复合消声,(三)隔声技术 按照噪声的传播方式,可分为空

6、气传声和固体传声。 空气传声:指声源直接激发空气振动并借助于空气介质而直接传入人耳。 固体传声:指声源直接激发固体构件振动后所产生的声音,隔声是噪声控制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措施。 隔声构件: 1.隔声墙 2.隔声间 3.隔声罩 4.隔声门和隔声窗 5.隔声屏障,吸声板,SDS型蒸汽排放消声器,SDA型气体放空消声器,三、个人防护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佩戴护耳器。,六、噪声标准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将城市划分为5类区域,分别执行不同的标准: 0类标准适用区域:疗养区、高级宾馆区和别墅区等 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标准适用区域:居民区、文教区、居民集中区以 及机关、事

7、业集中的区域。 2类标准适用区域:居住、商业与工业混合区,规划 商业区。 3类标准适用区域:规划工业区和业已形成的工业集 中地带。 4类标准适用区域:城市道路中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 路主、次干线和轻轨交通道路两侧区域。,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工业企业场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3、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GB9660-85) 本标准采用一昼夜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作为评价量,用Lwecpn表示,单位为dB。 标准值和适用区域 dB 一类区域 70(标准值) 二类区域 75(标准值) 一类区域:特殊住宅区,居住、

8、文教区。 二类区域:除一类区域以外的生活区。本标准适用的区域地带范围由当地人民政府划定。,4、其他噪声标准 GB16170-1996 汽车定置噪声限值 GB149579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 GB12525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GB12524-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GB1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34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 GB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133989 城市港口及江河两岸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9660-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GB1007088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T14623-93 城市区域环境

9、噪声测量方法 GB/T14623-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GB/T15190-94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GB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第二节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一、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 天然放射性核素 环境中的放射性 人为放射性核素,(一)天然放射性核素 1. 宇宙射线及其引生的放射性核素 2. 天然系列放射性核素 3. 自然界中单独存在的核素,(二)人为放射性核素 1. 核试验及航天事故 2. 核工业 3. 工农业、医学、科研等部门的排放废物 4. 放射性矿的开采和利用,二、放射性核素在

10、环境中的分布 (一)在土壤和岩石中的分布,表8.2 土壤、岩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 单位:Bq/g,(二)在水体中的分布,表8.3 各类淡水中226Ra及其子代产物的含量 单位:Bq/L,(三)在大气中的分布 大多数放射性核素均可出现在大气中,但主要是氡的同位素(特别是222Rn),它是镭的衰变产物,能从含镭的岩石、土壤、水体和建筑材料中逸散到大气,其衰变产物是金属元素,极易附着于气溶胶颗粒上。 (四)在动植物组织中的分布 任何动植物组织中都含有一些天然放射核 素,主要有40K、226Ra、14C、210Pb和210Po等,其含 量与这些核素参与环境和生物体之间发生的物质交 换过程有关,如植

11、物与土壤、水、肥料中的核素含 量有关;动物与饲料、饮水中的核素含量有关。,三、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通常,每人每年从环境中受到的放射性辐射总 剂量不超过2毫希沃特。其中,天然放射性本底辐射 占50以上,其余是人为放射性污染引起的辐射。放射性元素铀(238U、235U、234U)、钍(232Th)、镭(226Ra)、氡(222Rn)和钾(40K)对人体的辐射伤害特征见表8.4所示。,表8.4 天然放射性核素的主要辐射特征,图8.2 放射性物质辐射人体的途径,四、 放射性辐射防护标准,1、我国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 )中的部分规定 (一)职业性放射性工作人员和居民每年限制 剂量当量 (二)露天

12、水源中限制浓度和放射性工作场所 空气中最大容许浓度,表8.5 工作人员、居民年最大容许剂量当量,注:表内所列数值均指内、外照射的总剂量当量,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 16岁以下人员甲状腺的限制剂量当量为1.510-2Sv/a。,表8.6 放射性同位素在露天水源中的限制浓度 和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最大容许浓度,注:露天水源的限制浓度值是为广大居民规定的,其他人员也适用此标准;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最大容许浓度值为职业放射性工作人员规定的,工作时间每周按40h计算;矿井下222Rn的最大容许浓度为3.7Bq/L。但222Rn子体或220Rn子体的潜能值不得大于4104MeV/L。,放射性同

13、位素在放射性工作场所以外地区空气中的限制浓度,按表8.6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最大容许浓度乘以表8.7所列比值控制计算。,表8.7 比值控制,2、其他国家和机构发布的有关环境放射性标准,表8.8 国际放射委员会建议的个人剂量限值,五、放射性污染的防治,1.控制污染源 核企业厂的选择 核废料要严格处理。 2.加强防范意思 室内氡气污染 防止意外事故,第三节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周期性变化产生的波,是一种可向周围空间传播的能量,也称为电磁辐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与电子设备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与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城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视听设备、微波加热设备等进入人们的生活

14、之中,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设备功率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地面上的电磁辐射大幅度增加,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身心健康。,(一)电磁污染源,电磁污染源有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种。 1、天然污染源 天然的电磁污染源最常见的是雷电,此外,宇宙的电磁场源以及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也都会产生电磁干扰。 2、人为污染源 人为的电磁污染主要有:脉冲放电;高频交变电磁场;射频电磁辐射。,(二)电磁污染的危害,1、危害人体健康 生物机体在射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会吸收一定的辐射能量,而产生生物效应。这种效应主要表现为热效应。当射频电磁场的辐射强度被控制在一定范围时,可对人体产生良好的作用,如用理疗梳

15、治病,但当它超过一定范围时,会破坏人体的热平衡,对人体产生危害。 2、干扰通信系统 如果对电磁辐射的管理不善,大功率的电磁波在区域环境中会互相产生干扰,导致通信系统受损,造成严重事故。特别是信号的干扰与破坏,可直接影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使信息失误、控制失灵、通讯不畅。,(三)电磁污染的防护,首先要从国家标堆出发,对产生电磁波的各种工业和家用电器设备,提出较严格的设计指标,尽量减少电磁能泄漏; 其次通过合理的工业布局,使电磁污染源远离居民密集区; 第三,对己经进入到环境中的电磁辐射,采取一定的技术防护手段,以减少对人的危害。,常用的防护电磁辐射的方法。 1、屏蔽防护 2、吸收防护 3

16、、个人防护,第四节 热污染及其防治,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局部环境或全球环境发生增温,并可能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即时或潜在危害的现象称为热污染。,(一)热污染的来源,热污染主要来自能源物质燃烧排放出的热量,也包括居民生活和交通工具等排放出的废热。以火力发电过程的热量为例,在燃料燃烧的能量中,40转化为电能,12随烟气排放,48随冷却水进入地表水体。在核电站,能耗的33转化为电能,其余的67均变为废热全部转入水中。,(二)热污染的危害,热污染除影响全球或区域性自然环境热平衡外,还会对大气和水体造成危害。热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表现不太明显。而温热水排入水体后会在局部范围内引起水温升高,使水质恶化,对水生生物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