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中药的机遇与挑战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734316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中药的机遇与挑战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抗菌中药的机遇与挑战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抗菌中药的机遇与挑战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抗菌中药的机遇与挑战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抗菌中药的机遇与挑战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菌中药的机遇与挑战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中药的机遇与挑战剖析(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菌中药的机遇与挑战,湖北省中医院 冯汉鸽 主任药师,内容提要,概述 “限抗令” 中药抗生素简介 正确认识中药的抗菌作用 中药与抗菌药联合用药安全性问题针对性措施与预防策略 谨防清热解毒类中药的滥用 安全用中成药的原则,抗生素,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抗菌素,抗菌素是一种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天然抗菌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其中

2、有一些是肽。抗菌素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为了生存竞争需要而产生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保证其自身生存,同时还可杀灭或抑制其它细菌。抗菌素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在控制与治疗畜禽感染。细菌性传染病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抗菌药和抗生素,它们是大范围和小范围的关系。抗生素是针对所有能够医治杀灭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抗菌药物主要是杀灭细菌的。因为能引起人体感染的,除了细菌以外还有很多的微生物,比如03年流行的非典,它是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抗病毒和抗细菌的药物都可以算在抗生素的范畴里面去。抗生素是比较广义的,而抗菌药物是比较专一的。,我国既是抗生素生产大国,也是抗生素使用大

3、国。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3万吨用于出口,剩余近18万吨完全由国内市场消化(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达到惊人的138克(美国仅13克),这直接导致我国每年的医疗费用多支出800亿元,仅超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全国一年就要多花费7亿多元。,滥用抗生素危害,人们平时一旦发生感冒、腹泻、咳嗽等较小的疾病时,马上就会应用抗生素治疗,觉得这样疾病很快就会祛除。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越来越多的病菌开始产生耐药性,所以抗生素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没有一种抗生素能抑制或者杀灭所有细菌。随着大量抗生素的应用和新产品的不断研发,细菌的耐药性也在逐年增长。由于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结果

4、,现在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时间,而医药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大约需要10年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已经远远跟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滥用抗生素危害,滥用抗生素危害,“超级病菌”的医学名称叫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对青霉素高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部分菌株还对其他抗生素耐药。这种细菌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发现,至今40多年间,几乎遍及全球。专家分析“超级病菌”在已知的感染危险因素中,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药物是一个主要原因,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抗生素,是预防“超级病菌”流行的最重要手段。这再次为我们滥用抗生素敲响了警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

5、生部令第84号) 于2012年2月1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该管理办法会对抗菌中药带来一定利好, 抗菌中药将成为未来研发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限抗令

6、”时代,给中药带来的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曾经在一个论坛上有人说:“在美国买枪容易,买抗菌药难,而在我国却恰恰相反。”可见我国抗菌药滥用情况之严重。 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遏制抗菌药滥用,促进合理用药和行业健康发展,从2003年至目前,卫生部已经下发了12个关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文件或相关文件。而在去年七月一日,以限品种、限用量、限级别为重点的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被喻为“史上最严”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出台。 有专家表示,卫生部此举重在打击临床滥用抗菌药物,这无疑为相对安全的中草药抗菌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目前,国家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力度仍在不断加大,抗生素整体使用受限作用日趋明显。值得一

7、提的是,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是呼吸系统类疾病,而呼吸系统类疾病抗生素用药弹性较大,与临床手术等一些疾病相比,抗生素的可替代性更强。也就是说,此类抗生素更有可能被抗菌中药取代。,“限抗令”时代,给中药带来的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中药制剂中具有抗菌作用的复方或单方制剂以及中西药配伍制剂正不断得到研究与证实。其实,中药在防治感染病方面历史悠久。与西药抗菌药物不同,中药能够从整体水平发挥抗感染效应,许多药物在抗感染的同时兼有解热、消炎的作用。,“限抗令”时代,给中药带来的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首先要在这里澄清“消炎”的概念。我们日常中所说的“消炎”常与“抗菌”联系在一起,所以不少人都以为抗菌药物就是消炎药。

8、 其实从严格的药理学角度来看,消炎药是指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如“红、肿、热、痛”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多数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它能够缓解、抑制这些炎症症状,但是并不能根除引起炎症的病因。消炎药和抗菌药是两类不同的药物,消炎药一般多用于非感染性的炎症,抗菌药多用于感染性炎症。,但正是由于老百姓在使用抗菌药的过程中,发现炎症也逐渐消失了,所以通常所说的消炎药,大多指的是抗菌药。但事实上,抗菌药不是直接针对炎症来发挥作用的,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各类细菌,有的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有的则能杀灭病原菌。,很明显,俗称的大多数“消炎药”,也就是抗菌药,是个纯粹的西医概念词。

9、西医针对抑制或杀灭造成炎症的各类细菌达到消炎的目的。而中医与西医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着巨大差别的两大医学体系,在没有西医传入的几千年来的中国,我们的传统中医则通过改变人体内适应细菌生长的环境来达到消灭它、消除炎症的效果。,中药的抗菌性,近年来,有人提出一个概念“中药抗生素”。而所谓的“中药抗生素”并不是真正的抗菌药物,药品分类中也不属于抗生素种类。“中药抗生素”这个名称的由来是人们在使用中草药和中成药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药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一定种类微生物的作用,与抗生素相似,因此将这些中草药和中成药命名为中药抗生素。,中药的抗菌性,但由于中医本身并无抗生素的说法,所以我们不能把中药简单地

10、对应某种抗生素。毕竟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的,中药的最大特点在于对人体的整体调节,更多的是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来杀死细菌。就拿胃炎来来,中医认为是环境造成的,所以应改变胃里湿热的环境,这样才能防止细菌生长,而西医则是直接作用于幽门螺旋杆菌,但是环境未改变,病菌还是会生长的。,中药的抗菌性,在抗生素尚未发现之前,国人依靠丰富的中药资源来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作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据统计,在1070种中药中,有抗菌作用的中药412种,占38.5%。分析412种在传统中药分类中,如解表类、清热类、祛湿类、化痰类、理气类、理血类、扶正类等18类药中均可见到。在具有抗菌作用的412种中药中,少则抑制

11、一种细菌,多的可抑制16种。 实践证明,在非典、甲流这些突如其来的疫情里,中药起到了重要的防治作用。,中药的抗菌历史,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历史悠长,博大精深,我们早在许多年前就对感染性疾病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见解。如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是对感染性疾病的汇总,详细记录了由外感病邪而发病的多种临床证候和临床表现,采用中医药进行综合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杀灭感染性细菌的效果,采用不同种中药进行适当的配伍,达到对不同类型感染菌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中药的抗菌历史,叶天士的温病学是把中医中药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最高峰,文中所载疾病即为现代医学常见的传染病和各种与感染有关的疾病。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是对单个中药

12、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详细地记录和评定各种中药的药学和药理,对中药的应用达到更深度的研究,使中药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上有了更规范的分类和应用。这些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而成,对中药的合理应用和发挥中药的抗菌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抗生素简介,中草药的抗菌作用一方面通过中草药中含有抗菌物质如小檗碱、大蒜素、大黄蒽醌、鱼腥草素等植物杀菌素直接作用于微生物,另一方面通过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杀灭微生物。 常见的有穿心莲、黄芩等。常见复方为,四味穿心莲散、白头翁散、四黄消炎散等。,中药抗生素简介,消炎利胆片类 由穿心莲、苦木、溪黄草等药物组成。具有消炎利胆,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

13、胆囊炎及肝胆结石并发感染者。 穿心莲胶囊类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泄泻痢疾、热淋涩痛、肿痛疮疡等。对急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咽炎、喉炎、腮腺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均有一定的消炎作用。,中药抗生素简介,妇科千金片类 由千斤拔、单面针、金樱根、穿心莲、功劳木、党参、当归、鸡血藤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除湿、补益气血之功效。主治带下并湿热下注、气血不足症,适用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见上述证候者。另外,慢性前列腺炎、男子免疫不育症、慢性淋病、慢性肾盂肾炎、牙周炎等症亦适合使用。 双黄连口服液类 主要由金银花、连翘、黄芩

14、等中药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等。由于组成该药的中药性质比较寒凉,因而出现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出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等外感风热症状者适用。,中药抗生素简介,三金片类 由积雪草、金沙藤、金樱根、羊开口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肾的功效。主治下焦湿热、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适用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属肾虚湿热下注证者。 感冒清热颗粒类 主要由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等药物组成,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功效。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感

15、冒、扁桃体炎等,尤适用于具有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等风寒感冒症状者。,抗菌作用中药优劣势比较,优势: 1、品种多,可灵活选用; 2、针对临床的感染症状,对症下药,疗效明显; 3、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4、抗菌机制多途径、多靶点,不易产生耐药性。 劣势(挑战) 1、品种繁杂,生产厂商众多,品质不一; 2、用药范围相对较窄,集中在中医的“热病”范围 内,如:感冒可分为风寒与风热感冒; 3、现代化程度低,质量控制比较薄弱,随着指纹图谱等手段的发展,中成药的质量将推向新的高度。,抗菌素优劣势比较,抗菌素 的历史不是很长,从第一个抗菌素的发现到现在也才区区80年时间,自然界存在的已被人类

16、挖掘的差不多,再要发现新的抗菌素已经很难,而实际目前这些抗菌素已经基本能满足人类的用药需要。 优势:1、种类丰富; 2、效果明显; 3、使用方便; 4、运用广泛,被临床广泛使用; 劣势:1、副作用较多; 2、容易发生耐药,影响治疗效果。,正确认识中药的抗菌作用,中药的抗菌、抗病毒效力较弱,抗菌谱也不明确,不能等同于抗菌药。其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往往是通过增强人体的抗感染能力等多途径,而非单一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并不存在所谓的“中药抗菌药”、“绿色抗生素”的说法。,正确认识中药的抗菌作用,感冒类:板蓝根、感冒清热冲剂等 感冒清热冲剂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具有解表清热的功能,但如果因风热感冒而服用,就会加重病情。很多人一感冒后就找出维C银翘片、感冒清热冲剂、板蓝根等一大堆感冒药混着吃,认为吃越多见效越快,但实际上这些感冒药通常都有至少两种以上的成分交叉重复,增大了药物过量的风险。 板蓝根药性苦寒,虚寒体质的患者多喝容易伤到脾胃,引起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正确认识中药的抗菌作用,祛火类: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