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775352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数学 上册,13.3 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 南宁市青秀区南阳中学 郑启标,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 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 有什么特点?,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仔细观察自己剪出的等腰三角形纸片,你能发现这 个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吗?(小组交流),学习目标,1、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 2、能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条线段相等。 3、结合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与证明过程,体会轴对称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情境引入 问题1 利用长方形纸片和剪刀,你能按照图13.3-1的方

2、式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吗?你能说明剪出的图形为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吗?,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 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腰三角形,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追问1: 1、同学们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是否都具有上述所概括的特征?(小组活动并交流) 2、各小组相互比较,得出结论。,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追问2: 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剪下来, 折一折,上面得出的结论仍然成立吗?由此你能概括出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 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着重引导学生分析“三线合一”的含义是什么,从而将其分解为如下三个结论:,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追问3 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我们发现并概括出等腰三 角形的性质1和性质2对于性质1,你能通过严格的逻辑 ,推理证明这个结论吗? (1)你能根据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吗? (2)结合所画的图形,你认为证明两个底角相等的思 路是什么? (3)如何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构造出两个全等三角形 呢?从剪图、折纸的过程中你能获得什么启发

4、?,例一:在等腰ABC中,AB =AC, A = 50, 则B =_,C=_ 变式练习:1、在等腰中,A =50, 则 B =_,C=_ 2、在等腰中,A =100, 则 B =_,C=_,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已知:如图,ABC 中,AB =AC求证:B = C,证明:作底边的中线AD AB =AC, BD =CD, AD =AD, ABD ACD(SSS) B =C,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你还有其他方法证明性质1吗?,可以作底边的高线或顶角的角平分线,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2可以分解为三个命题,本节课证明“等腰三 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和顶角平分线”,探索并

5、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已知:如图,ABC 中,AB =AC,AD 是底边BC 的中线求证:BAD =CAD,ADBC 证明: AD 是底边BC 的中线, BD =CD AB =AC, BD =CD, AD =AD, ABD ACD(SSS),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已知:如图,ABC 中,AB =AC,AD 是底边BC 的中线求证:BAD =CAD,ADBC,证明: BAD =CAD, ADB =ADC ADB +ADC =180, ADB =90 ADBC,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过程和证明过程中,“折 痕”“辅助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你能发 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特征? 2、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课堂练习,练习1(课本第77页) 填空: (1)如图,ABC 中, AB =AC, A =36, 则B = ;,课堂练习,练习1 填空: (2)如图,ABC 中, AB =AC, B =36, 则A = ;,本课小结,1、你在本节课里学到了什么内容? 2、你是如何通过轴对称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 3、你能通过证明这一途径去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