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数学课堂诊断》有感1000字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107746490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小学数学课堂诊断》有感10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小学数学课堂诊断》有感10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小学数学课堂诊断》有感10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小学数学课堂诊断》有感1000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小学数学课堂诊断有感1000字龙港十小 杨海鸥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包括数学的价值,数学的理解,数学与生活,数学与探究学习,数学与训练,数学与思维,数学与文化等十章内容。本书采用了呈现案例或问题、诊断探讨、提供相关阅读素材的结构框架。分享与体会1、关于教育的责任感:教育的责任感是建立在人性、道德与良心的基础上,失去了这一基础,教育的责任感就失去了支撑,就成为非教育和反教育的东西。教育育的责任感应始终闪烁着人性、良心、道德和美丽,违背教育的道德与人性,越负责越糟糕,越负责越反教育。2、关于教育的严格: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利的基础上,没有这种尊重就没有教育;无论如何严格

2、,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都是教育严格的应有之义,甚至是先决条件。同时严格要求还需要教育智慧、教育艺术相伴随。三毛的故事告诉我们,缺少教育的爱心、宽容和智慧,严格要求会走向严厉、严酷、严惩,会演变为一种教育的野蛮和粗暴。3、熟也可能生笨!在数学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精细地讲解例题后,学生能很快掌握一类题的解题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操练后,学生的解题技能进一步提高,但遇到稍有变化的习题或具体的问题情境时,学生或变得不愿思考,机械照搬;或不会思考,一筹莫展。这可能就是机械的接受学习带来的弊端,也就是所谓的熟能生笨现象吧。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是片面

3、强调解题方法的机械械化,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是过于追求解题方法的最优化,限制了学生的探索能力。第三是主观突出解题模式的类型化,限制了学生的解题能力。4、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波利亚主张:与其穷于庆付烦琐的教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还不如选择一个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深入发掘题目的各个侧面,使学生通过这道题目,如同通过一道大门而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少做题目而会解题,使数学训练出实效。如何进行数学训练是有窍门的。要使学生越变越聪明,就需要一个好问题,因为问题是数学的策略,学生的数学素质就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问题应具有开放性。冲破每一问题都只有惟妙惟肖一标准解

4、法和惟一的标准答案的传统观念,才能使数学解题训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问题应具有发展性。问题并不一定在找到满意答案时就结束,所寻求到的解答可能暗示着可以对原问题的各部分作种种变化,并把问题的答案引向一般,以获得更多的东西,同时也预示着能引出一些新的问题。问题应具有生成性。教师创设一种情境,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由学生提出,由学生自主生成问题,解答问题,做出解释,形成结构体系。温故而知故。当我从书架翻出这本书时,本以为肯定是被我遗忘在角落未曾看过的书,不想翻开书,才发现,这本书居然从头到尾都看过,满是画过的痕迹,偶有批注,我愣神许久才想起确实曾认真看过这本书。但当我再次读此书时,发现不少故知已模糊仿如新知。我想温故不仅为了知新,更为知故。好书就得常常读, 或细读或略读,总有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