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75323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 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 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形势下实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县坚持“富裕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的指导思想通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我县辖六乡一镇20个行政村县域总人口6.4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3510人劳动力11255人现有富余劳动力1360人近两年来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年转移493人

2、创外出劳务收入15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9元;年转移1009人创外出劳务收入17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1元今年上半年全县劳动力转移人数达582人从事第一产业235人、第二产业77人、第三产业270人截止6月底劳动力转移已实现人均纯收入43元为全县完成劳动力转移增收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近年来我县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级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常抓不懈积极在土地、税收、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一大批规模企业来投资建设等企业相继落户截止目前全县共引进农业开发、石材、

3、工业加工、旅游开发等企业85家这些企业的引进为我县农村劳力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劳动力760余人 (二)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围绕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开辟农民劳务空间我们把特色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狠抓了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按照抓大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了等特色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几年的发展这些龙头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企业与农户之间逐步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今年全县以葡萄、番茄、辣椒为主的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3.8万亩占总播面积的21.7%带动农户986户吸纳农村劳动力235人 (三)大力发展畜牧业努力拓宽农村劳动力输出渠道近年

4、来我县坚持把畜牧业做为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的重大战略举措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突出发展农区畜牧业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预计到今年末全县各类牲畜饲养总量将达到20.2万头(只)同比增长6.82%年内出栏牲畜10万头(只)肉类总产3390吨增长17.43%奶类产量600吨增长40.85%禽类产量898吨增长10%各种禽类出栏30万羽农区牲畜达11.66万头(只)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24%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人均增收的30%以上通过畜牧业发展为全县1546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四)依托旅游、石材等新兴支柱产业拓宽农民外出劳务收入随着我县旅游

5、业、石材业的迅速兴起围绕旅游业、石材业参与二三产业经营的农民越来越多对吸纳转化农村劳动力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积极鼓励引导农民从事加工销售、储藏保鲜、运输、餐饮娱乐、社区服务等渠道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年全县从事二三产业的户数达到2511户从业人员3127人其中54%来自农村;私营企业31户其中26%来自农村总收入达到40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1元占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21.1% (五)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认真贯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科技文化普及的投入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劳动技能和适应能力组织农业科技人员、示范户、农

6、村青年经纪人把先进的技术、实用的技能以及新观念、新意识送到农民家中通过科技之冬、科技下乡、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形式使全县农村青年受教育面达80%以上为农民掌握新技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 我们虽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内在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城镇化建设、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无法吸纳数量众多的富余劳动力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短期外出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些短期外出的劳动力绝大多数保留着对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每年除外出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季节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

7、存在一定间隔性和随意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三是农民就业观念尚未转变习惯于传统农业的粗放耕种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宁愿在农村闲着也不愿外出寻找就业出路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程度不高劳动力市场发展迟缓大部分农民外出都是自发的处于无序状态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和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五是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不灵找不到挣钱门路农民外出打工也常常出现拿不到工资不给签合同任意延长劳动时间缺乏基本的劳动保护没有劳动保障等问题六是劳动者素质较低缺少外出就业的手艺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有些只具备小学文化甚至是文盲无专业技术特长难以向非农

8、领域和第三产业转移七是培训服务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的农民增收渠道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后劲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有大量的劳动力沉积在农村农民增收还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富民强县”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取有力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年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目标是:实现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收400元其中外出劳务增收85元富余劳动力转移40%以上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一)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齐抓共管的工作机

9、制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工作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程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新兴产业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之中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务开发工作的领导成立县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责任和工作人员研究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针、政策、工作目标及优惠政策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民拓宽思路消除顾虑使外出务工增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二)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战略一是要大力发展各类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资源开发来创

10、办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持;通过盘活现有企业存量资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二是要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借助于私营经济的积聚效应进一步提高私营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引导有条件的农民从第一产业进入商贸、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行业三是要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我县经济基础好、地处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镇的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发展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小城镇的繁荣增加农民的就业门路四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等农产品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千家万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吸收农村劳动

11、力同时加快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拓展农副产品销售转移剩余劳动力 (三)建立完善的劳务供求信息网络逐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及时准确地发布劳务信息引导农民有目的、有效益地输出劳务避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要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及时了解劳动力需求情况建立密切稳固的劳务协作关系各乡(镇)要定期调查了解可输出的农村劳动力状况准确掌握可输出资源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特长、求职意向等信息建立本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信息库及时了解和通报劳动力需求和务工情况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畅通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渠道进一步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劳务输出转移搭桥铺路加强对外出劳务人员的

12、引导、服务和管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性为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好各项优质服务 (四)鼓励兴办农村劳务中介服务组织在完善现有劳务服务机构基础上支持涉农服务部门、各类经济实体、群众团体和社区组织兴办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输入中介服务机构结合机构改革鼓励有条件的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领办创办农村劳务中介机构形成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综合素质目前劳动力市场已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企业对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逐步提高加大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技能培训力度成为劳务输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

13、工作提高农村青年的文化、技术水平要大力发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对民工的技能要求投入必要的资金依托县农广校、示范户、致富能手、经纪人等积极创办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基地突出加强农村青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农民外出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使其在短期内获得实用技术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六)做好外出农户承包土地流转工作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外出农户可继续保留承包土地经营权也可采取转包、转让、租赁、入股和托管等形式进行流转外出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时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及时帮助办理有关手续切实处理好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让外出人员安心在外 (七)加快建立、健全外出务工农民就业服务体系发展统一、开放、公平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对民工在就业上的歧视按照城乡统筹就业的要求取消各种歧视性就业准入条件清理现行县内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就业的限制性措施逐步建立城乡就业的平等竞争机制认真落实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与农村劳动力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明确劳动关系实行同工同酬待遇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和劳动条件逐步健全完善劳务人员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切实保障劳动力转移人员的合法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