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2017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20170503210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705442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2017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20170503210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2017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20170503210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2017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20170503210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2017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20170503210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2017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20170503210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2017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2017050321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2017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20170503210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2017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与思想品德合卷,采用开卷考试,全卷满分150分,思想品德部分90分,历史部分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在答卷的密封线内相应的栏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写在问卷上无效。 3.考生答题注意书写工整,卷面干净、整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用历史术语答题,忌用口语答题。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出的答案填写在答卷相应的位置)1.下图所示的线路不仅加强了汉朝同西域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的经

2、济、文化交流。为这 条线路的开辟首先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A.张骞 B.郑吉 C.陈睦 D.班超2.公元前29年曾是西域副校尉的陈汤说,胡人兵刃朴钝,“今闻颇得汉巧”。1978、1995年分别在 昭苏和尉犁发现铁犁铧,它们与中原汉代的铁犁铧形制相似。这说明古代西域A.铸铁技术超越了中原 B.中原铸铁技术是东汉时期才传入的C.都能够制作铁制农具 D.在汉代时已能制作兵器和铁制农具 3.唐代管辖天山南部,包括中亚农业区在内的各地府、州的最高统治机构是A.“安西四镇” B.北庭大都护府 C.昆陵都护府 D.安西大都护府4.下列与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新疆天山以北地区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平定噶尔丹叛

3、乱 B.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5.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与此历史人物有关的史实是A.设立伊犁将军 B.收复新疆 C.签订中俄伊犁条约 D.任甘肃新疆巡抚6.北京城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变迁,下列事件发生在北京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五四运动的爆发 秋收起义 新中国的成立A. B. C. D.7.严复在原强中写道:“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 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

4、“最亲之藩属”指的是A.日本 B.朝鲜 C.韩国 D.越南8.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在创作的红色中华中写道:“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新潮”指的是A.中华民国的建立 B.白话文的使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9.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据此,你认为“十四年抗战”应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战 B.三大主力红军的胜利会师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七七事变后的全民族抗战10.199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发生在这一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5、中共召开十二大 邓小平南方谈话 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共识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A. B. C. D.11.学习历史必须关注“历史联系”,即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亚历山大东征 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B.大化改新 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C.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阿拉伯数字传播D.查理马特改革 基督教会高于一切12.1718世纪在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法律文献中,属于美国的是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 人权宣言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A. B. C. D.13.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巴拿马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纳米比亚独立 朝鲜战争

6、 科索沃战争A. B. C. D.14.比尔盖茨曾说,信息技术已成为过去10年里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更快生产周期、更高水准的产品质量和低通货膨胀等特点的主要贡献力量。下列图片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B C D15.下列关于世界近现代史上涌现出的文艺作品及著名作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俄底浦斯王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 英雄交响曲是为赞扬华盛顿而创作的 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格尔尼卡是著名画家毕加索创作的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3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6题10分,第17题11分,第18题9分,共计30分。)16.读图并回答问题。(10分)图1 太平

7、天国运动示意图 图2 武昌起义形势图 图3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4 红军长征示意图(1)图1中“太平天国”的都城在哪里?在浙江慈溪战斗中,太平军击毙的“洋枪队”统领是谁?(2分)(2)图2中“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这场革命的果实最后被谁窃取了?(2分)(3)图3中“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什么?(3分)(4)图4中“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的会议是什么?综上所述,以上事件发生的地理空间位置有何共同点?(3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 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到1937

8、年,苏联全国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二 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三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四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1) 材料一中“苏联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背景是什么?在“农业集体化运动”过程中,逐 渐放弃了列宁时期的哪个政策?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苏联是什么性质的国家?(3分)(2) 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农业政策调

9、整的主要原因 及特点。(3分)(3) 材料三中“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之前我国的农业经营方式是怎样的?“全国绝大多数农 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实质是什么?(2分)(4)材料四中的“他”是谁?综上所述,不同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对你有怎样的启示?(3分)18.问答题。(9分)习近平在论述国家关系时曾说,“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国家关系发展,说到底要靠人民心通意合。”回答下列问题。(1) 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19世纪末至20世纪四十年代初,主要大国之间“以利相交”的重大 结盟事件。举一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势相交,势去则倾”的例子。(3分)(2) 有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

10、917年就已经开始”,这一观点的说法与俄国历史上发 生的哪一重大事件有关?二战后“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3)“冷战”结束的依据是什么?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局面?(2分)(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未来各国在国际交往中能“以心相交”的有利因素有哪些?(2分)2017年天山区九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一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出的答案填写在答卷相应的位置)题号1 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DDBBCBCABACDD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6

11、题10分,第17题11分,第18题9分,共计30分。)16.(1)南京或天京;(1分)华尔。(1分) (2)1911年;(1分)袁世凯。(1分) (3)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2分)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分)(4)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分)遵义会议;(1分)从南方开始。(1分)17.(1)社会主义工业化或实施两个五年计划;(1分)新经济政策;(1分)工农社会主义国家。(1分)(2)罗斯福新政;(1分)经济危机,(1分)国家干预经济。(1分)(3)一家一户分散经营;(1分)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1分)(4)袁隆平;(1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政策需要因时而变;政府应通过改革和创新引导农业的发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18.(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或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2分)意大利在战争爆发后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1分)(2)十月革命;(1分)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分)(3)苏联解体;(1分)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经济全球化;联合国的主导地位等。(答任意两点2分)共4页)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