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1~春江花月夜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课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700056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2·1~春江花月夜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高中语文2·1~春江花月夜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高中语文2·1~春江花月夜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高中语文2·1~春江花月夜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高中语文2·1~春江花月夜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2·1~春江花月夜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1~春江花月夜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目通览】 春江花月夜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主题悟读】 “置身诗境”,“身”,实际上指的是自己、自身。“境”,指的是诗歌的意境和诗歌的境界。“置”,则是“把放在”的意思。那么连起来,这四个字就是说把我们欣赏者自己放到诗的意境中去。 “缘景明情”,“缘”,沿着,顺着。“景”就是景物,诗歌写的内容。“明”,弄明白,读懂。“情”,思想感情,诗歌所表达的“志”。这四个字是说根据诗歌写的景物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文本钩玄】 1春江花月夜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

2、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发展了诗歌的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的出现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2夜归鹿门歌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3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其缤纷多彩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4登岳阳楼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

3、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5菩萨蛮(其二)采用白描手法,抒写游子春日所见所思,宛如一幅春水图。“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画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6积雨辋川庄作是首七律,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7旅夜书怀写于作者漂泊途中。通过对旅夜所见星变、月涌的壮阔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自己身世不遇、漂泊无定的感情。

4、8新城道中(其一)是苏轼写景诗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描写山村风光的七律,既赞颂了雨后山村风光的自然美,又讴歌了山村人家充满生机的劳动生活。,9扬州慢写于金兵第二次南侵后的第十五年。当时的姜夔才二十一岁,来到扬州,看到曾经素以繁华富丽而著称的江南名城扬州,如今已是断壁残垣,心有所感,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词,来凭吊扬州荒凉,寄托黍离哀思。 10长相思一程山水一程歌,一更风雪一更愁。纳兰性德在随扈东巡、去往山海关途中,写下的这首思乡之曲,成为千古名篇。,【学法导引】 这个单元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作为学习目标。教科书编者列出四类作品,相应介绍了四种欣赏方法。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

5、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对于读者来说,要品味、感受意境,首先要“沉浸其中”。应该暂时忘记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古人说过:“宛若身当其处,而几忘其事之乌有;能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臧懋循元曲迁序二)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感受者与艺术家那两半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以至于感受者觉得那个艺术品不是其他什么人所创造的,而是自己所创造的。”(艺术论),品味意境,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比如,我们本来有过某种审美经验,然而那是模糊的、潜在的,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去

6、表述它。忽然读到一首诗,说出了自己想说却说不出的话,于是置身诗境得到快慰。有些古典诗歌所写的根本不是生活中的现存之物、实有之景,尽是神奇的传说和光怪陆离的景象,这种境界是读者从未经验过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因为神奇的传说和光怪陆离的景象,总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上,是现实生活的曲折的反映。 我们必须凭借现实生活的体会和审美经验,沉浸于诗中超现实的境界中去。在这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要贯通视觉、听觉和触觉,尽量构想出诗人所描绘的奇幻世界,从而获得对人生、自然的新的认识,产生一种惊讶、愉悦与向往的感觉。,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月 夜 (唐

7、)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赏析 刘方平小诗写得清丽、细腻、新颖、隽永,在当时独具一格。这首诗的前两句就颇有画意。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中。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阒寂。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

8、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三、名句填空 (1)春江潮水连海平,_。 (2)江畔何人初见月?_? (3)人生代代无穷已,_。 (4)_?何处相思明月楼? (5)_,应照离人妆镜台。 (6)江水流春去欲尽,_。 (7)不知乘月几人归,_。,【自我校对】 一、yn xin pin zhn din f jio xun xin pi hui p ji 二、(1)波光荡漾的样子 (2)曲曲折折 开满花草的郊野 (3)雪珠 (4)追随 (5)离家在外的人,此处指思妇 (6)波纹 (7)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三、(1)海上明月共潮生 (2)江月何年初照人 (3)江月年年望相似 (4)谁

9、家今夜扁舟子 (5)可怜楼上月徘徊 (6)江潭落月复西斜 (7)落月摇情满江树,一、作家档案 张若虚,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存诗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

10、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的极佳之句。,二、背景回放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已无具体文字资料可考,但据诗歌内容可作如下推测:作者创作此诗时,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异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作者漫步江边。他仰望挂在天边的一轮皎月,沐浴着湿润的江风,面对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淡的花香,不禁在景色中沉醉。于是他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临江赋诗,从月生写到月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抒发孤舟游子的相思之情和明月楼

11、中思妇的相思之苦,同时探索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一、重点突破 1全诗以月的升起、高照、西斜、沉落过程为线索,将月与江、月与夜、月与花、月与人完美地结合起来,构成充满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的美丽画卷。请在诗歌中找出江月与人融为一体的诗句并作简要分析。,【参考思路】,2.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那么,此诗应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思路】 第一种:此诗应分为三部分,第二种:分为两部分,3.本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主要描绘了哪种景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思路】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

12、主体。,从初月、高月一直写到斜月、落月。在离人眼中,初月是明媚的,高月是皎洁的,楼上月是依恋的,镜中月是撩人的,石上月是凄清的,斜月是迷离的,落月是缠绵的。它“代代无穷已”“年年望相似”。这是一个永恒的无法解开的人生之谜。“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有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

13、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4我们在诗篇中看到江与月这两个意象被反复拓展,不断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等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等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试简要分析“月”在诗中的作用。,5诗中“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一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参考思路】 承上启下,紧承上句“望相似”而来,由上半篇的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

14、愁别恨。,6如何理解此诗的感情基调不同于一般的离别诗,是“哀而不伤”? 【参考思路】 张若虚此诗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源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唐时代之音的回响。它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 诗人将深

15、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二、疑难辨析 1月亮空灵、澄澈、高洁,它在中国古诗词中,或见证历史的悲凉,或演绎生命的绝唱,或渲染离别的情怀,或倾诉闺阁的幽怨,或烘托劫后的荒凉,或感悟人生的哲理,它是中国古诗词的血脉和灵魂。在本诗中“月”这个意象有什么作用?,【参考思路】 月是轴心,月是神魂。从结构上看,诗以月亮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从内容上看,月亮不仅是景物描写的主要对象,也是抒写离愁别绪的依托,还是引发作者思索、探究茫茫宇宙与漫漫人生两者关系的因由(“江天一色无纤尘”以下八句)。因此,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内容上讲,月亮均是控引全诗笔墨运行的轴心,是统领全篇的神魂。人们之所以称赞此诗熔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也正是因为月亮的内在贯通。,2有人说这是一首哲理诗,有人说这是一首离情诗,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参考思路】 哲理说: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但见长江送流水”,正是诗人对月的苦苦思索。年年岁岁,月是终古不变,而对月之人却代代更替,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欢离合。宇宙无限,而人生有限,由无数个有限人生组成的延续不断的人类,如长江之水一般长流不逝,而个体的人生却是如流水匆匆而逝,作者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