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二章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70729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第二章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二章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第二章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68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号战斗机在某空军基地成功试飞的照片,假设该飞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的时间为t,则起飞前飞机运动的距离为()A.vtB.vt2C.2vtD.不能确定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v0+vt2可知,起飞前飞机的平均速度为v2,发生的位移为vt2,选项B正确。答案:B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

2、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0.25 m/s向右B.0.25 m/s向左C.1 m/s向右D.1 m/s向左解析:由图线可知03 s内的位移为x1=1232 m=3 m,方向为正方向;38 s内的位移为x2=12(8-3)2 m=5 m,方向为负方向;08 s内的位移为x=x1-x2=-2 m;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xt=-2m8 s=-0.25 m/s,负号表示方向是向左的。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答案:B3.跳伞运动员以5 m/s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在离地面h=10 m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扣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可忽

3、略,g取10 m/s2)()A.2 sB.2 sC.1 sD.(2-2) s解析:设扣子着陆的时间为t1,则h=v0t1+12gt12,设跳伞运动员着陆时间为t2,则h=v0t2。由代入数据得t=t2-t1=1 s。答案:C4.动物跳跃时将腿部弯曲然后伸直加速跳起。下表是袋鼠与跳蚤跳跃时的竖直高度。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袋鼠跃起离地的瞬时速率约是跳蚤的多少倍()跳跃的竖直高度(米)袋鼠2.5跳蚤0.1A.1 000B.25C.5D.1解析:由v2=2gh,可得v=2gh,h1=2.5 m,h2=0.1 m,代入得v1v2=51,选项C正确。答案:C5.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

4、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得人的反应时间:如图甲所示,A握住尺的上端,B在尺的下部做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A放开手时,B立即握住尺。若B做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乙所示,而握住尺时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测得B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A.2.0 sB.0.30 sC.0.10 sD.0.04 s解析:反应时间就是直尺自由下落的时间,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即可求解。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h=12gt2得反应时间t=2hg将h=(60-20) cm=0.40 m,g取9.8 m/s2代入得t=20.409.8 s0.30 s,故选项B正确。答案:B6.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

5、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21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v2=11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s1s2=21D.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12解析:汽车由静止运动8 s,又经4 s停止,加速阶段的末速度与减速阶段的初速度相等,由v=at,知a1t1=a2t2,a1a2=12,选项A、D错误;又由v2=2as知a1s1=a2s2,s1s2=a2a1=21,选项C正确;由v=v2知,v1v2=11,选项B正

6、确。答案:BC7.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 h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 h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C.在前4 h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 h末,甲、乙两车相遇解析:速度的正负表示汽车行驶的方向,从题图可以看出,第2 h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选项A错误;第2 h末两车相距为70 km-12302 km-12302 km=10 km,选项B正确;在前4 h内,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5 km/h2,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0 km/h2,故选项C正确

7、;由图象可知,在第4 h末,甲车和乙车位移大小分别为120 km 和30 km,位移差为90 km,不等于开始相距的70 km,选项D错误。答案:BC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两块木板AB、BC,两块木板紧挨在一起,木板AB的长度是BC的3倍。一颗子弹以初速度v0从A端水平射入木板,并恰能从C端射出,经历的时间为t,子弹在木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子弹到B点的速度为v04B.子弹到B点的速度为v02C.子弹从A到B的时间为t4D.子弹从A到B的时间为t2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过程可以看作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过程。对于初

8、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过程,第一个时间T和第二个时间T内的位移之比为13,据此可以证明子弹从A到B的时间等于从B到C的时间,所以子弹从A到B的时间为t2,子弹到B点的速度等于从A到C的平均速度,即v02.故选项B、D正确。答案:BD二、实验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9.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4 s和第2个 4 s 内发生的位移分别为24 m和64 m,则质点在第1个4 s末的速度大小为 m/s,加速度大小为 m/s2。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第一个4 s末的速度v=x1+x22T=24+648 m/s=11 m/s。根据x

9、=aT2得,加速度a=xT2=64-2416 m/s2=2.5 m/s2。答案:112.51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方法A:由g1=x2-x1T2,g2=x3-x2T2,g5=x6-x5T2,取平均值g=8.667 m/s2;方法B:由g1=x4-x13T2,g2=x5-x23T2,g3=x6-x33T2,取平均值g=8.673 m/s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1、x2、x3、x4、x5、x6中,对实验

10、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方法B中有。因此,选择方法(选填“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选填“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试举出两条)。解析:方法A的实质:g=x2-x1T2+x3-x2T2+x6-x5T25=x6-x15T2方法B的实质:g=x4-x13T2+x5-x23T2+x6-x33T23=(x4+x5+x6)-(x1+x2+x3)9T2故方法A中2个数据起作用,方法B中6个数据起作用。答案:x1、x6(或37.5 mm、193.5 mm)x1、x2、x3、x4、x5、x6(或37.5 mm、69.0 mm、100.5 mm、131.5 mm、163.

11、0 mm、193.5 mm)B偶然阻力(空气阻力、振针的阻力、限位孔的阻力、复写纸的阻力等)、交流电频率波动、长度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等三、计算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11.跳伞运动员进行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运动了180 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运动员就以14.3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取 10 m/s2)解析:(1)由v12-v02=2gx1可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v1=60 m/s。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v22-v1

12、2=2ax2,可求得运动员打开伞后运动的位移x2=125 m,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x=x1+x2=305 m。(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1=v1g=6 s,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t2=v2-v1a3.85 s,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t=t1+t2=9.85 s。答案:(1)305 m(2)9.85 s12.前一段时间,全国不少城市被雾霾笼罩,空中浮游大量有害物质,不仅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道路交通环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某日雾霾天气,路上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 70 m,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v0=90 km/h的速度行驶,该司机的反应时间t=0.5 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大小a=5 m/s2。(1)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t内行驶多长距离?(2)请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一旦在能见度外出现障碍物,汽车能否避免与障碍物碰撞。解析:(1)汽车的初速度v0=90 km/h=25 m/s。在反应时间t内,汽车仍做匀速运动,故前进的距离s=v0t=250.5 m=12.5 m(2)设从刹车到静止,汽车前进的位移为x,则0-v02=-2ax解得x=v022a=25225 m=62.5 m,由于s+x=75 m70 m,所以在能见度处出现障碍物时,汽车会与障碍物碰撞。答案:(1)12.5 m(2)见解析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