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波动习题课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740556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振动波动习题课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振动波动习题课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振动波动习题课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振动波动习题课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振动波动习题课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振动波动习题课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振动波动习题课剖析(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一、多普勒效应:, 6 - 7 多普勒效应,1、定义:因波源或观察者相对于媒质运动,而使观察者接受 到的频率不同于波源的频率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当波源或观察者相对于媒质运动时,三者可能互不相同。,1、波源不动, 观察者相对于媒质以速度VR 沿二者连线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单位时间内接收到完整波的个数):, 观察者以速度VR 接近S :,设波源的频率为S ; 波长为 , 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为u 。,二、三种不同情况下频率的变化:,单位时间内波相对于观察者传播的距离:,波源不动:波的频率 等于波源的频率 S 。,观察者以速度 VR 离开S :,表明: 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提高。,同

2、理可得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表明: 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降低。,若波源S 以速度V s 接近观察者:,2、观察者不动, 波源相对于媒质以速度Vs 运动:,观察者不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的频率 。,波长: 波传播时, 在同一波线上两个相邻的相位差为2 的质元之间的距离。,波在媒质中的波长:,波的频率为:,若波源S 以速度Vs 离开观察者,表明: 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升高。,由于观察者不动,则波的频率 等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表明: 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降低。,同理可得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3、波源和观察者同时相对媒质运动:,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向运动时:,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为:,当波源和观察者彼此

3、离开时,,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为:,例1 利用多普勒效应监测汽车行驶的速度. 一固定波源发出 频率为100kHz的超声波. 当汽车迎着波源驶来时. 与波源 安装在一起的接受器接收到从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的 频率为110KHz。 已知空气中声速为 330 m /s。 求:汽车行驶的速率.,解:,波 源:固定波源;静止,观察者:汽车;向着波源运动。速度为V 。,第一步:,汽车接收到的频率为:,由此解得汽车行驶的速度为:,波 源:汽车;向着观察者运动。 汽车发出的波的频率即是它接收到的频率,观察者:接受器;静止。,第二步:,第六章习题课,1、简谐振动的三个判据:,动力学方程:,运动学方程:,一、简谐振

4、动:,回复力:,2、简谐振动的特征:,简谐振动为周期振动。 振动状态由A、 决定。 由系统本身性质决定。 A、 由振动系统和初始条件共同确定。,由初始条件确定振幅和初相位:,3、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 振幅A:, 角频率 :,周期 T 和频率 :,相位( t + ) 和 初相 :,相位差 :,同相:,反相:,4、旋转矢量法:,A:表明振动物体的运动状态.,B:便于辨别不同的振动状态和反映简谐振动的周期性。, 简谐振动的动能:, 简谐振动的势能:,5、简谐振动的能量:, 简谐振动的总能量:,简谐振动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相等, 且等于总能量的一半., 能量平均值:,6、阻尼振动、

5、受迫振动、共振:,7、简谐振动的合成:,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1、产生的条件:波源及弹性媒质。,2、描述波的物理量:,波长: 波传播时, 在同一波线上两个相邻的相位差为2 的 质元之间的距离 ( )。,周期:波前进一个波长的距离所需的时间(T )。,频率:单位时间内波推进的距离中包含的完整波的数目( )。,波速: 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波速。(u ),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波速u : 决定于媒质。,仅由波源决定,与媒质无关。,习题类别:,振动:1、简谐振动的判定。(动力学) (质点:牛顿运动定律。刚体:转动定律。) 2、振动方程的求法。 由已知条件求方程由振动曲线求方程。 3、简谐振

6、动的合成。,波动:1、求波函数(波动方程)。 由已知条件求方程由振动曲线求方程。 由波动曲线求方程。 2、波的干涉(含驻波)。 3、波的能量的求法。 4、多普勒效应。,相位、相位差和初相位的求法:,常用方法为解析法和旋转矢量法。,1、初条件求由文字描述形式给出:,例已知某质点振动的初位置 。,由初始条件(文字描述形式、已知振动图像、已知波动图像)求初相位!,2、初始条件由振动图像形式给出:,若已知某质点的振动曲线,则由曲线可看出,t=0 时刻质点振动的初位置的大小和正负及初速度的正负。,关键:确定振动初速度的正负。,考虑斜率。,3、初始条件由波形曲线给出:,若已知t0时刻 的波形曲线求某点处质

7、元振动的初相位,则需从波形曲线中找出该质元的振动位移 y0 的大小和正负及初速度的正负。,关键:确定振动初速度的正负。,方法:由波传播的是振动状态,看P点前面点的振动状态如何即可判断出其速度方向!,思考:若传播方向相反 时振动方向如何?,例1 一列平面简谐波中某质元的振动曲线如图。 求: 1)该质元的振动初相。 2)该质元在态A、B 时的振动相位分别是多少?,2)由图知A、B 点的振动状态为:,由旋转矢量法知:,解:1)由图知初始条件为:,由旋转矢量法知:,例2一列平面简谐波某时刻的波动曲线如图。 求:1)该波线上点A及B 处对应质元的振动相位。 2)若波形图对应t = 0 时,点A处对应质元

8、的振动初相位。 3)若波形图对应t = T/4 时,点A处对应质元的振动初相位。,解:1)由图知A、B 点的振动状态为:,由旋转矢量法知:,2)若波形图对应t = 0 时, 点A 处对应质元的振动初相位:,3)若波形图对应t = T/4 时,点A处对应质元的振动初相位:,例3 一平面简谐波在 t = 0 时刻的波形图,设此简谐波的频率 为250Hz,且此时质点P 的运动方向向下。 求:1)该波的波动方程; 2)在距O点为100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与振动速度表达式。,解:1)由题意知:,传播方向向左。,设波动方程为:,由旋转矢量法知:,2),例4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的负向传播,波长为 ,P 处质

9、点的 振动规律如图。 求: 1)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该波的波动方程。 3)若图中 ,求坐标原点O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解:1)设P点的振动方程为:,由旋转矢量法知:,2)设B点距O点为x,则波动方程为:,3),例5一平面简谐波在t = 0 时刻的波形图, 求:1)该波的波动方程; 2)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解:1)由题意知:,设波动方程为:,由旋转矢量法知:,2)将x = 0 . 2 代入方程:,例6、某质点O 作简谐振动,T=2s,A=0.06m,t=0时,处于负向最大位移处,求: (1)振动方程 (2)u=2m/s沿x轴正向,求y=? (3)波长,(2)波函数:,(3)波长:,解

10、:设入射波的波函数为:,则有:,合振动为:,将D点的坐标代入上式,有,所以有,合振动为:,1、已知某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位移的单位为厘米, 时间的单位为秒,则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为:, C ,习 题,2、图示为一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在 t 时刻的波形图,BC为波密 介质的反射面,P点反射,则反射波在 t 时刻的波形图为:, B ,3、一平面简谐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 x = x0 处质点的 振动方程为 。若波速为u,则此波的 波动方程为:, A ,4.一弹簧振子作谐振动,总能量为E,如果谐振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质量增为原来的4倍,则它的总能量E变为 A: E/4; B: E/

11、2; C: 2E; D: 4E,7.无阻尼自由简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由( )所决定。对于给定的简谐振动系统其振幅、初相位由( )决定。,故取,则,O: t=0时,x0=A/2,v00,x=0处质点振动方程,波的表达式,例2如图所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设此简谐波的频率为250 Hz,且此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向下,求 (l)该波的波动方程; (2)在距原点O为100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与振动速度表达式,波函数:,合成波的波函数:,因为两波同频率,同振幅,同方向振动, 所以相干为静止的点满足:, 6 - 30 P 301,因而干涉相消:,在S 2 外侧, S 1 、S 2 发出波在点的相位差为:,解:以S 1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 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在 S 1 外侧, S 1 、S 2发出的波在点的相位差为:,因而干涉相长:, 6 32 P 302,法1,x = 5m 处的振动方程为:,反射波在该点引起的振动方程为:,反射波的波函数为:,法2,波源的振动方程为:,反射波到达x 处引起的振动方程 即波函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