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749937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 学号: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2011届)浅谈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 系 部 财经系 专 业 会计 班 级 高职会计十班 姓 名 李永婷 指 导 教 师 2011 年 4 月 19 日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诚 信 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大专毕业设计 (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本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作者签名: 李永婷 2011 年 4 月 19 日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情况表起 迄 日 期指导教师意见备 注 开 题

2、报 告 (该表格由学生独立完成) 社会不断的再变化,国家也不断的再改变,如今社会以经济为中心,只有不断的发展张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国家要发展就必须从大小企业开始,而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以大吃小、以好吃次,这样企业并购也就顺理成章的迅速成长起来了。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增长的一种捷径,但是并购也是一把双刃剑,当财务一不小心出点问题,就会让公司走上灭亡之路。 本文讲述的是企业并购的一些财务问题与防范,财务风险是一个重大的难题,每个公司都能遇上。所以说,不管是谁都应该对这方面有所了解,身为财务人员更应懂得,当初我就是看一本保险与风险的书籍,才有了对此课题的想法。指导教师评语:(建议填写内容:对学生提出的方案

3、给出评语,明确是否同意开题,提出学生完成上述任务的建议、注意事项等)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浅谈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 李永婷【摘要】:企业并购是通过转移企业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收益, 它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企业并购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而所有风险最终都表现在财务风险方面。而要防范这些风险,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并购;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一、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概述随着我国加入WTO,使我们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因此企业的并购在我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并购是现代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国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财务是一

4、个企业经营状况的集中体现,财务操作和分析是并购过程的一条主线,贯穿于并购的全过程。能否做好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对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现实的案例中,很多公司都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甚至使自身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所以只有对并购交易中的财务风险有充分的认识、了解,并做好相应的方案与对策,才能有效防范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保证并购交易的成功及实现并购的目的。企业并购的风险可以根据其来源分为产业风险、市场风险、信息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人事风险、文化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并体现在企业的财务之中。由于各种风险的结果都会反映在财务信息上,因此财务风险是一种综合性风险,是企业并购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企

5、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并购价值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而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主要为杠杆收购风险,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大,就制约了并购方经营融资和偿债的能力,造成企业因债务成本过高而导致并购后本息支付困难,形成财务危机甚至破产。二、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 1.信息不对称、评估方法不当,会导致目标企业定价过高在计划决策阶段,企业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以持续经营的观点合理地估算被并购企业的价值作为成交的底价,这是并购成功的基础。而目标企业的估价又取决于并购企业对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的预期,有

6、可能因为对企业预测不当而导致不够准确,因此产生了并购企业的估价风险。估价风险同被并购企业的性质、双方并购的态度、并购信息的获得都有很大的联系,有时因为企业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并购企业在估值和定价谈判中处于不利局面,甚至可能会使并购企业遭遇财务陷阱,引发财务与法律的纠纷、影响并购融资的安排和并购整合的进程。另外, 目标企业的定价是整个并购过程的核心,是并购成功与否的基础。目标企业的定价风险同目标企业的性质、并购双方的态度、并购信息的获取和定价方法的使用都有很大的关系,但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大小。通常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包括折现现金流法、账面价值法、清算价值法、市盈率法、EVA

7、法和重置成本法等等,各种方法都存在很多主观因素和缺陷,因此信息不对称和价值评估方法的选取不当,会使得目标企业价值被高估,并购企业不得不付出巨大的成本。2008年7月,招商证券以63.2亿元(约每股130元)收购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8%的股权,大约付出了10倍溢价。由于对博时基金的估值不合理,让招商证券背上了巨额的债务包袱。2. 融资风险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优势企业在并购目标企业的过程中,由于所采取的融资策略不同而导致的风险。融资风险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现金并购的融资风险。现金并购是指以现金为支付方式并购目标企业的过程。它是企业并购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支付方式,同时也是企业资金筹

8、措压力最大的方式。如果并购方融资能力较差,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度下降,这样会给并购方带来资产的流动性风险。现金支付很容易使并购企业的现金余额不足,而股票支付则可能会使股权被稀释,并购企业的收益下降。TOM公司多次收购均以现金加股票、发行新股的方式进行,而其新股的价格远远高于收购当时的股票价格,之后大批股票超过禁售期,维持股价必须通过收购,而现金+股票的收购方式使其股票面临不断增大的抛售压力,2003年公司陷入收购怪圈,风险越积越大。第二,股票并购的融资风险。股票并购是指并购企业将本企业的股票或以新发行的股票作为价款付给目标企业股东。它区别于现金并购的主要特点是,不需要支付大量的现金,因而不会影响

9、并购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但是股票并购也有其自身的风险,即目标企业的股东如果拥有了控股权,就很可能反客为主,成为新公司的控制者,这样将对原有股东的利益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三,杠杆收购的融资风险。杠杆收购是企业并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高度负债的收购方式,即收购者通过大量举债融资购得目标企业的全部股权或资产,然后以目标企业的现金流量偿还负债的收购方式。通常情况下其风险体现在,杠杆并购企业向投资者发行高息的垃圾债券,约占收购金额的20%-40%。由于高息风险债券资金成本很高,而收购后目标企业未来资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杠杆收购必须实现很高的回报率才能使收购者获益,否则,收购公司可能会因资本结构恶化、负债

10、比例过高、付不起本息而破产倒闭。3.流动性风险和偿债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因债务负担过重而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偿债风险则是流动性风险的进一步体现。如果并购后企业债务负担过重而无法保证稳定的现金净流量和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没有后续资金的支持,便会发生连锁反应,导致企业资产面临流动性不足、无力偿还债务,甚至破产。企业实施并购后,原企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务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需及时迅速地进行整合来实现企业并购的目标。整合期间的财务风险主要是财务组织机制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相关的企业财务机构设置、财务职能、财务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使财务收益与预期发生背离

11、,同时,由于相关企业的经营理念、财务机构设置、财务运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整合过程中出现不可避免地摩擦,并购后的实际结果和预期收益可能产生很大的差距,甚至产生背离使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业绩都受到拖累。由于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并购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只有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才能统筹全局,实现对并购风险的整体管理,控制各种风险爆发产生连锁反应的不良影响,才能确保整体并购目标的实现。2005年明基收购西门子的全球手机业务后一年巨额亏损8亿欧元,这与之前TCL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之后的遭遇如出一辙,都是由于并购之后整合不利而陷入困境。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的原则 1. 柔性化原则并购财务风

12、险防范是一种柔性化的活动,具有较强的转换变通能力。这种柔性化特征要求企业应当在并购决策的起始预先对并购的运作计划进行理性规划,一方面要有相应的硬性指标要求,如预期的收益值、资本经营的增长率等;另一方面又要使并购规划留有余地,以便在遇到风险时,企业的整体并购活动能随机应变。 2. 动态性原则动态性主要指并购防范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完善的状态之中。也就是说,随着并购的推进,企业决策者会不断根据内外情况变化调整防范的重点和对象,从而使并购表现出逐步完善的特征。企业在进行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时,应利用前瞻和反馈这两种防范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和传输,不断完善各阶段的作业,从而使防范行为

13、的结果逐渐向预定目标靠拢。因此,风险防范是一个自我完善、逐步提高的动态过程。3. 组织性原则并购过程中的风险防范体系要通过有组织的创新系统来完成。风险防范的组织性,就是要我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尽管风险难以避免,但通过有组织的创新行为可以有效地减少风险损失。其关键是要对风险有正确的防范方法,对症下药,才能防范和化解风险,促使并购效益的实现和企业财务目标的完成。四、企业并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1. 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在做出并购决策前,并购企业需要对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目标企业的状况和自身能力有一个全盘的认识和掌握,获取充分的信息。具体而言,并购企业可以聘请具有资深能力的投资银行根据企

14、业的发展战略进行策划,捕捉目标企业并且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 避免财务和法律漏洞,运用适当的估价方法使得评估结果更接近理想价值。同时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能力做出合理的预测,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目标企业估价较接近其真实价值,有利于降低定价风险。只有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定价,才能保证自己在谈判过程当中不会因出价过高而导致资金压力过大。同时,并购企业应该对自己的战略目标、业务范围、资金实力、人员配置和整合管理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做好充分的准备,真正做到知己知彼。2004 年中信证券收购广发证券虽说是因为广发的反收购而最终失败,但关键还是败在中信自身准备不足之上。而2008年招商证券收购博时基金成为笑柄,则是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估值不合理的具体体现。另外,并购企业还可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证实,并扩大调查取证的范围。并购企业也可以与目标企业签订相关的法律协议,对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未尽事宜明确其相关的法律责任,对因既往事实而追加的并购成本要签订补偿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