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75235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 摘 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是一种常用的策略,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情境;创设情境 当前的中学数学教学中,一方面,教材体系中的数学知识往往以一种简约化的演绎形式直接呈现于学生面前,因而难以再现前人知识探索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一味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形成体系的完整展开,忽视或压缩数学发展过程而偏重于结果,学生没有对抽象概念

2、(或观念)的实际背景进行操作的机会。日复一日,学生学到的只是些干巴巴的结论,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数学教学过程是以数学学习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数学,而数学学习需要学习者自身的认识和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基于上述认识,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情境的创设。 一、有效教学情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目的性,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而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3、的发展。因此情境的创设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并且针对其中的某个方面来设置。 二是思维性,课堂教学中所设置的教学情境要有数学思维含量,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三是信息连贯性,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往往给出大量的文字、情境图等,太多的知识及零乱的信息容易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因此设置情境时要注意所给信息应是连贯的。 四是时代性,在情境的设置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或者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开阔他们的视野,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关心国家的发展等。五是适应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情境

4、必须要遵循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来设计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应用数学问题创建教学情境 在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是什么、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学生可能觉得学习主体性失落,而不愿意自主学习.为了让学生愿意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教师可用让学生关注一个数学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数学问题。 三、问题情境的设计 问题情境的设计,主要从提出问题、运用问题两方面人手。 1.围绕教学目标提出有启发性的新问题 首先,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做充分的分析: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产生背景,相关讨论要达到什么目

5、的;涉及到什么数学思想方法,联系这一阶段的数学内容的主线是什么。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问题(及其系列)。由于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之间产生内部矛盾冲突,单凭现有数学知识和技能学生无法解决,于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观察牙口磋商,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大大地激发,带着浓厚的兴趣对问题进行探索。为创设问题情境而提出的问题,并非一定要搜集专门性的资料。许多时候,教师只需要把书上的问题加以处理,使它以恰当的知觉方式呈现就可以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逐渐深人的问题序列,通过教师启发诱导,逐步使学生的思维深人到所学知识的内核。 2.具体提出问

6、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选择在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教师在细致地钻研教材,认真领悟大纲要求,研究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知识水平等基础上,提出既有一定难度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 二是问题序列应一气可成由于师生之间的交流需在自然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应尽量避免断裂感,散问题序列的安排要有层次性、要由浅人深.由易到难。每个问题的提出必须紧密联系上一个问题的结论:尽可能做到下一个问题恰好是学生受到启发后正想提出的问题。 三是应考虑到班级群体中学生已有的数学水平差异。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切忌忽视中差生,只有中差生在课堂上积极投人,才是真正创设了理想的教学情境。为此,需要教师设计一些“阶梯性问题

7、”,来启发学生思考,设法让学生自己来补充或纠正错误。 四、注意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选修1-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中进行有关概念如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定义的教学时,我都能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教学。如在学习椭圆定义时,根据课本提供的探究情境: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根据细绳两端点的位置,分三组由同学在黑板上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笔尖(动点)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得到的轨迹有圆、椭圆、线段。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笔尖(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像这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借助几何画板演示,又可以满足学生的直观感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有关定义的理解,克服了学生学习数学畏难情绪,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学生乐学。 五、结束语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应理性思辨,渗透学科思维意识;主动探究,激发内在学习动机;规范知识,构筑学科知识体系;加强交流,完善数学课堂实践,不断探索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路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进而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又好又快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